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7月底,杨平成婚后一直在不断的忙碌之中,安排各项事宜。
忙碌数天,终于将各项事务理顺。
8月初一下午,在兴州州政府办公的杨平,接见了太平民团商部尚书张福。
话说,这位商部尚书,自从临颍县守卫战之后,一直跟随杨平负责太平民团治下商业活动。
本来,杨平以为这位商贾出身的商部负责人多多少少会捞一点,甚至已经做好了他大贪特贪的准备,却没想到这位张福尚书,能够清正廉洁到极致。
负责监察官员的军刺部队曾向杨平通报过:
徐州的大富豪糜竺,在杨平拿下徐州之后,献上全部家财,并让其弟糜芳率家族众人外出开拓,他本人留在商务部做了办事员。
这位糜竺曾向张福送美人送财宝,张福当时和糜竺有一段谈话,大概意思就是:
天下商贾自古以来皆为逐利,地位低下。
而杨都督却愿意提高商贾地位,十分看重,还成立了商务部进行统管。
我张福本是等死之人,蒙都督看重负责商务部,自当兢兢业业。
钱财,我所欲也;
美人,我亦所欲也。
然,唯权力与身后名乃重中之重。
秦时有吕不韦以商贾之身为相,留千古之名。
我张福没有吕不韦那么大的野心,欲操控朝政,但却愿为我商贾之流,在新政权中争取权力和地位。
张福这番话一出,杨平对他是彻底放心了,这位看中的是权和名,既有所求,这位定能秉持身正,管好商务部。
至于张福悄摸摸地来见杨平是干什么,只听张福向杨平行礼后说道:
“都督,商部与天下各处通商,上个月,河北无极县甄家派了代表与属下接触,言说:
甄家主脉男丁不旺,亦无外出开拓之雄心,旁枝之属,任凭都督处置,请主脉留于九州,繁衍生息。”
杨平听了,心想:河北甄家不就是曹丕他媳妇儿甄宓的甄家吗?就这么个家族还愿意赖在九州。
见杨平面色不渝,张福急忙说道:“都督,甄家愿意献上所有家财,绫罗绸缎万余匹,麻布4万多匹,
另有家族数代积累的金、银、铜钱,以及甄家在河北秘密设置的十多个仓库,储存了二十多万担粮食。
若都督愿意留下甄家主脉,这些秘密储存的粮食、布匹、货财,在都督平定河北之时,交予护民军。”
杨平默默估算了一下,甄家在无极县,距离长城地区不算远,
二十多万担粮食以及数万匹布匹,在自己打完河北之战后,扫平漠南胡人时,将能极大地减轻后勤压力。
于是问道:“张尚书,甄家就这点条件?”
只见张福起身行礼,说道:“都督,甄家在今日上午派了主事之人到了信阳,都督若有闲暇,可以召见。”
张福这表现让杨平有些嘀咕,即便是派了一个主事之人,也用不着张福这么急匆匆、神神秘秘地来找自己。
只是稍后,杨平看到那所谓甄家主事之人,就不禁念出了那句名言:“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没错,甄家派来的,就是按照历史会在明年春季嫁给袁熙的甄宓。
甄家此时已经没有主事的男丁了,甄宓他哥哥刚刚去世,在去世前给甄宓定了门婚事,就是跟袁绍联姻。
但现在的甄家主事之人,通过汇聚于河北的各家大族得出的结论是:河北政权现在只是垂死挣扎,根本没有获胜的机会!
甄家的这群娘子军就动了心思,既然打不过,那咱就加入,这是世家的基操。
只是想加入杨平的太平民团,门槛过高,世家大族根本没得商量,全家拿着族谱,打包出九州开拓。
而甄家的主事之人臆想,自家全是寡妇娘子军,这外出开拓,不得被周边的群狼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
还是留在九州之内安全,待培养出家族下一代再做打算。
她们也打听到了徐州糜竺家的操作:献上全部家财,旁枝嫡系全部外出开拓,仅留下家主和幼子在太平民团治下为官,而且还是有期限的,十年之后就让他滚蛋。
甄家动了心思:我家现在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成年男丁,到杨平的太平民团治下为官,但是我甄家有倾国倾城的女儿待嫁。
于是就把甄宓送了过来。
说实话,杨平面对大乔、小乔,都没有面对甄宓这么震撼,毕竟这位可是让曹操和曹丕这两个色中恶鬼差点反目的人!
而且是让曹植写下《洛神赋》,感叹嫂子真美的人物!
杨平是把持不住的。
至于甄家那一群孤儿寡母,杨平表示:你愿意留下就留下吧,你们也起不了什么风浪。
至于甄宓,杨平让张福给悄摸摸地安置了,等自己打完仗以后再说。
反正,杨平见了甄宓以后,就不乐意再让她嫁给别人了——男人都是这么个德行!
