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两纹银!?”
秦明话音刚落,坞堡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响。
在场的民壮团骨干们你看我、我看你,脸上全是难以置信的惊愕,上个月他们拼死攻破郭家坞堡,将那盘踞黑山县数十年、号称“富可敌县”的郭氏一族连根拔起,翻遍了堡内的地窖、暗阁,甚至掘开了郭家祖坟,最后到手的银钱、田契折算下来,也不过八十万两。
郭家积累数十年才攒下八十万,可耿精忠这狗官才来黑山县半个月!
有人忍不住低低嘀咕:“莫说半个月,就是让他刮地三尺,也刮不出一百万两啊……”
话音未落,秦明却忽然笑了,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弧度,上前一步拍了拍耿精忠的肩膀,语气温和的说道:“耿大人若是银子凑不齐,也无妨……粮食亦可抵数。你们两千人来黑山县,军粮总不会少吧?若是粮食足够,不给银子也行,我还能给你打个八折。”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恍然大悟,先前的疑惑尽数消散。
原来秦明要的从来不是“一百万两”这个数字,而是要拿耿精忠当筹码,榨干平安卫这些日子从百姓手里刮来的民脂民膏,尤其是粮食!
如今秦家村刚经一战,粮仓虽未空底,可若想扩充民壮团、应对后续变故,粮食便是命脉。
只是现如今平安卫那些士兵收刮的钱财和粮食都囤积在县城里,而面对城防坚固的县城,秦明是不可能将其攻破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明最终才决定暂时留耿精忠一命,毕竟这个狗官死不死对秦明意义不大,能拿到钱粮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不可能!”耿精忠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挣了挣被绑住的手腕,嘶吼道,“我没那么多钱!你这是敲诈!”
“没钱?”
秦明脸上的笑意瞬间褪去,面色一沉,冷得像腊月的冰。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赵二牛,声音不带一丝温度:“二牛,耿大人头疼犯糊涂了,你把他挂在堡墙上吹吹风,让他清醒清醒。”
“得令!”
赵二牛应得脆亮,大步流星上前,蒲扇大的手一把揪住耿精忠的后领,像提小鸡似的将他从地上拎了起来。
耿精忠吓得魂飞魄散,挣扎着尖叫:“秦明!我是朝廷命官!我若有三长两短,你和你这破村子都要诛九族!你们……”
“啪!”
清脆的巴掌声响彻坞堡,打断了耿精忠的叫嚣。
赵二牛这一巴掌用了十足的力气,他本就恨透了这种克扣军饷、欺压百姓的贪官,当年他爹就是被粮官克扣了赈灾粮,活活饿死的。
这一掌下去,耿精忠的脸颊瞬间肿得像个馒头,脑袋一歪,直接昏死过去,嘴角还渗出了血丝。
“小心点,别把他整死了。”
秦明连忙叮嘱,眼神扫过耿精忠的脸,说道:“这狗官可是值一百万两的,死了就不值钱了。”
赵二牛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手上动作却轻了些:“大哥放心,我保证给他留一口气,断不了您的财路。”
说罢,他扛起昏迷的耿精忠,大步走向坞堡门楼,那背影竟透着几分得意,能收拾这种贪官,比打胜仗还解气。
就在这时,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秦明,我有话与你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言清站在角落,素白的衣裙上还沾着些许未洗去的血点,却依旧身姿挺拔,眼神清亮。
秦明见她神色凝重,知道是有要紧事,便对众人吩咐了一句“看好耿精忠”,随即引着言清走出了坞堡。
刚出堡门,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便飘了过来。
秦家村的街道上,村民们正默默地清理着残留的血迹,有人用草木灰覆盖暗红的印记,有人用门板抬走尚未清理干净的残肢,几个老人蹲在墙角,一边收拾着破碎的农具,一边偷偷抹眼泪。
不远处的食堂已经升起了炊烟,袅袅的烟柱里裹着米香;医庐的门敞开着,能看见里面晃动的人影,偶尔传来几声伤员的低吟,却比清晨时平静了许多。
“雁北关的守军,两千人,已经出发往黑山县来了。”
言清停下脚步,语气比刚才更沉了几分,她抬头看向秦明,眼神里满是担忧,“我先前通过飞鸽传书收到的消息,不会有错。”
“两千人?”
秦明眉头瞬间皱紧,上前一步追问,“估计多久能到?”
他对言清的情报从无怀疑。
自打言清来到秦家村,即便足不出户,也总能通过飞鸽传书掌握外界动静,黑山县令肖青山的动向、平安卫的粮草运输、甚至邻县的灾情,她都了如指掌。
秦明不知道她背后有怎样的情报网络,但他清楚,如今两人是一条船上的人,言清绝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雁北关离这里将近三百里,若是急行军,三到五天便能抵达。”
言清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你要知道,雁北关的军队是大周的精锐,常年与北狄作战,绝非平安卫这种闲散卫所可比——他们的甲胄更厚,弓箭更远,连士兵的拼杀技巧都强上数倍。”
“这个……”
秦明比谁都清楚秦家村的处境:民壮团虽胜了平安卫,可火器已经消耗殆尽,坞堡的围墙被轰出了好几个缺口,短期内根本修不好;村里的粮食够吃三个月,可若是来了两千精锐,别说抵抗,能不能守住坞堡都是问题。
“言清姑娘,你有良策?”
秦明看向她,语气带着几分期待,论兵法战术,他不如言清周全。
言清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除非……我们能占据县城。”
“县城?”
“对。”言清点头,眼神亮了些,“县城的城墙比坞堡坚固数倍,既能容纳村民和民壮团,又能守住平安卫囤积的粮草。只要占了县城,我们才有底气挡住雁北关的军队。”
秦明眼前猛地一亮。
其实他早有此意,秦家村的坞堡虽好,可扩建的余地早已用尽,最多只能住五六百人,粮仓也撑不了太久。
想要扩军壮大,必须要有更大的地盘,而平安县的县城,无疑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