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茨基,这位在达拉斯效力了近十个赛季的德国战车,这座城市的篮球图腾,开始主动做出改变。
对于一个正值巅峰,手握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奖杯的超级巨星来说,改变自己的打法,无异于一次自我革命。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球场上的智慧,更是内心中巨大的勇气和谦逊。
在三叉戟战术体系被提出的最初几天,诺维茨基的内心是挣扎的。他习惯了在关键时刻,篮球掌握在自己手中,由他来决定进攻的走向。
这是他过去近十年职业生涯的生存之道,也是他带领小牛队走向辉煌的根基。现在,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告诉他,你需要更多地跑动,更多地相信队友,这让他感到一丝本能的抗拒。
然而,理智告诉他,苏哲是对的。
每天训练结束后,诺维茨基都会独自留在录像室,反复观看当天的训练录像。他看到,当自己陷入持球单打时,对方的防守阵型会立刻收缩,队友们的跑位空间被严重挤压。
而当他按照苏哲的建议进行无球跑动时,整个进攻瞬间就变得流畅起来。姚明在高位的策应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苏哲的传球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送到。他得到的出手机会,往往比自己辛苦单打创造出来的还要好。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苏哲和姚明眼中那种纯粹的、对胜利的渴望。那不是为了个人数据,不是为了商业合同,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
这种渴望,深深地触动了诺维茨基。他想起了上赛季季后赛首轮被黑八的那个夜晚,那种无力回天的刺痛感至今仍未消散。他明白,如果想要触摸到那座金色的奥布莱恩杯,他必须改变。
于是,从那天起,训练场上的景象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诺维茨基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自己的持球时间。他不再执着于在低位或者侧翼要球单打,而是像一个真正的无球射手那样,不知疲倦地在球场上穿梭。他利用姚铭的掩护,利用苏哲的牵制,为自己,也为队友创造着空间。
他的改变,队友们都看在眼里。杰森·特里在一次训练休息时,用毛巾擦着汗,对身边的霍华德说:“德克变了,他现在跑得比我还积极。这太不可思议了。”
霍华德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啊,他现在更像一个团队领袖了。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为了赢球,他愿意做任何事。”
苏哲和姚铭更是感受深刻。诺维茨基的无球跑动,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战术选择。当诺维茨基这个联盟顶级得分手都在无私地拉扯空间时,防守方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三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开始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
信任的真正建立,发生在一个平平无奇的训练日下午。
那是一场队内对抗赛,由苏哲、姚铭、诺维茨基带领一帮替补球员,对阵由安德烈·米勒、杰森·特里等主力组成的蓝队。
比赛进行到最后时刻,三叉戟所在的白队落后一分,拥有最后一攻的机会。
苏哲在后场持球,时间只剩下八秒。所有人都知道,球会交给谁。蓝队的防守策略也非常明确,霍华德像一块牛皮糖一样紧紧贴着诺维茨基,不给他任何接球的空间。
按照以往的剧本,诺维茨基会在高位强行要球,然后用他那无解的后仰跳投来终结比赛。
这一次,他确实在高位站住了位置,也举手要球了。霍华德用尽全身力气顶着他,寸步不让。这是一个绝佳的单打机会,只要诺维茨基能接到球,他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将球投进。
然而,就在苏哲准备传球的瞬间,诺维茨基的眼神与苏哲在空中交汇了。他看到了苏哲眼中一闪而过的、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那一刻,诺维茨基的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还是选择相信这个年轻人瞬间的判断?
他只犹豫了零点一秒。
下一秒,诺维茨基放弃了在高位的要位,突然一个反跑,朝着无人防守的右侧底角冲去!
这个跑位,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防守他的霍华德完全没反应过来,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防止诺维茨基接球上,根本没料到他会主动跑开。
就在诺维茨基启动的同一时刻,苏哲手腕猛地一抖,篮球像一枚精确制导的导弹,从他的手中呼啸而出。
那是一记穿越了整个半场的长传!
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惊心动魄的弧线,越过了蓝队所有球员的头顶,精准地、带着一丝提前量,飞向了右侧底角。
诺维茨基全速奔跑,在底角三分线外一步的位置,高高跃起,稳稳地将球接在手中。他的双脚刚刚落地,甚至来不及调整,就凭借着肌肉记忆和千锤百炼的投篮感觉,将球投了出去。
“唰!”
篮球应声入网,清脆的声音仿佛天籁。红灯亮起,比赛结束。
整个训练馆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在底角高举双臂的德国人,以及在后场淡然微笑的中国少年。
这个球,已经超越了战术的范畴。它代表着一种极致的默契和毫无保留的信任。诺维茨基相信苏哲能看到那个机会,并能把球传到。苏哲相信诺维茨基能理解自己的意图,并能命中那个投篮。
“耶——!”
短暂的沉寂后,姚铭第一个冲上去,用他巨大的熊掌狠狠地拍了一下诺维茨基的后背,又冲向苏哲,将他整个人都抱了起来。队友们一拥而上,将三人团团围住,欢呼声响彻整个球馆。
艾弗里·约翰逊教练站在场边,用力地鼓着掌,眼眶甚至有些湿润。他知道,从这个球开始,这支达拉斯小牛队,真正地融为了一体。那个曾经困扰球队的关键球依赖症,在这一刻被彻底治愈。
这个球,标志着三巨头之间信任的真正建立。
从那天起,场下的互动也越来越多。训练结束后,人们总能看到苏哲、姚铭和诺维茨基三人勾肩搭背地一起离开。
他们会一起去诺维茨基最喜欢的德国餐厅,一边享用着香肠和啤酒,一边用半生不熟的语言夹杂着篮球术语开着玩笑。
他们也会一起窝在姚铭在达拉斯的家里,坐在巨大的沙发上,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和讨论着湖人、马刺、太阳等潜在对手的比赛录像。
苏哲会向他们分析科比的进攻习惯,姚铭会讲解邓肯的低位脚步,诺维茨基则会分享他对付马里昂防守的心得。友谊,就在这一滴滴的汗水和一次次的交流中迅速升温。
国内的媒体和球迷,也通过各种渠道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一张三人在餐厅吃饭时被球迷拍下的照片,在国内的各大体育论坛被置顶,标题是《史上最强饭局!他们吃的不是饭,是总冠军的默契!》。照片里,三人笑容灿烂,气氛融洽,让所有华夏球迷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期待。
夏沐在和苏哲视频通话时,看着他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温柔地说道:“你看起来很开心,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开心。”
苏哲点点头,背景里还能听到姚明和诺维茨基争论着什么的嘈杂声。他笑着说:“因为我找到了最好的伙伴。我们正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
是的,一件很酷的事情。他们正在将三个独立的超级巨星,锻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这把利刃,已经初步成型,只待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