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徐晼到侯府,向太夫人定省。
太夫人坐在榻上,身上穿着素色的衣裳,气色看着还好。
瞿莲、瞿菱姐妹俩已经披麻戴孝,看起来还不错,没有特别伤心。
太夫人看到小六媳妇,心情很温和。
下人匆匆过来回话:“二老爷摔了一跤,像是彻底瘫了。”
李氏说道:“请大夫好好诊治。”
能治就治,要是治不了就瘫着,让人伺候着。之前就有请大夫,二老爷的情况不好不坏。
颜安寿如今要养着,不管事了。她心里想着,倒是不用说是被她克的。又想着,这更像是让二老爷活着受着。又想着自己,这种情况下要特别小心。
瞿栋过来,精神不错,从容的与老娘说道:“兄弟还想见老五,我没管他。”
太夫人嗯一声,不管。
瞿栋又说道:“既然达哥儿看不上小三房,那就回到小二房。”
太夫人恹恹的说道:“行,你安排。”
李氏说道:“会不会是那生母挑唆的?”
卢氏说道:“生母既然没进侯府的门就不是侯府的人。达哥儿九岁了,一点不学好。”今天能认老六,明天也可以认别人,完全没是非。
要不是小二房分出去了,就该将瞿达踢出族谱。至于小二房如何,现在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至于瞿超又要多一个兄弟,那本来就是他爹造的孽。
徐晼在侯府安静的呆着,超级乖。
瞿达的事处理完,瞿元石的事也草草处理了。
夏天来临,太夫人的状况还不错。
这天,徐晼在太夫人跟前,继续吃荔枝。
太夫人胃口不错,吃上两颗。
瞿元珪从衙门回来,向太夫人定省。
太夫人看到他很高兴,小六很沉稳,做事有章法,小家管得好,小夫妻也好,她高兴的给小六赏一盘水果。
瞿元珪谢了恩,坐在一边吃着。盘子里有冰,吃着十分舒服。
徐晼觉得太夫人的房子高大,冬暖夏凉,又有充足的冰,在这儿像避暑,省得吹空调。
郡主手里拿一把团扇,挡着脸笑道:“六叔没想换一身官袍?”
瞿元珪严肃的说道:“岂可以貌取人?”
李氏和太夫人直笑。
下人进来,从容的回话:“李将军已经出征,竟然有贼子摸到李家,想轻薄二姑奶奶。哪知道李家有御林军守着,抓了贼子拖到街上当场杖毙,以儆效尤。”
李氏怒极!那些个下作的东西!
余氏问太夫人和大太太:“使人去看看二姑奶奶?”
李氏说道:“瓜果给雯姐儿送一些去。”
徐晼插话:“现在天不是很热,二妹妹还是少碰凉的,万一有了。”
李氏震惊的看着她。
徐晼一脸的无辜。
李氏看着她的脸笑了,和太夫人说道:“我明天一早去看看她。”
太夫人也高兴,应道:“看雯姐儿有没有受惊?请了大夫看看。李将军为国征战,得照顾好他家眷。”
李氏应下了。要照顾好雯姐儿,李家可不一定有邓家稳妥。
李家原本要住在畿县,但因为李芾封了忠勤伯,现在又出征,所以暂时住在京城。但他们在京城准备的不充分,也不算熟,瞿家能照顾就得照顾。
有了喜气,太夫人的精神更好了。
瞿元珪也高兴,两个妹妹都有了。
卢氏顺口问老六媳妇:“你算怎么回事?”
徐晼羞涩的应道:“我还小呢。”
卢氏无语:“你都十八了。”
徐晼应道:“才十八呢。”
罢了,卢氏不管她。看样子和诅咒啥的无关,她纯粹是想得开不要小孩,这样的人不是没有。女子生孩子是在鬼门关走一遭,不想生的人不少,只是一般人都没办法,不生孩子在夫家如何立足?女子的价值至少一半在孩子,年轻的时候没孩子不行,老了没孩子更不行。
当然真要生不了也是一辈子,卢氏管不了小六房也懒得多管闲事。
下人说另一件事:“自从李将军出征,各种谣言满天飞,说他不行,说大齐别的武将不行。”
荟儿气势汹汹的说道:“是怕大齐把大石国灭了?”
卢氏看她很敢说,说的很好!大齐若是能把大石国灭了,那就达到鼎盛了!
虽说大石国离得远,又不小,但谁说得准?就算打个大胜仗,将大石国赶的远远的,也是帝王功绩。
下人又说一件事:“自从陛下有旨,准女子下场,儒士快闹翻了。有反对的,也有要对付女子的,还有针对魏国公府的,还说老奴。”
徐晼笑道:“没什么说的了。”
卢氏点头,老奴的事早就揭过了,魏国公都立了大功了。
如今京城能稳稳的,便是那些武将名将的功劳。为什么不能出征?因为他们守住京城更重要,不给那些要反的一点机会。陛下比谁都明白。
郡主笑道:“让他们在考场与女子一较高下,不就是目的?”
徐晼说道:“谁行谁上!不行的回家带孩子!要是连带孩子都不行……”
郡主笑道:“就是废物!”
卢氏听着挺爽。心想若是有这样的机会她都能试试,不过她现在年纪大了,但是能看别的人折腾。再想想她现在年纪不算很大,在太夫人之后,或许还有需要她的地方,得搞起来。
下人说道:“赌坊现在开始堵……”
徐晼问:“赌大齐打大石国能不能赢?”
卢氏看她冷了脸,那些赌坊是毒瘤。
天快黑了,瞿元珪拉着娘子的手回家。
走在花园里,还有暑气,晚风又吹来凉意。
美丽的花园,突然响起鬼哭声。
荟儿吓一跳,正准备去抓鬼,就看有人鬼哭狼嚎,一边喊着:“鬼啊!”一边在花园里疯跑。
徐晼停下来看,第N次遗憾没有瓜子花生。
侯府几个管事过来,看着这荒诞的事。
荟儿和大管家解释道:“六爷和姑娘过来就听到戏楼那边有鬼哭,没想到还能被鬼吓到。”
郡主过来看热闹。
丫鬟说道:“是二太太院子里的婆子。”
婆子一边跑一边喊:“六奶奶饶命!我再也不敢了!”她披头散发要跑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