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半,距离苏氏小饭桌十点开始的饮品提前售卖时段还有半个小时。
阳光尚带一丝慵懒的暖意,却还没完全驱散晨间带来的寒凉。
几家位于繁华地段或写字楼附近的苏氏门店口,已经有三三两两的顾客聚集。
他们呵着淡淡的白气,却并非匆忙路过的路人。
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驻足在门口等候。
不少人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梁教授在网上发布的那篇《秋冬暖养正当时,这几杯“黄金饮品”你喝对了吗?》的文章。
里面还有不少人在苏氏小饭桌官方账号下热烈的讨论着。
人群逐渐从散客汇聚成一条颇有规模的队伍。
这平日罕见的景象,引得裹紧外套匆匆路过的行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的一瞥。
店员们看着门外越来越长的队伍,既惊讶又兴奋,窃窃私语着,手下准备工作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这阵仗...上次新品上架也没见这么夸张的。”梅州的店长周亦铭看着门外逐渐壮大的队伍,既兴奋又紧张,对着耳麦低声催促后厨,“饮品区再最后确认一遍原料和备货量,特别是姜枣桂圆茶,今天绝对是主力!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半个小时后准时开售!”
后厨里,驱寒暖身的浓郁香甜气息已经弥漫开来,伙计们正严格按照标准比例,将饱满的桂圆肉、细密的姜丝和去核的红枣分装进一个个茶漏袋,动作快而不乱。
“店长,红枣库存比预估的消耗更快,按照这个趋势,估计撑不过今天下午的晚高峰。“后厨负责人快步走来,压低声音汇报,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
店长闻言眉头紧锁,看了眼门外越来越长的队伍,果断吩咐:“立即联系供货商调货。我先把这边的情况上报给苏总。记住,标准不能降,每一杯都要保证足料。“
十点整,饮品窗口准时开放,人流瞬间涌入。
“您好,欢迎光临苏氏!请问需要些什么?”训练有素的店员热情地招呼道。
“姜枣桂圆茶!两杯热的!”排在队首的顾客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仿佛早已在心中默念了无数遍。
“我也是,一杯热的,谢谢!”
“给我也来一杯,最近总觉得手脚冰凉...”
“我和朋友都要,三杯!”
类似的对话在多家门店同时上演。
饮品窗口一开放,姜枣茶的订单量就呈爆炸式增长,迅速占据了上午饮品的绝对主流。点单系统的提示音、后厨叫号的忙碌声是络绎不绝。
空气中弥漫着越发浓郁的甜香气息,让不少在窗口排队的顾客都心生期待。
队伍中,一位老太太笑着对身旁的年轻女孩说:“闺女,这味道闻着就舒坦,今天可算赶上了,听说喝了特别暖身子。““
身后的女孩听到这话点头跟着附和:“是啊,我妈也这么说,所以我们特地早点来排队。“
抱着这样念头的人不在少数,好几个年轻的姑娘都是冲着这茶能暖身子来的。
得益于前一晚的紧急通知和加量备货,店员们虽然忙碌,但流程还算有序。
后厨更是开足马力,严格按照标准比例熬煮、分装。
与此同时,办公室内的气氛却逐渐凝重起来。
苏浩泽面前摊开着几份报表,金子明正站在桌前快速汇报。
“老板,情况比我们昨晚预估的还要严峻。几乎所有门店的姜枣茶原料库存都在急速下降,尤其是特选红枣和桂圆肉。根据目前的消耗速度,预计到今天下午晚市前,至少会有超过一半的门店面临断货风险。”
“常规供应商那边呢?”苏浩泽眉头微蹙。
“最大的两家供应商表示,我们的订单量突然暴增,他们现有的合格库存已经见底,临时调货和加工需要时间,最快也要到明天下午才能陆续补充过来。”金子明语气凝重,“而且,他们无法保证一次性满足我们全部的需求增量。”
苏浩泽沉吟片刻,首先问道:“各店是否已经接到指令,一旦售罄必须做好真诚的解释和安抚工作?“
“已经按您昨天的要求下达了,明确要求妥善处理,维护品牌形象。“金子明立刻回答。
“好。“苏浩泽手指轻敲桌面,“接下来,我们不能让大部分门店断货。立刻寻找临时替代供应商,标准不能降低,必须同样是优质无硫熏的桂圆肉和肉厚甜润的红枣。”
“这次情况紧急,告诉采购部,品质门槛绝不能松动,但谈判时可以适当提高预算上限,务必尽快锁定一批合格货源。收购价格可以适当上浮,但品质是第一位的。优先保证靠近核心商圈门店的供应,其他门店根据紧急程度分配。“
“明白!我立刻去联系!”金子明记下要点,快步离开。
而就在苏浩泽这边紧急联系供应商的同时,各门店的销售量还在持续攀升。
一个年轻的女孩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杯打包好的热茶:“我闺蜜不舒服,我给她带一杯回去,希望能缓解一点。”
几个挂着工牌的年轻程序员结伴而来,开玩笑说:“防脱指定饮品,哥们儿几个必须试试!”
