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茉没想到他来的这么快,桃源居还要三日才能修缮好,这些红薯倒成了无家可归的小可怜。
她略一思忖,让齐绍安喊人把红薯送进她在巷子租的宅子中,宅子有专门挖好的地窖,剩下的就堆在其他房间,把几个空房间堆的满满当当。
“这也太多了。”鸢尾望着堆成山的红薯暗暗咂舌,“这咱们得吃到地老天荒吧?”
就算是在桃源居卖,也得卖很久很久。
“我倒觉得姑娘买这么多,定有她的用意。”
荔枝来江茉身边时间不久,但她很佩服江茉。
这么多红薯,一定能做好多好多美食!
江茉着手验货后,将尾款结给了齐绍安。
齐绍安笑容满面,恨不得把他们那里剩下的红薯也全给拉来卖给江茉。
“江老板,这些红薯吃完不够,你再让人去通知我,我还给你送。”
“没问题。”江茉不忘给宣传一波,“齐公子那边若是有耐贮存的食物,也可以告知我,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青菜水果,我这都要。”
齐绍安不在大雍,说不准还能找见其他自己想要的青菜水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合适的食材,她再会做饭也终究有限。
齐绍安高兴又纠结。
他们那倒是有很多果子和青菜,但耐贮存的真没有几样。
这红薯算是例外,耐贮存产量又大。
不耐贮存的……也送不过来啊。
“齐公子远道而来,晚点留下吃个便饭吧。”江茉挽留道。
齐绍安就等这句话呢!
“那可太好了!我这几日赶路一直吃干粮,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他可是留着肚子专门来吃江老板做的饭。
齐绍安哧溜哧溜。
秋蝉从围着巷子的一群百姓中挤出来,好不容易走到宅子门前,便见江茉望过来的眼神骤然一亮。
她心中一凛。
难道江姑娘真有什么麻烦需要自己帮忙?
不等她开口问,江茉迎上来。
“秋蝉,你来的正好,我这儿新来了不少货,实在太忙了,晚上回不去别院,你帮我给方管事带个信儿。”
她从怀里摸出一把奶糖塞给秋蝉。
秋蝉:“……”
她收下奶糖,面色如常道:“江姑娘放心。”
话音刚落,秋蝉就被后面涌过来的百姓挤走了。
“江老板!桃源居什么时候开门啊!”
“江老板!您可算出现了,我这回了一趟娘家,怎么回来您就关门了呢?”
“就是就是,今儿年初九啦,该开门了!”
许多不知道江茉过年休沐的食客得了空闲想来吃饭,结果一看江茉居然关门了。
还一直放假到正月十六,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年过的也不香。
桃源居关门的第一天,想红烧肉。
桃源居关门的第二天,想羊蝎子。
桃源居关门的第三天,想糖醋鱼和小酥肉。
今儿好不容易逮住了江老板人,一个个高兴的不行,有的没的都来凑一把热闹。
秋蝉看了看围在江茉身边的食客和齐绍安,默默剥了颗糖吃着,回到别院找方管事。
方管事刚给新来的厨娘训过话,告诫对方小心说话,莫要跟主子们起冲突。
虽然沈大人遣散了几位姑娘,但谁也保不准大人一时兴起,青睐哪位姑娘。
到时候倒霉的就是得罪了那位姑娘的人。
“江姑娘那边忙完了?”
“奴婢去看了,江姑娘不需要奴婢帮忙,她买了许多吃的,把院子里都堆满了。”
“吃的?”方管事下意识想到除夕夜那一顿火锅。
那个火锅味道是真不错,老沈也念叨呢,说有机会要再吃一吃,可惜桃源居不卖火锅啊。
“是一种叫红薯的食物。”秋蝉回忆着比山还高的麻袋,强调说:“江姑娘买了少说二百石。”
方管事大吃一惊,“那么多!”
