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继续深入。
达拉斯美航线中心旁边的训练馆内,空调系统正全力运转,但依旧无法驱散空气中那股由汗水蒸腾而起的热浪。
球鞋摩擦地板发出吱吱的尖锐声响,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以及球员们粗重的呼吸声,交织成一曲只属于篮球的交响乐。
艾弗里·约翰逊教练站在场边,双臂环抱胸前,他那标志性的严肃表情此刻却被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奇所取代。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场上那个身穿12号训练服的身影——苏哲。
在过去的几天里,苏哲已经向所有人展示了他那名人堂级别的传球视野和鬼神莫测的创造力。但今天,他所做的一切,已经超越了传球手的范畴。
“德克!跑钻石切!对,就是那样!”苏哲的声音清亮而充满穿透力,即使在嘈杂的训练馆里也清晰可闻。他一边运球,一边用眼神和手势指挥着队友的跑位。
诺维茨基几乎是下意识地按照他的指令,从左侧四十五度角一个反跑,借助姚铭在高位的单挡,瞬间摆脱了防守他的约什·霍华德。
球,几乎在诺维茨基跑到位置的同一瞬间,从苏哲的手中飞出。那不是一记普通的传球,而是一记带着强烈旋转的击地传球,它精准地穿过了协防球员伸出的手臂,恰到好处地弹到诺维茨基最舒服的接球位置。
德国战车接球、起跳、出手,动作一气呵成,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空心入网。
“漂亮!”场边的杰森·特里忍不住吹了声口哨。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过去的半个小时里,苏哲仿佛化身为球场上的棋手,而姚铭、诺维茨基以及其他队友,都成了他棋盘上最致命的棋子。
他不再仅仅是根据防守的漏洞去寻找传球机会,而是在主动地、有预谋地通过指挥队友的跑位,去创造和撕裂防守。
训练暂停的间隙,苏哲拿着战术板,将姚明和诺维茨基叫到身边。他没有丝毫的怯场,尽管面前站着的是两位未来的名人堂成员,一位是东方巨人,一位是德国战车。
“姚哥,德克,我有一个想法。”苏哲在战术板上画了几个圈和箭头,“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挡拆配合。我们的组合,潜力远不止于此。”
他指着高位的位置:“姚哥,你的身高和视野在这里是巨大的优势。你不仅仅是一个终结点,更应该是一个轴心。当球到你手上时,整个进攻体系都应该围绕你来运转。”
姚明专注地听着,他能理解苏哲的意思。在国家队,他偶尔也会扮演类似的角色,但从未像苏哲描述的这样,将其提升到战术核心的高度。
苏哲又转向诺维茨基:“德克,我知道你习惯了持球发起进攻,你的金鸡独立是无解的。但请相信我,当你进行更多的无球跑动时,你会得到比持球单打更轻松的得分机会。姚哥在高位的策应,加上我的传球,能让你成为球场上最恐怖的移动炮台。”
他提出的,正是后世被无数球队奉为圭臬的动态进攻理念的雏形——球员的位置不再固定,通过大量的无球跑动和传切配合,让防守方陷入混乱。而这个战术的核心,就是苏哲的大脑和姚铭的轴心。
诺维茨基看着苏哲,眼神里充满了探究。作为多年来的球队领袖,他习惯了将球队扛在自己肩上。让他放弃一部分球权,去打无球,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他看到了苏哲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以及过去几天训练中那些匪夷所思的传球。或许,这个年轻人的想法真的可行。
“我愿意试试。”诺维茨基言简意赅地回答。
姚铭也重重地点了点头:“没问题,小哲。你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信任的种子,在这一刻悄然种下。
接下来的训练,场上的景象焕然一新。姚铭开始更多地提到高位,他那柔和得不像一个中锋的手感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再只是一个等着接球强攻的巨塔,而变成了一座可以输送炮弹的灯塔。
一次进攻中,苏哲将球交给高位的姚明,随即自己向篮下空切。防守他的安德烈·米勒立刻跟上,而防守姚铭的埃里克·丹皮尔则被迫收缩篮下。
就在此时,诺维茨基从底角悄然溜出,与姚明完成了一次精准的手递手配合。姚明巨大的身躯像一堵墙,完美地挡住了追防的霍华德。诺维茨基接球后甚至无需运球,直接在罚球线附近拔起跳投,再次命中。
“我的上帝!”艾弗里·约翰逊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他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身边的助理教练喊道,“记下来!把刚才那个配合的每一个细节都给我记下来!跑位、传球时机、掩护角度,全部!”
助理教练手忙脚乱地在战术板上记录着,他的脸上同样写满了震撼。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姚铭作为轴心的潜力被彻底激发。他不仅能和诺维茨基打出手递手,还能在对手包夹时,精准地找到空切的苏哲或者埋伏在另一侧的杰森·特里。
他的身高让他的传球视野变得无比开阔,任何防守阵型的移动都尽收眼底。而苏哲,则像一个最高明的指挥官,不断地通过跑位和预判,引导着整个进攻体系的运转。
诺维茨基的跑动投篮,在这样的体系下,真正做到了如鱼得水。他不再需要费力地持球突破,面对双人甚至三人的包夹。
他只需要不停地跑动,利用姚铭的掩护,总能在一个舒服的位置接到来自苏哲或者姚铭的传球。他的投篮变得更加轻松,也更加致命。
国内,关于这次合练的零星消息已经通过一些体育记者的专栏和论坛帖子传回。当苏哲在训练中指挥姚铭和诺维茨基跑位的消息传出时,国内的球迷圈瞬间炸开了锅。
“开什么玩笑?苏哲指挥姚哥和诺天王?这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吧!”
“楼上的,你没看之前的报道吗?苏哲的球商是历史级别的,连波波维奇都称赞过。他有这个能力!”
“我的天,大脑苏哲,轴心姚铭,再加上炮台诺维茨基……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啊!”
球迷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们开始疯狂地搜寻任何与达拉斯训练相关的蛛丝马迹,哪怕只是一张模糊的图片,一段几十秒的视频,都能引发数以万计的讨论。
苏哲的女友夏沐,每天都会接到无数朋友的电话和信息,询问苏哲的近况。她只是微笑着告诉大家,苏哲正在做他最喜欢的事情,并且非常开心。
而在达拉斯的办公室里,苏哲的经纪人阿姆·特勒姆的电话也快被打爆了。各大体育品牌、媒体机构都想第一时间拿到三巨头的独家新闻或代言。
特勒姆一边处理着这些商业事务,一边看着从训练馆传回的报告,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知道,自己职业生涯最得意的一笔运作,正在开花结果。
训练馆内,又一次进攻回合结束。苏哲、姚明和诺维茨基三人完成了一次精妙的配合,最终由姚明在篮下轻松扣篮得分。三人相视一笑,默契地击了一下掌。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明亮。
艾弗里·约翰逊教练在自己的战术本上,重重地写下了一个词组,并在后面画上了三个箭头,分别指向了12号、11号和41号。
那个词组是——三叉戟。
一个即将震惊联盟的进攻体系,就在这个炎热的夏日午后,由球员们自发地创造出来,并被教练组正式命名。
这不仅仅是战术的革新,更是一种信号:达拉斯小牛队,将不再是那支依赖超级巨星单打的球队,他们正在蜕变为一个真正可怕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