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科学院,院长办公室。
方老和洛宁希被叫进来时,脸上还带着些许未散尽的失落和对超级粒子对撞机项目搁浅的遗憾。
两人有些拘谨地坐在陈羽墨对面的椅子上,不知院长突然召见所为何事。
陈羽墨将两人的神色尽收眼底,没有绕圈子,直接开口道:
“方老,宁希,对撞机项目暂时搁置,是综合考量后的决策,并非否定其科学价值。但我们探索深空的脚步不能停下。
今天叫你们来,是想聊聊另一个方向——一种全新的、足以改变人类宇航格局的推进技术。”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而充满探询:
“基于我们现有,特别是小型化聚变能源已经突破的基础,我在构想一种超大功率的霍尔效应推进器……”
“院长!”
洛宁希几乎是瞬间就抬起了头,眼神骤然亮了起来,甚至带着一种急于分享的兴奋,下意识地打断了陈羽墨的话,
“说到这个!我和方老之前在对撞机的预研和能量传输模拟中,虽然主项目暂停,但我们意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磁场约束和能量提取方式,理论上可以将现有聚变装置的热电转换效率提升到70%以上!”
“多少?70%?”
陈羽墨闻言,瞳孔猛地一缩,身体瞬间坐直,
“数据可靠吗?模型验证过没有?”
“初步理论模型和量子计算机模拟非常乐观!”
方老此刻也激动起来,接过话头,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我们正想找个机会向您汇报这个衍生成果!这完全得益于之前对超高能粒子束稳定性的研究!”
“太好了!这来得太是时候了!”
陈羽墨猛地一拍桌面,甚至来不及打开电脑,直接抓过桌角的便签纸和钢笔,一边飞速演算一边自言自语,
“假设一台‘鸾鸟’同级别的小型化聚变堆,单台额定功率输出10.2Gw,重量8吨…目前标准热电效率下,可供推进器使用的有效电功率约为…”
他笔下不停,一串串数字和符号流淌而出,
“根据推力功率比与比冲的基本关系…若要达到单台500万牛顿推力,比冲秒…所需总电功率是…”
他心算结合笔算,速度极快,
“嗯…如果按照原有的能量转换效率,需要大约…173台聚变堆并联供能。”
写到这,他笔尖一顿,猛地抬头看向方老和洛宁希,眼中精光爆射,
“但如果你们能将热电效率提升70%!这意味着能量浪费大幅减少,同等热功率下,输出的有效电功率将提升至…”
他再次低头疾书,
“那么,驱动同样参数的推进器,所需的聚变堆数量将锐减至…148台!足足减少了25台!”
这个数字让他呼吸都微微急促了一下。他放下笔,目光仿佛已经穿透了墙壁,看到了无尽的深空:
“一台500万牛顿推力、五万秒比冲的霍尔推进器…只需要四台这样的引擎,理论上就足以推动一艘百万吨级的星际飞船,在三年内…抵达太阳系的边疆,奥尔特云!”
“三…三年?奥尔特云?”
方老和洛宁希彻底惊呆了,张大了嘴巴,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他们原本以为陈羽墨只是在构想一种更强大的卫星或深空探测器推进器,却万万没想到,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载人星际飞船,就是那片人类从未触摸过的遥远疆域!
陈羽墨没有在意两人的震惊,他此刻的思维已经完全被这个新的可能性点燃。
烛龙发布的十万牛顿级任务,在此刻这个更具革命性的构想面前,似乎都显得有些“保守”了。
“立刻通知院里所有相关研究所负责人,半小时后,第一会议室,紧急会议!”陈羽墨按下内部通讯键,语气不容置疑。
半小时后,江南科学院第一会议室内,坐满了各个领域的泰斗和所长。材料所、能源所、等离子体物理所、航天动力所、结构力学所……几乎涵盖了航天工业的所有尖端领域。
众人交头接耳,不清楚院长突然召集所有人所为何事。
陈羽墨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走到主位,打开了全息投影,将他刚才计算的核心构想和关键数据投射在中央。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是提出一个可能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构想。”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石破天惊的力量,“我将其命名为——‘超级霍尔推进计划’。”
全息影像上,赫然显示着:
【单台推进器目标:推力500万牛顿,比冲-秒】
【应用平台:百万吨级载人星际飞船】
【目标:三年内抵达奥尔特云边界】
【能源方案:基于现有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阵列供能】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组数据,仿佛怀疑自己出现了集体幻觉。
几秒钟后,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
“五…五百万牛顿?”
“比冲五万秒?陈院长,您知道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霍尔推进器推力才多少吗?5.4牛顿!您这直接翻了近一百万倍!”