所以,当杨平傍晚下了班回到自家小院,对着吕姝,那肯定是做贼心虚。
好在吕姝那大大咧咧的性格也没有察觉,而杨平身边的亲卫也不会多嘴,这事暂时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倒是杨平确实给甄家安排了任务,这个任务,他们能办到,对杨平来说锦上添花;办不到,也无所谓。
张福在天下太平后,当了五年的商部尚书。
太平六年担任内阁顾问。
因为加入太平民团之前,一场大病伤了元气。太平八年,张福病死在任上。
张福无儿无女,杨平以正一品太师、谥号文忠,予以安葬。
在太平19年,杨平进行封神时,封张福为财神。
……
8月初,杨平难得清闲了几天,陪着吕姝在信阳新城好好逛了逛,也让自己穿越过来半年多那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
8月初五,杨平坐着战车带着吕姝过了淮河,来到了确山县,在这里有一个占地方圆3里的巨大工业区。
在这里,由工部尚书石臼陪同杨平、吕姝参观。
石臼向杨平介绍道:“都督,这里面的10个炼钢高炉,一日便可以产出20万斤(十吨)的钢铁。
就目前我太平民团治下而言,钢铁产能已然过剩,但我等按照都督要求,只要高炉能受得了就不断生产。
这边的库房已经摆满了钢锭。”
杨平和吕姝来到了旁边的大库房,那真的是钢铁堆积如山。
杨平骄傲地对吕姝说:“颍君你看,这就是为夫平定天下的底气——
我护民军就是用钢铁砸,也能把敌军给砸死!哈哈……”
随后,石臼带着杨平来到了工业区边缘一个防守极为严密的小院,验证身份之后,杨平和吕姝才得以进去。
在这里,有用钢芯瓷范做出的浇筑模具,一个长度半丈(约1.2米)的铜管子刚刚被从模范里边取了出来。
石臼向杨平介绍道:“都督,按照您的要求,这两个月来,我们不断地生产您设计的这种铜管。
前期用的是铜钱进行浇筑,后来鄂州的大冶县向这边不断送来铜料,就不再使用铜钱。
这一个铜管子重达300多斤,也不知都督有何妙用?”
有何妙用,杨平是不会告诉他的——这种内径3寸(约70公分)的铜管子,可是杨平的大杀器,知道用途的人目前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杨平问道:“到目前为止,生产了多少铜管子?”
石鸠回答道:“都督,每个铜管子按照您的要求,又配上了许多配件,到目前为止,共生产了40多套,
已经被您的亲卫队秘密运走。
按照这产能,除去报废的,到月底还能再生产个30多套。”
杨平点了点头说道:“到月底生产完之后,就暂时停下。
你们把生产流程做总结,再扩招一些人手进行培训,日后想办法用钢铁进行铸造,用铜实在是太费钱了!”
石臼点头,表示深以为然。
来到了旁边另一座防卫森严的小院,这里生产的是用五铢铜钱和生铁一比一混料制成的内径约9.3毫米、长度约46公分的合金无缝钢管。
关于这个产量,石臼表示:“成品率太低,10根管子能成两三根合用的就不错了,目前也就生产了400多根合用的。
不过随着工匠们手艺的提升,成品率目前能达到一半以上,到月底还能再造出个五百来根。”
杨平给他下达的生产指标是:在月底生产完毕1000根,随后便不用再做生产,整理生产工艺,尽量用钢铁代替合金管子。
这个工业区属于钢铁冶炼工业区,一个个吊起的2000斤重锤从高处落下,一面面板甲、一把把战刀就此出炉,生产武器装备的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在这里待了一天,杨平知道:目前太平民团治下,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已经足够装备50万大军,
而且还以每个月20万人装备的速度在高速生产。
杨平给石臼下达的任务是:生产足够装备80万人的装备,便减缓生产速度,不用再耗费柴、油照明,进行三班倒、不停歇生产,
而是把这些生产武器的产能,转化为生产农业工具。
石臼一一记下,天色将晚,杨平告别石臼,带着护卫队继续北上,准备到宜春镇去看一看。
石臼站在工业区外,目送杨平远去。
这位石匠出身的工部尚书,是最早一批加入太平民团的团员,为杨平平定天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立下赫赫功劳。
太平6年,石臼卸去工部尚书之职,担任内阁顾问。
太平11年,石臼被人利用触怒杨平,杨平令其率一部赴美洲开拓,建立了公国。
石臼本人到美洲以后,郁郁寡欢,3年后便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