一位中年男士在点单时略显局促,对店员低声道:“那个…姜枣茶,一杯。我太太说…梁教授推荐了,对女人好。”
这话引得后面的顾客善意地笑了笑。
而在容州华南嘉园店,许店长紧张地关注着库存数字。
当最后一份原料用完,他亲自走到排队队伍前,诚恳地宣布:“非常抱歉各位顾客,今日的姜枣桂圆茶已经全部售罄了。”
队伍中顿时响起一阵失望的叹息。
许店长立刻按照苏浩泽的指示,继续说道:“让各位白跑一趟,我们也是非常过意不去。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小小心意。是一份糖烤栗子,或者也可以选择一张五元饮品券,欢迎各位明天再来品尝。”
出乎他意料,大多数顾客虽然失望,却表示了理解。
“没事没事,卖完了说明你们货真价实嘛!”
“明天我早点来!给我张券吧!”
“糖烤栗子好啊,正好暖暖手。”
店员们迅速将准备好的糖烤栗子分装成小份,金黄的栗子在纸袋中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原本满脸失望,接到温暖的糖烤栗子后反而露出笑容:“没关系,这栗子闻着就很香,明天我们早点再来。“
看着顾客们领取赠品后离开,并没有预想中的抱怨,许店长长长舒了口气,内心对苏浩泽的坚持有了更深的理解。
真诚,才是最好的危机公关。
中午时分,苏浩泽选择了一家附近的门店进行随机巡视。
他站在不起眼的角落,看着点单台前持续不断的人流,听着顾客们提及“梁教授”、“推荐”的频率,证实了线上热度已彻底转化为线下购买力。
他看到店员们虽然额上带汗,但操作依旧规范,面对顾客的询问也能耐心解答。
他也看到了后厨争分夺秒却又一丝不苟地准备着原料,空气里弥漫的甜香令人安心。
火爆的销售场面让他欣慰,但员工们疲惫却坚持的身影更让他触动。
当然,他也注意到厨房里原料桶见底的速度,这让他刚刚舒展的眉头又悄然聚拢。
这时,他的目光被一位老奶奶吸引。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刚买到的姜枣茶,轻轻啜饮一口,脸上露出满足而怀念的神情,喃喃自语:“就是这个味道,跟我母亲当年熬的一个样...”
