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的机器声稀稀拉拉,工人们心思早飞到了年货市场,只有侯副部长的办公室还亮着灯,隐约传来翻账本的窸窣声。
我揣着考勤表走过去时,正撞见他把一沓红包塞进抽屉,锁舌 “咔哒” 一声合上,像咬碎了什么隐秘的心事。
“侯师傅,今年的奖金……” 我话没说完,他就背过身去掸工装下摆的灰,语气像结了冰的水管:“财务还没批下来,急什么?”
可上周我去财务室报销差旅费,张会计偷偷往我手里塞了张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 “侯已于 12 月 20 日领走全体员工奖金”,字迹被眼泪洇得发蓝。
推开老板办公室的门时,他正对着东营项目的图纸出神,窗台上的仙人球开着朵蔫黄的花。
我把考勤表放在桌上,指尖在 “全年满勤” 四个字上顿了顿:“老板,有件事……” 话没说完,老板抬头看我,眼里的红血丝像荒滩上的裂纹:“是不是奖金的事?”
他没等我回答,抓起电话就拨了出去,听筒里传来忙音的瞬间,他的指关节捏得发白。
第三次拨号才通,侯副部长的声音裹着谄媚的笑钻出来:“老板,您找我?”
“老王的奖金为何没有发给他?” 老板的声音突然炸响,震得桌上的茶杯盖跳了跳,
“你可是都从财务领走了,账本我刚看过。你给我一个交代,否则把你的奖金也扣去,一分都别想拿!”
电话线那头沉默了片刻,接着是慌乱的辩解:“我马上给他,马上!这几天忙年底盘点,忘了给他送去,老板您别生气……”
“少废话。” 老板 “啪” 地挂了电话,转身从抽屉里摸出个信封推过来,牛皮纸边缘磨得发毛,“这里是你的奖金,他那份我让财务扣下来了。”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厂区的屋顶盖得发白,“这人啊,心眼太窄就装不下事,你别往心里去。”
我捏着信封的手微微发颤,纸张的粗糙感混着指尖的暖意,像握着块刚从炉子里取出来的烙铁。
“谢谢老板了。” 话出口时才发现喉咙发紧,车间里突然传来鞭炮声,大概是哪个班组在提前庆祝,细碎的响声里,侯副部长的身影出现在楼下,正缩着脖子往财务室跑,像只被惊飞的灰雀。
挂了电话走出办公楼,雪片落在脸上化得冰凉。
老陈带着三个伙计站在料场边,手里捧着刚包好的饺子,蒸汽在他们眉骨凝成白霜。
“经理,我们估摸着您该来这事。” 李师傅往我手里塞了双筷子,“侯师傅扣咱们的高温补贴时,就知道他迟早要栽。”
远处的鞭炮声又响起来,红纸屑在雪地里炸开点点火星。我望着东营项目的设备清单,突然觉得心里那块被克扣奖金压出的褶皱,正被这突如其来的暖意熨得平整 —— 有些亏欠或许会迟到,但公道从来不会在风雪里迷路。
虽说大伙儿平日里一口一个 “经理”“厂长” 地叫着,听着挺有派头,但我心里清楚,咱这厂子说大不大,拢共就二十六号人。
可别瞧着人少,真忙起来的时候,每个人脚不沾地都是常态,毕竟手里的活儿实在不少,光是主要业务就有三项,哪一项都得实打实操心。
先说说生产保温管吧。这活儿看着不算最复杂,但讲究的是精细和规范。
从原材料进场就得盯着,保温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都得符合标准,一点马虎不得。切割、缠绕、发泡,每一道工序都得跟上进度,还得保证质量。
有时候客户催得紧,车间里的机器就得连轴转,工人们轮班倒,我也得在旁边盯着,生怕哪个环节出点岔子。
毕竟这保温管是要用到各种管道保温工程上的,质量不过关,不仅砸了厂子的招牌,还可能给客户带来安全隐患,那可担当不起。
再就是外出工地补口。这活儿可比在厂里生产辛苦多了,完全看天吃饭。
保温管在工地连接的地方,得做好补口处理,不然热量流失不说,还容易受潮损坏。
工人们得背着工具,在工地上来回奔波,有时候是在暴晒的露天场地,有时候是在狭窄的地沟里,环境别提多恶劣了。
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更是难上加难,既要保证补口的密封性,又得注意自身安全。
我时常得跟着去工地看看,协调各方的进度,解决现场遇到的突发问题,比如材料不够了,或者补口的工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天跑下来,浑身都是土,累得只想瘫在椅子上。
要说最让人费神的,还得是生产生物质颗粒。这活儿工序最多,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成品质量。
首先是过筛子。原材料大多是秸秆、木屑之类的,里面难免会混进一些杂质,比如小石子、金属碎片,还有一些比较大的硬块。
过筛子就是要把这些东西都筛出去,不然不仅会影响颗粒的纯度,还可能损坏后面的机器。筛子得定期清理,不然筛孔被堵住了,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有时候原材料比较潮湿,还会结块,工人们就得用工具把结块敲碎了再筛,光是这一步,就够忙活的。
过了筛子,接下来就是烘干。原材料的水分含量必须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太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
水分太高,压制成颗粒的时候容易粘连,成型效果不好;水分太低,原材料又太脆,容易碎,同样影响颗粒的质量。
烘干设备得时刻盯着,温度、湿度都要精准控制。有时候一批原材料的水分不均匀,还得分批烘干,反复测量,确保每一份材料都达标。烘干后的材料还得冷却一下,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期间也得小心,别让材料再次受潮。
最后就是进入颗粒机压制成型了。这可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一步。
材料进入颗粒机后,通过模具被挤压成圆柱形的颗粒,出来的时候还带着温度。
得检查颗粒的硬度、长度是否符合标准,有没有出现断裂、变形的情况。颗粒机的模具和压轮是易损件,得经常检查磨损情况,及时更换,不然生产出来的颗粒质量就会不稳定。
有时候材料的配比不合适,还得调整配方,反复试验,直到生产出合格的颗粒。
你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厂子,二十六个人要撑起这三项工作,每天都跟打仗一样。
但看着产品一批批生产出来,客户满意的反馈传来,心里还是挺踏实的。虽然累点,但这就是咱的营生,得好好干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