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m大奖的荣耀余晖尚未散尽,激光破坏案的调查却陷入僵局,李伟明完美脱身,对手的狡猾和凶残让程长赢倍感压力。但他没有时间沉湎于挫败感,tRx项目的下一个严峻挑战已摆在面前——商业部分的招商。
“雨林之心”塔楼低层的裙楼和毗邻的独立商业街区,是项目重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未来活力的保证。然而,预想中国际奢侈品牌蜂拥而至的场景并未出现。招商团队碰了无数软钉子。
“程总,那些欧洲的奢侈品牌,态度都很……暧昧。”负责招商的副总徐薇面色疲惫,递过来一份报告,“他们普遍认可项目的地段和品质,但对由一家中国开发商主导的商业运营能力表示怀疑,更倾向于观望。几家快时尚和大众餐饮品牌倒是兴趣浓厚,但如果我们引入他们,会拉低整个商业体的档次。”
程长赢翻看着报告,眉头紧锁。他理解那些奢侈品牌的顾虑。它们看重的是历史积淀、圈层文化和稳定的高端客流。长赢作为新入者,尽管有mIpIm大奖加持,但在商业运营领域缺乏成功案例,确实难以取信于人。
“星海资本那边呢?他们有什么动静?”程长赢问。
“他们也在积极接触这些品牌,开的条件非常优厚,甚至愿意提供长达数年的免租期和巨额装修补贴,明显是亏本赚吆喝,就是想截胡,把我们逼入绝境。”徐薇恨恨道。
又是价格战和恶性竞争!对手似乎永远只有这一套。
程长赢走到商业规划的沙盘前,看着那精心设计的商业动线和预留的旗舰店位置。如果最终被一些乏善可陈的品牌填充,或者甚至大面积空置,那将对项目的整体形象和长期价值造成致命打击。
不能屈服,也不能硬碰硬。必须另辟蹊径。
他的目光扫过沙盘上代表文化空间和公共广场的区域,前世关于商业地产发展趋势的记忆再次浮现。单纯的奢侈品零售模式正在受到挑战,体验式、沉浸式、具有文化独特性的商业空间才是未来。
“既然一线大牌请不动,那我们就不请了。”程长赢忽然开口,语出惊人。
徐薇愣住了:“不请了?那……那我们招什么?”
“我们招‘唯一’和‘首店’。”程长赢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把招商策略彻底转向!不再追逐那些高高在上的国际大牌,而是去寻找那些有独特调性、有文化故事、有精湛工艺但缺乏展示平台的亚洲本土高端品牌、设计师品牌、还有生活方式集合店!”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我们要打造的,不是一个奢侈品购物中心,而是一个‘亚洲美学生活体验中心’!一个展示新加坡乃至亚洲当代创意和精致生活方式的窗口!这比又一个堆满logo的商场,更有吸引力,也更符合‘雨林智慧塔’的调性!”
徐薇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但随即又浮现担忧:“这个理念很好,但是……这些本土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限,能带来足够的客流吗?”
“单一品牌号召力不足,我们就用集群效应和沉浸式体验来弥补!”程长赢成竹在胸,“拿出最好的位置,引入一家顶级的日本侘寂美学家居馆、一家泰国皇室御用的丝绸品牌、一家印度手工刺绣的高定服装工作室、还有我们本地的娘惹瓷器传承人工作室、再加上一个融合了亚洲茶道、香道、花道的文化生活馆……”
他描绘着一幅极具吸引力的画面:“我们要让来到这里的人,买的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文化认同。同时,我们投入重金,打造公共艺术装置、举办主题文化市集、艺术展览、设计论坛,把这里变成新加坡一个新的文化潮流地标!”
