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德皇帝也没闲着,利用业余时间编录了一堆实用手册:
《野外战斗手册》讲伏击、突围技巧,《雪原行动手册》教防冻、雪地伪装,《草野藏身手册》专讲如何利用地形隐蔽侦察。
这些手册图文并茂,出关作战的士兵人手一本,必须烂熟于心。
方正化果然没辜负“征北总领”的头衔,将所有技能练到了精通。
别人还在学缝合步骤时,他已经能熟练处理枪伤手术;
几本手册更是倒背如流,连哪一页讲“雪地脚印反追踪”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股劲头让同为太监将领的曹化淳倍感压力,赶紧转头钻研起另外三本手册——
《江南水网战斗手册》《丘陵山林迂回手册》《气候应对手册》。
这三本不是皇帝编写的,而是入川蜀的太监团队根据西南作战经验集体创作的。
曹化淳捧着手册日夜苦读,打定主意要在南方战场闯出自己的名堂。
营地里的灯火夜夜通明,士兵们学技能、记手册的身影随处可见。
没人抱怨辛苦,毕竟关外的战场容不得半分侥幸,多会一项技能,就多一分活着回来的底气。
方正化站在营地高处,望着灯下忙碌的身影,又摸了摸怀里的手册,心里清楚:
圣主的这些要求,不是苛刻,是给他们的保命符。
曹化淳已被钦定为“平南总领”,只是走马上任还需等待时机,各项筹备要到乾德二年才能就绪。
而辽东的战事,早已在盖州城的硝烟中拉开了序幕。
盖州城内,辽东太监团队正围着方正化汇报战况,案上的地图被红笔圈出大片区域:
“总领您看,金州到海州已完全掌控,海州至义州之间的屯子也基本拿下,如今只剩四处女真部落还在顽抗。”
他们语气里带着谨慎,
“不是打不下来,实在是硬攻要死人,得不偿失。”
众人俯身看向地图,那四处女真部落聚集点范围颇广:
核心是族群筑起的夯土城,外围三里是连绵的军营,最外侧则是广阔的马场,三队骑兵日夜在马场边缘巡逻,马蹄扬起的尘土在几十里外都能望见。
“若是强攻,他们必定退守内城顽抗,”
有太监指着城防图,
“军营和马场之间挖了壕沟,骑兵机动性又强,一旦形成野战,我军伤亡肯定小不了。”
方正化听完却笑了,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
“你们的想法很对。
圣主说过,打仗是门艺术,不能靠拼人命取胜,得用己之长攻敌之短。”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向海边轨道上的巨炮,
“咱们有这么多远射程的组炮,何必非要近身厮杀?”
他转身拍板:
“这四个部落,交给‘快应队’来办。”
话音刚落,帐外传来马蹄声,“快应队”的队长掀帘而入,身后跟着几名扛着火炮的士兵。
“总领请看,这是改进型后膛炮!”
队长掀开炮衣,露出黝黑的炮身,
“后膛装弹,钢针击发,三人就能推着跑,移动发射全不耽误。”
众人凑近细看,这火炮比传统前装炮轻便不少,炮尾有个可开合的膛门,装弹时只需打开后门塞入发射筒,移动扳机即可击发。
“我们带了一千门这样的炮,”
队长语气里满是自信,
“对付部落的夯土城正合适——
先轰垮外围军营,再用毒烟弹逼他们出内城,骑兵敢冲就用连珠铳扫,根本不用近身!”
方正化看着火炮赞许点头:
“就这么办。
让‘快应队’沿轨道推进,先把炮位架在马场射程外,白天用大炮轰军营,晚上用夜袭铳扰敌,耗上几日,等他们锐气没了再总攻。”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记住,尽量少死人,咱们的战士金贵着呢。”
帐外的风带着海腥味吹进来,地图上的红圈在烛火下微微晃动。
辽东太监们看着那改进型火炮,再想想部落里的土城墙,脸上终于露出轻松的笑意——
这场仗,终于不用靠人命去填了。
而远处的轨道上,蒸汽机车正“轰隆隆”地运送着弹药,带着大明的新战法,碾向关外的战场。
“快应队”的新式火器闪着冷光,辽东游击军看得眼睛发直,忍不住凑上前摸了又摸。
方正化在一旁看得好笑,拍着一人的肩膀解释:
“别看了,你们虽还在辽东打仗,但军籍已经入了‘快应队’。
等打完这仗回京城,家都给你们安在‘新义城’,媳妇正等着你们回家呢!”
游击军众人瞬间懵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人挠着头干笑:
“总领莫开玩笑,咱们都是几十年的光棍,如今就算有俩钱,也未必有女人愿意瞧上咱啊!”
“谁跟你们开玩笑?”
方正化拿出名册拍在桌上,
“登州的同袍早替你们安排好了——
从朝鲜百姓里挑的有儿女的妇人,都给你们送到顺义的宅院里了,就等你们回去给孩子改姓,踏踏实实过日子。”
惊喜来得太突然,不少汉子当场红了眼眶,有几个年纪大的“噗通”跪倒在地,对着南方老家的方向磕起头来,声音哽咽:
“阿爹阿娘!
孩儿有婆娘了!
还有现成的孙子喊你们阿爷阿奶!
您们在天有灵,都瞧见了吧……”
哭着哭着又笑起来,眼泪混着沙土淌满脸庞。
旁边的监卫和游击太监们也红了眼,有人抹着泪喃喃:
“阿爹阿娘,圣主说新建的城里给您们盖了房,可孩儿这样……
怕您们嫌丢人……”
抽噎声越来越响,
“等孩儿建功立业,让您们脸上有光,咱家的族谱上,总得记上咱这一页!”
太监群体的心思终究不同,他们所求的是别样的人生荣光。
回溯青史,汉朝的宦官能操弄帝王,唐朝的宦官敢封王拜将,却在满是心眼子的两宋折戟;
到了大明,太祖、成祖将宦官定为家奴,手段堪称“经典”。
可无论如何折腾,青史留名也好,骂名也罢,就连曹操那位太监养父,在族谱里也难寻踪迹;
身后的埋骨之地,除了东汉那几十年的短暂荣光,大多成了无人问津的荒塚。
而乾德皇帝那句承诺,此刻在他们心头重若千钧:
“入帝陵、享祭祀、刻碑文、记功勋、荫父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