“百万吨级飞船?三年到奥尔特云?这…”
航天动力研究所的所长柯老,一位为华夏火箭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院士,猛地站起身,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脸色涨得通红,手指都有些颤抖地指着全息屏:
“陈羽墨!陈大院长!”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
“我原本以为你只是步子迈得大!没想到你根本就是个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
“500万牛顿推力?你知道这意味着需要多大的功率吗?!”
他几乎是在咆哮,
“按照能量转化公式粗略估算,这至少需要太瓦级别的持续电力输出!太瓦级!你知道那是什么概念吗?”
“就算我们有了聚变技术,你要堆多少台?几百台?上千台?”
“还有工质!高比冲意味着单位推力消耗的工质极少,但维持如此巨大的推力,总工质消耗依然是天文数字!氦3?那玩意儿月球上才有!开采、运输、储存,这都是还没影的事儿!”
“更别提建造一艘百万吨级的星际飞船!这需要怎样的材料学、结构学、生命保障系统的革命?这根本不是我们这代人能完成的任务!你这是异想天开!是好高骛远!”
柯老气得胸口剧烈起伏,被旁边的几位老专家连忙扶着坐下,生怕他气出个好歹。
面对柯老的暴怒和质疑,陈羽墨并没有生气,反而理解地笑了笑。
他知道,对于一位习惯了化学火箭和现有电推进规模的老专家来说,这个构想确实过于超前和骇人。
他抬手虚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却看向了坐在前排一直沉默不语的楚老。
“柯老,您先别急。关于能源的问题,或许我们掌握的实际情况,比外界了解的要多那么一点点。”
陈羽墨语气平和,微笑道,“楚老,关于‘南天门计划’的能源核心,您给大家交个底吧。”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楚云天院士身上。
楚老缓缓站起身,环视一圈,声音沉稳却掷地有声,
“老柯,你先消消气。羽墨说的没错。有些事情,出于最高保密条例,此前并未对院内所有单位公开。”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
“我代表‘羲和工程’及‘南天门计划’能源组正式通报:基于常温超导材料和小型化磁约束技术,我国的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早已不是‘攻克难点’的实验室阶段,而是已经实现了——工程化量产。”
“什么?量产?”
“这…什么时候的事?”
台下瞬间一片哗然,所有人都惊呆了。
楚老没有理会下方的骚动,继续抛下更重磅的消息:
“目前,该型反应堆已广泛应用于‘南天门计划’。其单台标准型号,重量为8吨,稳定输出电功率为10吉瓦。并且,其运行极其稳定可靠。”
“十…十吉瓦?八吨重?”柯老脸上的怒气瞬间凝固,被极致的震惊所取代,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老楚…你…你没开玩笑?!”
“这种场合,我会开玩笑吗?”
楚老表情严肃,
“所以,羽墨的构想,并非空中楼阁。能源问题,已经解决。至于需要多少台……”
陈羽墨接话道:
“根据计算,若采用方老和洛博士刚刚提出的、可将热电效率提升70%的新技术,驱动四台目标中的超级霍尔推进器,仅需不到600台聚变堆,总输出功率约6太瓦,总重不超过5000吨。这对于一艘百万吨级的飞船来说,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他目光扫过台下依然处于震撼中的专家们:
“现在,我们最大的挑战,也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只剩下一个——如何攻克这台推力五百万牛顿、比冲五万秒的霍尔推进器,所面临的理论、材料、工程制造的所有难点!”
死一般的寂静之后,是骤然爆发的热烈议论和无法抑制的激动!
“能源真的不是问题了?我的天!”
“十吉瓦…八吨…这简直是神迹!”
“如果能源足够,理论上…超大功率的电推进确实可行!”
“五百万吨推力…太阳系内航行将变得像乘公交一样简单!”
“干了!为了深空!必须搞出来!”
“为了华夏!”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斗志,之前的怀疑和震惊全部化为了跃跃欲试的激情。
柯老也呆呆地坐了回去,脸上的怒气早已被潮水般的震撼和羞愧取代,喃喃自语。
“原来…原来如此…是我老头子…坐井观天了……”
陈羽墨看着台下这群瞬间被点燃了所有热情与智慧的华夏顶尖学者,看着他们眼中迸发出的、仿佛要立刻投身于这场伟大征程的光芒,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澎湃暖流。
这就是华夏的科研脊梁。
或许会有质疑和争论,但一旦认准了方向,看到了希望,他们便会爆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拼搏精神,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星夜兼程,万难不辞。
星海之路,纵然漫长,但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艘凝聚着无数人心血与智慧的巨舰,正点燃它那如同小太阳般的引擎,即将挣脱引力的束缚,航向人类从未踏足的远方。
征程,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