“所以说,需要测试。”加鲁特接住了廖勇的话。
“靶机已就位。”AwAcS的声音响起,廖勇没有接话,一拉机头,冲着靶机就去了。
“所以,阁下选择电磁炮的原因,当真这么简单?”等廖勇那边的通讯断开,李听寒开始戳肺管子了。
“啊哈哈……”加鲁特讪笑两声,“阁下既然看出来了,那还请给我留一个面子。”
加鲁特选择电磁炮的原因可没有他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廖勇对战斗机设计懂得不多能被他唬住,可李听寒的水平又不比加鲁特差,这要是能唬住她可就真见鬼了。
说白了,哪怕只有一门电磁炮,它的空重和备弹加一块都快赶上两门激光机炮了。要是有的选,加鲁特怎么可能不选?
雨燕不选择激光机炮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格拉克斯的航电设备集成度远不如圣剑。在机炮格斗中,激光机炮的命中几乎没有延迟,最好的安置位置肯定是机头。而雨燕一方面集成度差,另一方面机头延续了格拉克斯的习惯,尺寸并不算大。就那个小脑壳,能把整套的探测设备塞进去就是极限了,想要再塞进去大功率激光器基本上就是做梦。
从加鲁特那里确认之后,李听寒也没多拆穿他,两人看着廖勇在天上一炮一个将靶机击落。
“毁伤效果确实不错。”最终,是廖勇的通讯打破了沉默,“配合先进火控,弹道计算机和敌方机动预测算法,单发命中率在65%以上,以实弹机炮的效率而言不算低了。”
“只有65%吗?”加鲁特有点不死心。
“以雨燕的机载设备水平,65%就是极限了。”廖勇想了想,开口说,“主要问题在于20马赫的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在现阶段的机炮格斗交战距离下,从发射到命中至少还有两秒左右的延迟,如果有机载AI帮忙处理敌方的飞行数据,那么命中率应该能提升到80%上下。”
“机载AI……”加鲁特嘟囔了一句,沉默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格拉克斯的另一个问题了——他们对AI的使用相当保守。
这也算是AI叛乱后遗症了,联邦里那些上了年份的,经历过AI叛乱的军工企业多少都有点这问题。毕竟当年人类对AI的使用那叫一个极限,一个舰队里的载人舰船只有十二艘,但是整个舰队中,光作战舰艇就多达1440艘,除了那十二艘之外全是AI。
经过那场AI叛乱之后,联邦国防军的作战能力下降100%都是保守估计。只不过人类的武德毕竟比较充沛,在没有了AI辅助之后,战斗力恢复的速度非常快。只不过,军队作战能力确实恢复了,但是军工企业受的伤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哪怕是在历史150年以上的公司里,格拉克斯的AIptSd也算是最严重的那档了。
要不是国防军强令,格拉克斯都不会在流星上装备作战辅助AI。连这个都不装,那就更不要说爱丽丝这种水平的高智能学习型作战AI了。
简单寒暄两句之后,这一天的试飞工作就宣告结束,廖勇刚想回办公室研究到时候怎么把齐格拐到自己的特遣部队,李听寒就拦住了他。
“亲爱的怎么了?”廖勇一挑眉。
他和李听寒之间有一种默契,现在是工作时间,那么两个人都不会谈私事。因此在之前,廖勇结束试飞后也是直接回办公室的,李听寒突然来拦人,他确实有点意外。
“你也飞过几次雨燕了,对雨燕和圣剑有什么对比?”李听寒开口问。
这还真是公事,只不过廖勇也没多意外,以他对李听寒的了解,这几天李听寒不问,廖勇自己也会找到李听寒,于是他想了想,开口说:“这俩还真不算一回事,只不过在机库里讲这个有点不方便,去我那?”
“行。”李听寒点了点头。
廖勇的办公室说是不远,但是新404基地这么老大,说不远也不可能是步行距离。好在两人都算在基地里有点地位的人,公务车还是有的。
“你这办公室可真是够冷清的。”等到了办公室,李听寒看着办公室里一个人都没有,不由地吐槽了一句。
“没办法,莱因哈特平时得在总部那边,普莱斯还在交接工作,齐格我甚至还没和他讨论这件事,这地方可不就只有我一个人用。”廖勇耸了耸肩,打开了办公室中央的投影仪。
将飞行数据接进去之后,廖勇指了指一边的沙发,示意李听寒坐下。
“简单点讲,就飞行包线而言,圣剑基本上是完全碾压。”李听寒刚坐下,廖勇就来了个大的。
“完全碾压?”
“嗯,完全碾压。”廖勇点了点头,“只不过,这倒不是圣剑的设计有多优秀,单纯是雨燕的设计问题,就这几天的飞行体验下来,雨燕的各子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联动,这直接导致它这个激进的气动设计的飞行潜力没有彻底发挥出来。”
“这个我也看出来了。”李听寒点了点头,“那我们做个假设,假设以圣剑的系统工程水平去完善雨燕,那这架战斗机的性能有多强?”
“按照圣剑的情况去优化的话,那这战斗机可了不得了。”廖勇简单想了想,开口说,“这机子的自适应蒙皮系统很吓人,不仅能时刻保持最优气动外形,保持高升力系数,还能把气流尽可能控制在机身表面从而增大升力,这对战斗机飞行包线的拓展是很强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李听寒点了点头,“所以这几天,我们这边也在讨论要不要在圣剑上使用这套蒙皮系统。”
“这不是好事吗?”廖勇有点奇怪,开口问。
“这套系统好归好,但是对重量的影响很明显。”李听寒说,“因为圣剑的可变翼机构设计,要保证机翼能被蒙皮全覆盖的话,就会导致圣剑的表面积比雨燕大不少,如果换了凝胶状金属蒙皮,再加上那一堆用以进行自适应变形的机构的话,那可能要比常规的圣剑重出去一吨多。”
“啊?这么多?”
“是的。”李听寒点了点头,“当然,我们认为这系统还有不少改进空间,比如说,这套蒙皮系统最大的重量并不是蒙皮,而是来自于遍布机身各处的动作机构,换我们公司来的话,我们直接把动作机构整合到框架上,理论上能减重5%左右,如果再结合上作战AI的话,那恐怕还能再减一点。”
“这样的话,我觉得有必要试试啊。”廖勇想了想,开口说,“给量产机可能有点过,但是你之前不是问我定制机来着?如果按照独行隼的标准来的话,我记得量子晶体材料好像比常规材料轻了不少?”
“这倒确实。”李听寒点了点头,“只不过还是那个问题,你对你的定制机有什么具体需求?”
“真要说的话,我希望能让我的战斗机具备一定的反舰能力,确切的说,是能对抗主力舰的能力。”廖勇想了想,开口说。
“反舰?还是主力舰?你疯了吧?”李听寒眼睛都瞪大了,“哪怕是上一代战巡,舰载的近防激光炮都很有威胁了,而且退一步讲,就算你突防成功了,我就算你的座机有外挂点,圣剑的极限挂载能力就在那摆着,我再怎么强化,最多也就能外挂两枚反物质鱼雷,可是,两发反物质导弹也很难造成有效杀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