这个颠覆性的策略让招商团队既兴奋又忐忑。但程长赢的决心已定。
他亲自出马,凭借mIpIm大奖得主的光环和极具说服力的愿景,飞赴日本、泰国等地,拜访那些隐于市井的大师和匠心品牌。他不仅提供优惠的商务条件,更承诺投入资源帮助他们进行品牌包装和国际市场推广。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原本专注于本土市场、对拓展海外心存疑虑的品牌,被程长赢的诚意和宏大蓝图所打动,纷纷签约。
与此同时,国内的招商团队也调整策略,重点对接那些注重生活品质、追求独特性的高端买手店、特色餐饮(如有机农场餐厅、分子料理实验室)、以及健康养生业态。
新的招商方案一经公布,果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不少人赞叹其独特性和前瞻性,当然也有质疑其商业可行性的声音。但无论如何,“雨林之心”的商业部分未开先火,充满了话题性。
原本观望的几家国际奢侈品牌,看到长赢另起炉灶并搞得风生水起,反而有些坐不住了,开始主动联系,态度也变得积极起来。程长赢则采取了差异化策略:对少数真正顶级的、符合项目整体调性的奢侈品牌,依旧欢迎,但条件不再像之前那样卑微;对于那些跟风、缺乏特色的,则礼貌拒绝。
招商局面被成功逆转!原本的困境,反而成就了一个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商业蓝图。
然而,就在招商工作如火如荼进行时,陈墨带来了一个意外的、与招商似乎无关的发现。
“程总,我们在梳理所有已签约商户的背景资料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陈墨指着平板上的数据,“这几家来自泰国的品牌,还有这两家日本的工作室,虽然所属行业和创始人完全不同,但他们在注册公司、开设银行账户时,使用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竟然是同一家——一家在新加坡注册,但主要业务在东南亚的‘泛亚商务咨询公司’。”
“同一家咨询公司?”程长赢微微皱眉,“这也不算太奇怪吧?也许这家公司在亚洲文创领域比较专业?”
“开始我们也这么认为。”陈墨推了推眼镜,“但深入一查,这家‘泛亚咨询’的背景很有意思。它的控股股东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基金,而那支基金的主要投资人里,有一个名字……我们很熟悉。”
“谁?” “奥法希尔基金会。”陈墨吐出这个名字。
程长赢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衔尾蛇”的触角,竟然也伸到了这些看似无关的亚洲小众品牌背后?他们通过控制的咨询公司,为这些品牌提供海外拓展服务?
这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这些品牌……本身有问题吗?”程长赢立刻追问。
“目前看,品牌本身都很正常,经营状况良好,口碑也不错。和‘泛亚咨询’的合作也看不出什么明显问题。”陈墨回答,“但是,这种隐藏在背后的关联,让人不安。就好像……这些品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同一根无形的线串了起来。”
程长赢陷入了沉思。对手处心积虑,通过控制的咨询公司,将一些优质的亚洲品牌引入tRx项目?这似乎说不通。这不是在帮自己吗?
除非……他们的目的,根本不是帮助这些品牌,而是通过这些品牌作为跳板,将某种他们的人或影响力,提前植入到tRx项目的商业生态之中?为将来某个时刻的爆发埋下伏笔?
想到李伟明和激光破坏案,程长赢丝毫不敢大意。
“盯紧这家‘泛亚咨询’,以及所有通过它引进的品牌。”程长赢下达指令,“尤其是他们派驻到新加坡的运营团队人员背景,要严格审查。还有,查一下这家咨询公司,除了提供商务服务,是否还参与这些品牌的股权融资或者提供贷款?”
“明白!”陈墨领命而去。
程长赢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正在紧张进行内部装修的商业空间。原本招商成功的喜悦,被蒙上了一层疑云。
对手的布局,似乎总是比他想象的更深、更远。他们像下围棋一样,在不起眼的地方悄悄落子。
这些被“衔尾蛇”的影子间接串联起来的亚洲品牌,究竟是项目商业成功的助力,还是隐藏在身边的不定时炸弹?
他有一种预感,这场招商的胜利,或许并非终点,而是另一场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渗透与反渗透战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