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风摇了摇头。
“这段时间太忙,还没来得及想。”
“那就叫‘安’吧。”
韩卫东叹了口气:“不求他将来大富大贵,也不求他建功立业,只求他,也求我们这一家子能平平安安。”
平安。
多么简单又多么奢侈的两个字。
沈风咀嚼着这两个字,眼眶有些发热。
“好,就叫沈安。”
祖孙两人静静地坐在走廊里,守着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
天,快亮了。
另一边,由秦卫国倒台所引发的政治大地震才刚刚开始。
那本“阎王点名册”被李冠民连夜呈报上去之后,在高层掀起了滔天巨浪。
当天凌晨,高层连夜召开紧急扩大会议。
会议的内容被列为最高绝密,无人知晓。
……
一个月之后,韩佳毅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高级独立病房。
沈风寸步不离地守在她的身边,削苹果,喂汤,讲笑话,弥补曾经缺失陪伴的日子。
他把所有的工作都推掉了,零号办公室的事情暂时交由陈老和李冠民共同处理。
这天下午,韩佳毅靠在床头,看着沈风正笨手笨脚地给儿子沈安换尿布。
“你慢点,别弄疼他。”
“知道了知道了。”
沈风满头大汗,手忙脚乱,哪还有半分零号办公室主任的威严。
小沈安似乎也对自己这个新手爸爸很不满意,咧着嘴,毫不客气地哭了起来。
沈风立马慌了,“怎么又哭了?是不是饿了?嗷嗷嗷嗷~别哭了嗷~”
“噗嗤!”
韩佳毅忍俊不禁,指挥他:“儿子不喜欢爸爸的味道,给我抱。”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仿佛之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和外面那场愈演愈烈的政治风暴都与这个小小的病房无关。
只有沈风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
就在昨天夜里,夜莺传来消息。
“老虎”被逼入了绝境,在最后的抓捕行动中引爆了藏在牙齿里的毒药,自尽身亡。
线索再一次断了。
虽然没能抓到活口,但沈风的目的已经达到。
事情的经过他不想给韩佳毅说明,以免她伤怀。
敲门声响起,陈老和李冠民一起走了进来,手里拎着水果和补品。
“老师,李部长。”沈风将孩子交给韩佳毅,站了起来。
陈老关切地问韩佳毅:“佳毅,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好多了,谢谢陈叔叔关心。”
一番寒暄过后,李冠民示意沈风到外面说话。
走廊的尽头,李冠民递给沈风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了一支猛吸了一口。
“秦卫国那本账本牵扯太大了。”
李冠民的脸色凝重:“这几天,光是副部级以上的干部就倒下了十七个。下面厅局级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还只是开始。”
“拔出萝卜带出泥,秦卫国这张网经营了几十年,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清除干净,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沈风对此并不意外。
“那些被动了蛋糕的人不会善罢甘休吧?”
“何止是不会善罢甘休。”
李冠民冷笑一声:“现在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骂你是‘官场屠夫’,说你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把整个体系搅得天翻地覆。”
“还有人说你沈风之所以能扳倒秦卫国,是因为你背后有更大的靠山,这次的行动不过是神仙打架,我们都是被利用的棋子。”
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捧杀,抹黑,阴谋论……
这些看不见的刀子有时候比真刀真枪更伤人。
“上面的态度呢?”
沈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上面的态度很微妙。”
李冠民吐出一个烟圈。
“一方面肯定了你这次的功劳,认为你为国家清除了一个巨大的毒瘤。但另一方面也对你‘不守规矩’的行事风格,提出了不点名的批评。”
“功过相抵,甚至……过大于功。”
沈风闻言,沉默了。
这就是体制。
你掀了桌子,哪怕是为了大家好,但在别人眼里你就是那个破坏规矩的坏人。
“那你呢?”
沈风看向李冠民,“你现在是这次‘清网行动’的总指挥,风头正劲,应该没人敢找你的麻烦吧?”
“我?”
李冠民自嘲地笑了笑。
“我现在就是那个被架在火上烤的人。得罪人的事都是我来干,将来平息众怒的时候,我就是第一个被推出去的替罪羊。”
“不过,我不在乎。”
李冠民的眼神变得坚定。
“能亲手把秦卫国那帮国之巨蠹送上审判席,就算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我也认了。”
沈风看着这位铁面无私的纪委干将,心中生出敬意。
“秦卫国呢?他招了吗?”
“一个字都没说。”
李冠民摇了摇头:“他把自己所有的罪都认了,但关于那张‘阎王点名册’他坚称是自己臆想出来的东西,没有任何证据。”
“他这是想一个人把所有事都扛下来,保住他那些还没有暴露的门生故旧。”
沈风冷笑:“他想得美。”
“那本笔记就是最好的证据。”
“话是这么说,但要定罪还需要完整的证据链。他这是在拖延时间,在等外面的力量救他。”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秦卫国虽然倒了,但他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却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所有人都卷了进去。
“对了,”
李冠民像是想起了什么。
“有个人托我给你带句话。”
“谁?”
“楚江河。”
听到这个名字,沈风的瞳孔一缩。
楚江河,京城四大家族之一,楚家的掌舵人。
一个在京城政商两界都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男人。
“他说了什么?”
“他说‘干得漂亮’。还说,‘有空一起喝茶’。”
有空一起喝茶。
这句看似简单的客套话,从楚江河的嘴里说出来分量却截然不同。
这不仅仅是一句赞赏,更是一份邀请,一个信号。
一个代表着京城顶尖权力圈层之一的楚家向沈风伸出的橄榄枝。
沈风很清楚,楚江河这个时候向他示好绝不是因为韩家的旧情,更不是心血来潮。
秦卫国的倒台在京城撕开了一个权力真空。
无数双眼睛都盯着这个空缺,无数股势力都在暗中角力。
楚家显然也想在这场重新洗牌的牌局中,下注。
他沈风,这个亲手扳倒了秦卫国,手握“阎王点名册”这张王牌又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人物,无疑是这场牌局中最值得投资的“潜力股”。
李冠民观察着沈风的表情。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