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暖盼归·新章:沙盘推演之,模拟实战的进度
中军帐外的空地上,一座丈余见方的沙盘已摆设妥当。细沙堆塑的山峦、沟渠错落分明,赤、黑两色小木人分列两侧——赤木人代表明军,黑木人则是按东察合台汗国骑兵习性排布的“假想敌”,连木人所持的微型兵器,都是仿草原弯刀与明军长枪样式所制。
朱祁钰一身常服,蹲在沙盘旁,指尖捏着枚黑木人,缓缓移向沙塑山脉西侧的隘口:“昨日斥候传回西域地形,此处是东察合台骑兵常走的‘黑风口’,两侧是峭壁,中间仅容三骑并行。若我军在此设伏,该如何布防?”
帐下围立的冠骸与几名将领立刻俯身细看。冠骸伸手拨了拨隘口处的赤木人:“陛下,可派五十名盾兵堵住隘口,弓手藏在两侧峭壁,待敌军进入隘口,先放箭射马,再让盾兵结阵阻拦,断其后路。”
“不够周全。”朱祁钰摇头,将黑木人分成两队,一队仍在隘口外,另一队绕向沙盘东侧的沙谷,“东察合台骑兵善绕后,若他们留一队佯攻隘口,另一队从东侧沙谷抄我军后路,断弓手补给,该怎么办?”
这话让众将一愣,负责操练弓手的副将立刻道:“那便在沙谷入口设暗哨,再留二十名骑兵机动,一旦发现敌军绕后,立刻驰援!”朱祁钰没说话,只是将沙谷处的细沙拨松,模拟松软沙地:“西域沙谷多浮沙,骑兵冲锋易陷马蹄,机动队若全是骑兵,反而会误事。”
他抬手召来亲兵,取来纸笔,一边画一边说:“把机动队拆成两队,十名骑兵探路,二十名步兵带拒马桩,提前在沙谷内布防。拒马桩能挡骑兵,步兵再配合暗哨,就算敌军绕后,也能拖到隘口主力回援。”
众将纷纷点头,冠骸立刻让人调整沙盘上的赤木人位置。待布防完毕,朱祁钰拿起令旗,模拟“开战”:“黑木人主力攻隘口,绕后队进沙谷——开始!”
随着令旗挥动,众将各司其职,口中模拟战场指令:“隘口盾兵举盾!弓手准备放箭!”“沙谷暗哨报信!拒马桩立起来!”可刚模拟片刻,负责“敌军”的将领便喊道:“我军绕后队虽被拒马桩挡着,但已射箭伤了明军暗哨,此刻隘口主力若分兵,正面就会被突破!”
帐下瞬间安静,朱祁钰却笑了笑:“这便是我要你们发现的问题。隘口和沙谷不能各自为战,得用烽火传讯——沙谷遇袭就举黑烟,隘口见烟后,不必立刻分兵,而是让弓手集中射隘口外的敌军马队,逼他们后退,再抽少量兵力驰援沙谷。”
他亲自调整沙盘上的赤木人,让隘口的弓手木人转向,对准黑木人主力的马队位置,又从隘口调走五枚赤木人,移向沙谷:“骑兵探路队先去沙谷牵制,这五名步兵带短刀,从沙谷侧面绕过去,袭扰敌军绕后队的侧翼,配合拒马桩守军反击。”
重新推演时,局势果然逆转——隘口弓手逼退“敌军”主力,沙谷的明军步兵偷袭成功,“敌军”绕后队溃败。众将松了口气,朱祁钰却起身道:“沙盘推演只是纸上谈兵,现在,把沙盘上的部署搬到野外,让兵士们实地演练!”
半个时辰后,寒山寺外的旷野上,明军按沙盘部署分成两队,一队守在临时搭建的“隘口”(用木栅栏围成),另一队在不远处的“沙谷”(用碎石堆模拟)设伏。随着号角声起,扮演“敌军”的明军冲向“隘口”,另一队则绕向“沙谷”。
守“隘口”的兵士按沙盘策略,先以弓手射“敌军”马队(模拟马匹的兵士),再抽人驰援“沙谷”;“沙谷”的兵士则快速立起拒马桩,配合步兵偷袭。最终,“敌军”两队皆败,旷野上响起欢呼声。
朱祁钰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幕,对身旁的冠骸道:“明日换个地形推演,把西域的戈壁、绿洲都模拟出来。只有让每一个将领、每一个兵士,都吃透各种地形的战法,将来真到了西域,才能打赢东察合台的骑兵。”
夕阳下,沙盘旁的细沙被风吹起,与旷野上兵士们的呐喊声交织。朱祁钰望着远方,眼底满是坚定——今日沙盘上的每一次调整,野外的每一次演练,都是为了将来在西域的战场上,少流一滴血,多一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