秋蝉迟疑,“奴婢也觉多了些,也许江姑娘有自己的思量吧。”
她去的晚,很多红薯已经放进屋子里了,她说二百石都是保守估算。
方管事乐了,拍拍秋蝉的手背。
“晚些桃源居开了门,我带你去尝一尝那个红薯。”
能买那么多,定然是好吃的不愁卖。
一个小丫鬟从月洞门跑过来,低头行礼。
“方管事,沈管家让奴婢来知会一声,大人从京城回来了。”
“今儿才初九,就回来了……”方管事喃喃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大人许是有公务要处理。”秋蝉道。
方管事斜睨她,“除了这个也没其他的了。”
要她说,沈大人这日子过的还没江姑娘自在。
虽说人被拘在一方别院,没什么自由可言,人却十分豁达,也没其他姑娘那般唉声叹气,幽幽怨怨。
重要的是每日还能做些好吃的取悦自己,变着花样的。
有这一手好厨艺在,认识的贵人还能少?早晚是一飞冲天的命。
-
醉仙楼。
一个小厮模样的人飞速从后门钻进去,一路疾行,来到张元贵的居室。
“老板,桃源居那边出事了。”
张元贵本来在喝茶,听见这话嗖一下直起身,“什么事儿?”
难不成得罪了什么贵人,把桃源居给封了?
哈哈哈真是天助他也!
“那江茉,买了很多土疙瘩回来,从桃源居门前一直堵到江州城门,百姓都议论一整日了。”
“什么土疙瘩?”张元贵皱眉,“你可去打听过了?”
“好像是一种叫做红薯的东西,从其他小国送来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呐!”
张元贵也没听说过,不过他知道江茉正月十六开门,每桌客人都送烤红薯。
能随便送的东西,想来也不是啥好吃的。
好吃的都留着赚钱了。
如此想着,他身子放松下来,“一些土疙瘩而已,能好吃到哪里去,你继续盯着桃源居的新菜品吧。”
真是的,也不知那江茉怎么做出的菜,他让醉仙楼几个厨子学,就是学不出一样的味道。
一群废物!
小厮欲言又止。
他很想说看那些红薯的分量,怕是几百石,说不准桃源居开年以后的新菜品就和红薯有关。
“老板,我觉得红薯可能……”他有意再讲两句。
“可能什么可能,不过是一些博人眼球的玩意儿,有那本事,还不如多做些新菜,我瞧这桃源居,也就这样了。”
张元贵摆摆手,一副不打算在此事多加议论的模样。
小厮:“……”
行吧。
他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明明让他无时不刻盯着桃源居新动静,打探到了却又不放心上,大意轻敌,醉仙楼怕是也就这样了。
啧。
-
正月十二,桃源居修缮完毕。
江茉推开虚掩的大门,工匠们正忙着收拾木屑,打扫清理。
领头的师傅见她来,连忙拱手笑道:“江老板,饭馆已经修缮完了,您看一下还有什么需要改的地方?屋顶的瓦片全换了新的,梁柱也加固过,墙角的霉斑都刮干净重刷了,保管再住十年也稳当。”
江茉点点头,沿着回廊仔细查看。
原本有些斑驳的窗棂被打磨得锃亮,换上的新窗纸透着清亮的天光,连院子里那棵老槐树都被修了枝桠,看着清爽了不少。
“辛苦各位师傅了,鸢尾,把工钱给大家结了,再每人带两斤新烤的红薯当添头。”
工匠们一听有烤红薯,个个眉开眼笑。
前几日在巷子里听人说江老板囤了几百石红薯,本没放在心上。
昨儿江老板给大伙儿发福利,尝了一口才知道,这烤得流蜜的红薯比蜜饯还香甜,吃了一口还想吃第二口,怎么吃都吃不腻,正巧今儿还一直惦记着呢。
众人当下谢过江茉,扛着工具欢天喜地地走了。
“姑娘,咱们这就把红薯从地窖搬过来吗?”
荔枝望着空荡荡的后厨,眼里满是期待。
“先不急,再仔细清扫一遍,地窖的红薯先不动,院子里那些搬过来,我要做些粉。”
距离开门还有几日,江茉算了算时间,这些日子都要忙了。
淀粉,红薯粉条,粉皮,这些做出来更耐放。
鸢尾和荔枝应了声,赶紧领着两个雇来的杂役去巷里的宅子搬红薯。
江茉则在后厨支起大缸,又让人抬来石磨,挽着袖子吩咐人开始清洗红薯。
“姑娘,这红薯滑溜溜的,洗起来可真费劲儿。”
青柑一边搓着红薯上的泥,一边笑道,“不过闻着这清甜味儿,倒也不觉得累了。”
最主要的还是红薯好吃啊。
马上就要把这些红薯变成美食了,她恨不得自己会仙术,施一施法就把红薯通通洗白白!
