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天,烟雨朦胧,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然而,当李明的官船驶入苏州府地界,沿着四通八达、密如蛛网的河汊前行时,这幅水墨丹青般的景致,在他眼中却化作了重重叠叠、令人窒息的困局。
甫一抵达设在苏州的漕运分司衙门,李明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与阴霾。分司官员们表面上恭敬无比,汇报工作滴水不漏,满口“坚决贯彻新法”、“克服万难”。但当李明要求查阅详细的稽核记录、运力数据、特别是关于引入商运竞争的进展时,得到的答复总是:“回禀钦差大人,本地水情复杂,船只往来如织,数据统计…稍有滞后…”、“商运竞争正在稳步推进,已有数家商行参与…只是…本地漕帮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新商行初来乍到,尚需磨合…”、“万民书之事,纯属刁民受奸人煽动,下官已派人安抚…”
官样文章背后,是冰冷的现实。李明带着孙老吏、王主事和几名精干属员,换上便服,一头扎进了这江南水网的核心区域。
漕帮:盘根错节的庞然大物
在苏州府最大的漕运码头——胥门码头,李明亲眼见识了什么叫“根深蒂固”。码头上,身着统一号衣(虽破旧但标识明显)的漕工,如同工蚁般忙碌,却井然有序,自成体系。指挥调度的并非漕运衙门的吏员,而是几个膀大腰圆、目光精悍、腰间挎着短棒的汉子——漕帮的大小把头!他们一声吆喝,船只靠岸、装卸货物、纤夫调度,行云流水。漕运衙门的几个小吏,只能缩在旁边的棚屋里,象征性地记着账,形同虚设。
“看到了吗?大人!”孙老吏压低声音,指着那些把头,“这苏州府的漕运,表面是官府的,骨子里是漕帮的!漕帮总舵把子‘浪里蛟’…哦,不,这边好像叫‘水里龙王’钱老七,跺跺脚,这运河都得抖三抖!新法要打破他们垄断,引入商运竞争?断了他们的财路,比要他们的命还难受!他们能不抵触?能不暗中使绊子?”
李明试图接触一个刚卸完货、蹲在墙角啃冷馍的漕工。对方起初很警惕,但看李明衣着普通(特意换的粗布衣),言辞恳切,才苦着脸低声道:“这位…老爷,新法?好是好…听说能多挣点?可…可钱七爷发了话,谁敢去接新商行的活儿,就是跟整个漕帮过不去!轻则断了生计,重则…沉了这运河底喂鱼!俺们拖家带口,哪敢啊!”
铁三角:官、商、帮的利益同盟
更令李明心惊的是地方豪商与漕帮、甚至与漕运衙门部分官吏之间那盘根错节、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
在苏州府最繁华的阊门商业区,李明以北方粮商的身份,拜访了几家据说有意参与漕运的大商行。东家们倒是热情接待,但一谈到实际承运漕粮,立刻面露难色:
“哎呀,李东家,不是我们不想接这朝廷的买卖!实在是…这运河上的规矩,它…它不一样啊!”
“是啊是啊,漕粮运输,水深得很!沿途的关卡、码头、漕口、纤夫…哪一处不得打点?这打点的钱,可比运价高多了!”
“还有那漕帮…钱七爷那边…没他点头,你的船进了苏州河段,怕是寸步难行!就算勉强运了,损耗算谁的?出了事算谁的?”
一位年长些的商人,看四下无人,更是直言不讳:“李东家,听口音是北边来的?奉劝一句,这漕运的浑水,别趟!这江南的地面上,漕粮这块肉,早被分好了!官、商、帮,三家分利,铁板一块!新法?新法想插进来分杯羹?难!难如上青天!搞不好,还得把自己搭进去!”
李明暗中调查发现,当地几家最大的丝绸、茶叶商行,背后都有漕帮的影子,甚至直接就是漕帮头目的产业!他们利用漕运的垄断地位,不仅控制着漕粮运输,还夹带私货,垄断沿线贸易,赚得盆满钵满。而地方漕运衙门的某些官员,早已被这巨大的利益网所侵蚀,成了他们的保护伞!新法要求的“稽核透明”、“引入竞争”,无疑是在撬动这个铁三角的根基,难怪会遭遇如此顽强的抵抗!
技术困境:河网如迷,船难通行
除了人为的阻力,江南水网本身的技术难题也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李明面前。
他亲自乘小船考察了几条关键的支流和运河节点。河道确实狭窄,弯急滩浅。北地动辄百料、吃水深的大型漕船,在这些河段几乎寸步难行,强行通过极易搁浅或撞船。而本地惯用的小型“浪船”、“划子”,虽然灵活,但载货量小,难以满足大规模漕运需求。新法要求统一船型标准、提高运载效率的规定,在如此复杂的水情下,确实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大人,您看这‘盘门三湾’!” 孙老吏指着一段如同肠子般曲折回环的河道,叹道,“船行至此,必须纤夫上岸拉纤,七拐八绕,耗时耗力!而且河窄弯急,大型漕船根本转不过弯来!强行推广,只会造成拥堵和事故!还有那边,水闸密集,启闭频繁,对船只调度要求极高…”
技术问题叠加着人为的阻碍,让漕运新法在江南的推行,陷入了真正的泥潭。阳奉阴违、技术刁难、舆论抹黑…在这里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交织成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将新法的锐气死死缠住。
站在胥门码头,看着河面上穿梭如织却秩序森严的漕帮船只,听着码头工人在把头监视下麻木的号子声,李明眉头深锁。他感觉自己仿佛闯入了一个由水波、石桥、码头、帮派和利益构成的巨大迷宫。这江南水网困局,比他预想的要深得多,也险得多。
“大人,钱七爷派人递了帖子。” 王主事匆匆走来,脸色有些异样,将一份制作考究的拜帖递给李明,“说久仰钦差大人威名,想略尽地主之谊,在‘得月楼’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
李明接过帖子,看着上面龙飞凤舞的“钱七拜上”四个字,眼神微冷。这哪里是接风洗尘?分明是下马威,是试探,也可能是…鸿门宴!这位盘踞江南漕运数十年的“水里龙王”,终于要亲自下场了。
他收起帖子,目光投向烟波浩渺的运河深处。这场深入江南腹地的硬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