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边上有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个年轻渔夫叫海生。这孩子命苦,爹娘去得早,留下他一人靠条破船过日子。海生虽然穷,心眼却实诚,村里谁家有难处,他总愿意搭把手。
这年春天,海生出海打鱼,撒了一天网,只捞着几条小鱼小虾。眼看日头西沉,他叹了口气,正要调转船头回家,忽然听见一阵奇怪的呜咽声,像是谁在哭泣。
海生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礁石滩上,有个红彤彤的东西在夕阳下闪闪发光。他划船近前一看,竟是只巨大的海龟,龟壳红得似火,一看就知不是凡品。可怜那红龟被渔网缠得结实实,身上好几处伤口还在渗血。
“唉,你这是遭了多大的罪啊。”海生跳上礁石,掏出随身的小刀,小心翼翼地割开渔网。
红龟似是通人性,眼里淌下泪来。海生见了,心里更是不忍,干脆把今天打的那几条小鱼都喂给了它,又撕下衣襟,蘸着海水为它清洗伤口。
忙活完这些,天已经擦黑。海生本想留红龟在礁石上歇息一晚,谁知那红龟忽然开口说话了:“恩公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我乃东海龟丞相之子,今日贪玩上岸,不慎被恶人布网所困。请恩公随我入海一趟,家父必有重谢。”
海生惊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摆手道:“我救你可不是图什么报答,天色已晚,你赶紧回家吧,免得家人担心。”
红龟却执意要报恩,见海生不肯同去,便道:“既然如此,请恩公稍等片刻。”说完潜入海中,不多时,叼着一枚乌黑的小铁锚浮出水面。
这铁锚不过巴掌大小,却沉甸甸的,上面刻着古怪的纹路。红龟道:“此乃我龙宫宝物,遇风浪时抛入海中,自可保你平安。但切记,此锚只救善人,若心术不正者用之,必遭反噬。”
海生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红龟又再三拜谢,这才潜入海中不见了踪影。
回家后,海生并没把铁锚太当回事,随手挂在墙上。直到几天后,他照常出海,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如山般压来。小船在浪里颠簸,眼看就要翻覆。
危急关头,海生忽然想起红龟所赠的铁锚,急忙取出抛入海中。说也奇怪,那铁锚一入水,顿时放出淡淡金光,周围三丈内的海面立刻平静下来,任凭外面风狂浪急,这片水域却平静如镜。
这次死里逃生,海生才知红龟所赠的是件宝物。但他从不用它谋利,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在风浪天救人于危难。
这年秋天,村里来了个姓赵的海商,此人专做海上贸易,家财万贯。赵商人听说海生有件能平息风浪的宝物,当即找上门来。
“小兄弟,听说你有个神奇的铁锚?”赵商人笑眯眯地问,眼睛却不停打量着海生简陋的茅屋。
海生老实,便把红龟赠锚的事一五一十说了。赵商人听得两眼放光,拍着大腿道:“这等宝物,在你手里真是可惜了!你整日不过打几条鱼,我要是有它,可以组织船队下南洋,赚大钱!”
海生摇头:“这铁锚只救急不图利,红龟交代过的。”
赵商人不死心,掏出钱袋哗啦啦倒在桌上,白花花的银子晃得人眼花:“这些够你盖新房、娶媳妇了!把铁锚卖给我如何?”
海生仍是摇头。赵商人又加价三次,一次比一次高,最后几乎把全部家当都押上了,海生还是不为所动。
赵商人悻悻而归,却并未死心。他打听到海生心善,最见不得旁人受苦,便设下一计。
几天后,赵商人慌慌张张跑来告诉海生,说有五条渔船在三十里外的黑礁湾遇险,风大浪急,救援的船都靠不过去。
海生一听,二话不说,拿起铁锚就要出海。赵商人忙道:“坐我的大船去,快些!”
救人如救火,海生不及多想,跟着赵商人上了船。果然,船行如飞,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黑礁湾。可海上风平浪静,哪有什么遇险的渔船?
海生正疑惑间,忽觉后心一痛,被人推了一把,踉跄几步。赵商人趁机夺过铁锚,冷笑道:“傻小子,这宝物归我了!你就在这荒岛上自生自灭吧!”
原来这黑礁湾有座孤岛,赵商人早已算计好了。海生又惊又怒,却见赵商人已经驾船远去,只得徒呼奈何。
再说赵商人得了铁锚,欣喜若狂,立刻组织了一支十艘大船的商队,满载货物要下南洋。有老水手劝他,这个季节多台风,不宜远航。赵商人却得意洋洋地晃着铁锚:“有这宝物在,怕什么风浪!”
船队行至深海,果然遇上暴风。赵商人急忙取出铁锚抛入海中,谁知这次铁锚非但没有平息风浪,反而像块普通铁疙瘩,直沉海底。更可怕的是,船底传来“咚”的一声巨响,像是锚链缠住了什么,整条船动弹不得。
风浪越来越大,其他船只见状,纷纷砍断连接索具各自逃命。赵商人的大船在风浪中剧烈摇晃,眼看就要沉没。
正当赵商人绝望之际,船身突然一震,竟然缓缓平稳下来。他惊魂未定地爬到船边一看,差点惊掉下巴——只见数以百计的海龟浮出水面,用背壳顶住了船身。为首一只红龟尤其巨大,正是海生救过的那只。
龟群托着大船,在风浪中平稳前行。赵商人羞愧难当,跪在甲板上连连磕头。
红龟口吐人言:“铁锚本是龙宫宝物,感应到你的恶意,已沉海化礁。今日救你,非为你之故,实因船上还有数十无辜船员。你若能改过自新,尚可活命;若再行不义,必遭天谴!”
赵商人汗如雨下,连连称是。
龟群将船托回渔村时,已是次日清晨。村民见状,无不称奇。赵商人上岸后,第一件事就是找海生谢罪。他要把一半家产分给海生,却被婉拒了。
“经过这番生死,钱财于我如浮云。”赵商人长叹一声,果真变卖家产,周济穷苦,后半生做了许多善事。
而海生呢?原来龟群托船时,红龟早已派人把他从孤岛接回。经此一劫,海生更是看淡名利,依旧过着打鱼救人的平淡日子。
再说那沉入海底的铁锚,竟在海底慢慢长大,化作一根巨大的礁石,形如铁锚,无论风浪多大,礁石周围的海域总是平静如镜。渔民称之为“定海神针”,每次出海经过那里,都会撒下几尾鲜鱼,以示感恩。
这年中秋,海生独自在月下饮酒,忽见海面分开,红龟领着龟丞相踏波而来。龟丞相拱手道:“恩公大德,我儿性命得保。今奉龙王之命,特来相请,愿以龙宫富贵相赠。”
海生却笑道:“我在渔村过得自在,龙宫富贵虽好,非我所愿。只求风调雨顺,乡亲平安。”
龟丞相闻言,肃然起敬:“恩公真乃仁人也!既如此,我便奏请龙王,封你为此地方圆百里的守护神,保一方平安。”
自此,渔村年年丰收,海难罕有。海生活到百岁,无疾而终。他去世那夜,有人看见海上万龟朝拜,红光满天。
而那定海神针的礁石,至今仍在东海之滨。老辈人说,心诚之人遇到风浪,靠近礁石时总能化险为夷。也有人传言,月明之夜,能看见一个年轻渔夫和一只红龟的影子,并肩立于礁石之上,守护着这片蔚蓝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