江茉将洗干净的红薯切成小块。
“等做成粉条和粉皮,保管比现在还招人喜欢。冬日里炖个肉、煮个汤,往里头丢一把,吸足了汤汁,那滋味……”
她话没说完,青柑已经咽了咽口水:“姑娘快别说了,再说我这肚子都要咕咕叫了。”
说说笑笑地很快清理好一筐红薯。
江茉舀了几瓢清水倒进石磨,又往磨眼里添了些红薯块,推着磨盘转起来。
乳白的浆汁顺着磨盘边缘淌进缸里,带着淡淡的甜香。
“这浆得沉淀一夜才行。”
江茉擦了擦额角的汗,“青柑,你去买些粗布来,明儿好滤粉渣。荔枝,再让人去搬两筐红薯,趁着天好,多做些出来。”
第二日天刚亮,江茉便掀开盖在大缸上的粗布。
经过一夜沉淀,缸底已积起厚厚一层雪白的淀粉,上层是清澈的黄水。
她指挥着杂役小心舀去黄水,将湿淀粉刮进铺了粗布的竹筐里,再用重物压住沥干水分。
“这淀粉得晒上三日,等彻底干透了才好用。”江茉用手指捻起一点淀粉,触感细腻滑爽。
“这就是姑娘说的淀粉啊。”
鸢尾好奇地捏了一点,在指尖捻开,发现这粉细腻无比,成色比起街上卖的胭脂水粉也差不了多少。
“鸢尾,把晒淀粉的竹匾搬到院里老槐树下,那儿光照足,通风也好。”
处理完淀粉,江茉又着手做粉条。
她将半干的淀粉掰成小块,倒进石臼里捣成细粉,过了细筛后倒进大盆,加温水揉成光滑的粉团。
烧一锅沸水,江茉取过特制的漏瓢,抓一把粉团摁在瓢中,手腕轻轻一抖,细如发丝的粉条便簌簌落进沸水里,转眼就浮起水面。
“快捞出来过凉水!”江茉喊道。
荔枝手疾眼快,用长筷子将粉条挑进冷水盆里,原本软塌的粉条瞬间变得爽滑筋道。
做粉皮的工序更繁些。
江茉将淀粉调成稀浆,舀一勺倒进擦了油的平底铜盘里,手腕一转让浆汁均匀铺开,再将铜盘浮在沸水锅上。
不过片刻,浆汁便凝固成透亮的薄片,用竹片轻轻一揭,一张粉皮就成了。
搭在竹竿上晾着,风一吹微微晃动,像极了半透明的玉帛。
一连三日,桃源居里满是红薯的甜香。
竹匾里的淀粉晒得雪白,装了满满几大袋。
竹竿上挂满粉条,晒干后捆成一把把。
粉皮则叠得整整齐齐,码在筐里。
鸢尾数着成品,笑得合不拢嘴:“姑娘,这得够咱们用大半年了吧?”
江茉拿起一把干粉条,轻轻一折,脆生生断成两截。
“这还只是开头,等开了门,咱们用这些做酸辣粉、粉皮炖肉、红薯丸子……保准让食客们抢着点。”
鸢尾指着筐里码得整齐的粉皮,眼睛亮晶晶的。
“姑娘,这些除了炖肉,是不是还能凉拌?加茱萸拌上蒜泥和香醋,肯定开胃。”
江茉闻言笑了。
“算你机灵。凉拌要等晾透了才筋道,到时再淋点花椒油,撒把芝麻,夏天吃最爽口。淀粉还能做凉粉,切成长条,浇上红油,滋味也很不错。”
“那红薯呢?”鸢尾蹲在红薯堆旁,拿起一个圆滚滚的掂量着,“还能做什么?”
还剩下好多红薯呢,她有预感,江茉买这么多,定不是只做粉的。
“自然还有别的。”
江茉放下筛子,拿起一个表皮光滑的红薯。
见鸢尾求知若渴,她到嘴边的话顿住,卖了个关子。
“等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红心的蒸熟了捣成泥,拌上糯米粉,能做红薯糕。
黄心的更甜,晒成红薯干能当零嘴。
果子和红薯泥一起熬,还能做果酱,抹在烤饼上,酸甜得很。
鸢尾气鼓鼓。
姑娘又吊她胃口!
砰砰砰。
紧闭的饭馆大门被敲响。
“江老板在吗?”
鸢尾起身去开门,“谁呀?小店暂不开门,请正月十六再来。”
她懒洋洋地拉开大门,看到一个满面沧桑的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