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这次带回的电影成片并不被影视公司这些人看好,不过看在是刘旭的份上还是招集了一批人来观看。
正是这回观看可就把他们都惊呆了,整部影片仿佛是重新拍了一遍似的,画面感觉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不管是色彩的饱和度还是明暗对比,每一项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这其实是得益于后世的各种滤镜的使用,这种技术在电脑软件处理起来是非常方便的,但是这在这个年代要是想加滤镜可就只能是在镜头上做文章了。
这次的观看越看让他们越是吃惊,好多镜头都不知道是如何拍出来的,虽然他们都知道是自己拍的,可表现出来东西完全不能理解了。
这些影片中有几部是体现反战题材的,少不了战争的场面,可是经刘旭修改过后的爆炸场景和下雨的环境跟原来的比起来完全就是两码事儿,那种真实的感觉就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夸张。
由于他们拍摄的题材多是西方背景之下的故事,可是在东大就是连大量的群众演员都找不到,所以他们的战争场景很少有大型的作战画面。
可是修改过后的影片根据剧情的需要,增加了好多这样的场景,而且还十分的逼真,这其实是特效中的虚拟制片技术。
还有一部展现真善美的电影中,是描述主角一生的生活轨迹,这就需要找到主角从小到大的各种演员,可是在东大又比较困难,他们只是通过化妆来解决的,但是原片还是能看出来主角各个时期的相貌上的差异。
但是芯片上却完全看不出了,就像是真的记录了一个人的一生一样,这个技术在后世也是非常成熟的减龄技术。
最让他们震撼的就是子弹时间和体积捕获等技术的运用,主角在惊讶中看到远方飞来的一颗子弹,画面上那颗子弹清晰的展示出了从枪口出发缓慢飞向主角的过程,交且主角脸上的汗毛都显示一清二楚,画面还是从他的左脸向前一直绕过右脸。
当子弹擦破耳朵带出一片血珠后,时间仿佛才恢复正常。
这样的技术太过震撼了,不管是欧米分公司还是东在分公司,一群人在看过之后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刘旭修改后的这版去发行。
刘旭其实其他设备一直在囤货当中,比如电影放映机,他是仿制了汉斯的Kinoton Fp30,这是一款在90年代中后期才上市的电影放映机,还音系统已经从单声道升级到了杜比立体声的效果了,而且自动化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并且可以播放更大的片盘。
还有一款机器就是录像机,就是将电影拷贝到录像带中,连接电视就可以播放的设备,后世90年代Vcd出来后,录像机就逐渐退出了市场的舞台。
而刘旭选的则是技术更加成熟的JVc的S-VhS制式的录像机,这款机型可以提供超过400线的水平清晰度,而其他同类机型多为VhS制式且仅有240线,差距巨大。
刘旭要选肯定就选最好的,反正这些都是过时的技术,整体买下来也没花几个钱,自从去年建厂以来刘旭就一直在囤货。
电影放映机还好,这个数量并不很大,但是录像机是要走进千家万户的,这个囤货量可就大了,到现在他已经在库房放了不下2百万台了。
现在的出口已经非常方便了,上次西方的那些商业代表来的时候都有订购这些东西,刘旭这次将这些电影的拷贝和录像带制作好之后,就给各个国家发过去了。
同时他也没有忘了港岛的市场,在给获先生发了一封电报后,就直接发了20万台录像机和大量的录像带过去。
这些录像带都是多语言版的,毛熊的市场同样没有落下,在赫卢晓夫知道后,还向他们过来工作的人发电报询问了一下进度,主要是这次没有他们的作品,这让他很是恼火。
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谁让起步晚了呢?
这个时期国内的固定电影院大概有6百多家,主要分布在全国的大城市中,但是这个时期还有一种是没有固定场地的流动电影放映队,这个数量就多了,大概超过了1500个。针对他们刘旭也设计了一种放映机系统,之所以称之为系统,是因为这套东西是由放映机、电影幕布、音响、发电机组成的。
因为他们大多都是下乡,进入厂矿、部队等地方放映,遇到没有电的地方就只能自行发电。
在今年这些电影放映机有了成品后,刘旭就安排了人在全国各大影院开始了推广,不过购买的并不是很多,那时候虽然销售人员吹的天花乱锥,但是国内的电影都是黑白的,也不带声音,他们买了也暂时没用。
不过还有有远见的老板更换了新的设备的,那时刘旭给的任务是每个城市必须要有一家更换新放映机。
如今刘旭这里一下子出来这么多部电影,其他地方还不能播放,只有这些更换了新机子的影院才能放。
这一下子就让这些老板们将投入的钱挣了回来,由于刘旭这里片源众多,又是彩色有声的,老百姓现在是都愿意花5毛钱去体验一把。
这个电影的票价也是刘旭给定下来的,因为价格要是太低了也不利于电影市场的发展,太高了则普通老百姓还真负担不起。
刘旭主要是根据同时期国外的电影价来定的,鹰酱的电影票价大概是30至50美分,按汇率算过来是6毛至1.2元,刘旭干脆定了个5角钱。这样凡是播放他未来文化电影的都是按这个票价走,而且收入是按分成算的,不是影院购买式的。
刘旭这里的电影院去年就建好了,他的电影院可跟这个时期的不一样,这时的影院都是一个大型的放映厅,而刘旭这里可是大厅小厅不少,可以同时播放好几部电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文化的电影开始在各大城市火了起来,随着越来越来多的人观看,那些以前没有更换放映机的电影院也都急了起来,纷纷跑来采购。
国内的市场刘旭倒是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国外市场,刘旭让文化公司这边经常联系着点国外,看看外面的反应。
刘旭之所以让电影和录像带同步上市是因为他不担心录像带会冲击到电影的市场,因为录像机买一台的价格需要2千米金左右,有钱人不在乎,可普通人就需要付出一年的工资了。
刘旭也找了个时间带着唐欣走进了电影院,这还是两人第一次来看电影。本来他还想着在家看看得了,但是唐欣非要吵着来电影院看,她嫌家里的电视屏幕太小。
这就让刘旭无语了,都34英寸了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