苏浩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原本微蹙的眉头渐渐舒展。
下午的办公室里,气氛更加紧张。
经过了两个小时的紧急处理,苏浩泽的办公室内收到了几家临时供应的报价跟资质文件。
但结果令人失望。
要么是品质达不到苏氏的要求,要么就是价格高得离谱且无法保证稳定供应。
金子明站在一旁,眉头同样紧锁:\"老板,情况比想象的更糟。临时渠道能提供的合格货源非常有限,而且价格已经翻了两倍。即便我们不惜成本,也只能解一两天的燃眉之急。\"
苏浩泽的目光从屏幕移开,落在窗外。
秋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带来一丝暖意,却化不开他心头的焦虑。
姜枣桂圆茶的热度远超预期,这甜蜜的负担若处理不好,便会砸了“苏氏”坚持多年的招牌。
他揉了揉太阳穴,脑海中快速闪过各种可能性。
忽然,苏浩泽像是想起了什么,伸手从一旁的文件筐里抽出了一份供应商档案。
那是林叔枣园的详细资料,上次在选择供应商签合同时,下面的人整理好了一份送过来。
他当时对比之后,发现另外一家更为合适,对于这家就只是粗略翻了翻便略过了。
现在再次拿起来,却发现好像也还不错。
“林叔枣园...”苏浩泽轻声念出这个名字,手指抚过档案上“种植方式:古法种植,自然晾晒,无添加”一行字,“我记得,他们的枣子品质极好,只是产量一直不高,批发价格也稍微有点贵,所以就没作为主力供应商。”
“是的,”金子明点头,“林叔那边坚持传统方法,产能确实有限,但每次送来的样品都是顶级货色。”
“产能有限...”苏浩泽重复着这四个字,眼中却闪过一丝决断,“走,我们去一趟林叔枣园。”
“现在?”金子明有些意外,\"已经下午三点了,来回至少需要...\"
“现在。”苏浩泽站起身,拿起外套,“电话里说不清。有些合作,必须面对面谈。而且我要亲眼看看,这个'产量有限'到底是多少。”
车子驶离市区,窗外的景色逐渐被连绵的丘陵和片片果园取代。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干燥后的清香。
林叔的枣园位于一个小山坳里,并不起眼。
几间朴素的平房,房前大片空地上正晾晒着今年收获的红枣,远远望去像铺开了一张巨大的、深浅不一的红色地毯,在秋日阳光下散发着浓郁而纯粹的甜香。
一个皮肤黝黑、身形精干的老农正弯腰仔细翻检着晾晒中的枣子,听到车声,他直起身,眯着眼望过来。
苏浩泽和金子明下车走过去。
“林叔,您好,我是苏氏小饭桌的苏浩泽。”苏浩泽主动伸出手。
林叔显然有些意外,愣了一下才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握上来:“苏老板?你怎么亲自来了?快,屋里坐。”
他的手掌粗糙而有力,语气带着农家人特有的淳朴和些许局促。
“不了林叔,就在这儿看看就好。”苏浩泽笑了笑,目光扫过那片令人震撼的晒场,“您这枣子,看着就让人放心。”
林叔脸上露出自豪又有些无奈的笑容:“枣子是好的,就是…就是慢。比不上人家大棚里用药催的、用机器烘的快。今年天气好,收成还算不错,但也就这些了。”
他指了指晒场,“你们这次要的量太大,我…我实在是供应不上。真是对不住,没能合作上。”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真诚的歉意,仿佛未能满足客户需求是他的过错。
苏浩泽简单说明来意后,林叔思索了片刻,领着两人往晒场这边走,“那按照老规矩,你们先验验货,随便挑一块地看看,枣子都是好的。”
说着他蹲下身,随手捏起几颗红枣。
枣子个头饱满,色泽深红自然,果肉厚实,捏上去带着恰到好处的弹性,闻之有一股浓郁的、阳光晒过的甘甜香气,绝非市面常见的那种过分甜腻或带着化学味道的枣子可比。
“你的枣子自然是好的。”苏浩泽笑着随手挑了几颗不同位置的枣子,品质都一如既往,“我们苏氏看中的就是因为您肯花时间、肯守老规矩。我们也不想为了求快,丢了根本。”
林叔听到这话,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他这些年坚守得并不容易,市场喜欢又大又漂亮、价格便宜的货,像他这样慢工出细活的,越来越难。
他没想到,城里来的大老板,竟然能懂这个。
“走,我再带你们去看看园子。”林叔的声音比刚才响亮了些许。
他带着两人走进枣园,讲解着他的种植理念。
不用催熟剂,让枣子自然挂枝到糖分最足的时候才采摘。
坚持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
晾晒全靠阳光和自然风,绝不进硫熏房...
“那样出来的枣子,颜色是漂亮了,速度快了,但味道不对,吃了也不安心。”
林叔语气坚定。
苏浩泽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他看着这片充满生机的果园,看着林叔谈及自己心血时眼中闪烁的光,心中的决定越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