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什么,拉他起来,“走,带你去我宿舍,我给你留了去年收的新米!”
她的单人宿舍比两年前更挤了,书架上摆满了农技书和试验记录本,窗台上摆着个小花盆,陆安和凑近一看,是薄荷,绿油油的。
虽然不经常通信,但从每次的的系统答题中得知,她答错率越来越少,收获的奖励越来越多,他便知她进步很大。
他每天的专研也很枯燥乏味,都是靠着每晚她答题的声音度过的。
“缈缈…”
陆安和从帆布包里摸出个用旧布裹着的长条形物件,“这个,给你。”
“什么东西?”
周余缈接过来,解开布裹,露出柄巴掌长的匕首。
刀鞘是磨得光滑的深色木片,手柄处缠着细麻绳防滑,抽出来时,刀刃泛着冷亮的光。
“你做的?”
她握着刀柄试了试,很趁手,在桌上轻轻一滑,轻易就在上面留下一道口子。
很锋利,刀刃上还刻有一个缈字。
“嗯,上次实验室下料剩的合金片。”
陆安和靠在书桌边,看着她翻来覆去地看。
“你总往试验田跑,有时天黑才回宿舍,这边树多草密,带着它,万一遇上野东西能防身。”
他顿了顿,又补充,“刀刃锋利,自己小心点。”
“………”
在验田碰到的野东西,可能是隔壁养殖系的作业。
她刚来第一年就是不知道,把别人的毕业论文给吃了。
那学长差点哭死。
周余缈把匕首插回鞘里,攥在手里来回摩挲。
“我放包里,天天带着。”
……
她没有放假,不过白校长知道陆安和来,也知道最近辛苦,给她放了两天假。
白校长是在试验田边找到她的,手里摇着把蒲扇,笑盈盈地拍她肩膀:“周同学,放你两天假。
小陆来一趟不容易,别总泡在地里了。”
周余缈直起身,手里还抓着测土壤湿度的仪器,听见这话愣了愣,随即脸上热起来。
“白校长,我……”
“别这那的。”
白校长摆摆手,“你那杂交稻的数据我看了,稳着呢。
小陆在武器研究所搞出了新名堂,听说试产效果顶好,才好不容易请下这三天假。”
“你们俩啊,一个在地里刨学问,一个在实验室造家伙,都是干大事的,但也要适当休息。”
这话倒是没夸张。
陆安和这一年进步飞速,还获得了不少奖项。
她的宿舍不能住人,他们在学校附近的旅馆开了个房。
她回去时陆安和坐在床边翻图纸,凑过去看,只见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
上面铅笔迹深一道浅一道,显然改了不知多少遍。
“这就是你说的新步枪?”她手指轻点在图纸上,“看起来比之前的手枪复杂多了。”
陆安和嗯了声,手指划过图纸上的一个零件。
“之前手枪投入生产后,发现连续射击时后坐力还是偏大,这次设计步枪特意调整了枪机结构。”
他抬头看她,顺势将她搂进自己怀里,亲了亲她的脸。
“不过试产时测过,精度和稳定性都比老款强,下个月就能送部队试用了。”
“不错哦!”
周余缈勾住他脖子赏了他一个吻,“奖励你的。”
“不够…”
“……”
陆安和合上图纸,伸手把她往怀里拉了拉,加深了这个吻。
等两人都气喘吁吁,才舍得松开。
“你上次信里说,湛市试点田的稻种要是成了,能让当地亩产多两百斤?”
“嗯!”
一提这个,周余缈就激动,从他怀中直起身,“李教授说,要是大面积推广,光粤西那边就能多养活不少人。”
她顿了顿,又补充,“我还在试生物防治虫害的法子,减少农药,对土壤好。”
“缈缈真厉害。”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两人小闹着滚作一团。
……
两天假,他们没去逛什么景点。
陆安和跟着她去了试验田,看她拿着标尺量稻株高度,听她讲“三系杂交”的原理,虽然大多听不懂,却听得认真。
偶尔帮她递个记录本,递瓶水,像个最称职的助手。
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
他想参与她的的工作生活中。
第三天中午,陆安和要回京市了。
周余缈想送他到机场,被陆安和拒绝了。
“你这身体,还是别折腾了。”
“得会坐车受罪的是你,心疼的还是我。”
“行吧,那你自己注意安全。”周余缈也不勉强。
“放心吧,这里我比你还熟悉。”
“……”
周余缈上前给了他一个离别拥抱。
从这里到京市要飞差不多三小时,机票更是贵的可怕。
一趟要一百多,他来一趟光机票和车费都要三四百。
普通人一年的工资。
若不是陆家有钱,哪里坐得起。
陆安和弯腰将头搁在她肩窝,他声低低的,“下次……下次我争取多请几天假。”
周余缈摇头,“不,”
“下次换我去找你。”
她现在也不缺钱,跟陆二哥合作的建材生意,每年赚到的分红都有好几万。
“好。”
………
后来的日子,两人还是聚少离多。
周余缈跟着李教授把杂交稻推广到了广东好几个地市。
她更多时候光着脚扎在田里,皮肤晒得黑了些,手上也添了不少薄茧,可每次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她就觉得值。
陆安和在武器研究所扎了根。
他设计的步枪列装了部队,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他又一头扎进了新课题。
偶尔在信里提一句,说又改了多少遍图纸,熬了多少个夜。
到了87年“大哥大”现世,两人开始手机联系。
但也不是经常的,不是话费贵,而是两人都很忙。
越到后面越是忙到连见面的时间都没有,这不仅没有磨灭他们的热情,反而让他们感情更加深厚。
有时是他来广州找她,她拉着他去试验田,指给他看新试种的品种。
有时是她去北方,站在他那摆满图纸的实验室里,听他说枪管上的新设计。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两人早已毕业,都选择留校继续钻研。
陆安和得到的表彰越来越多,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而她也不例外。
他们在毕业那年结了婚,草草度过一个月的蜜月后,都各负前程。
……
时间一晃而过。
1995年,北市展览馆正办着一场“科技成就展”。
28岁的周余缈站在“农业科技”展区的玻璃柜前,看着里面陈列的几株颗粒饱满的杂交稻标本。
标签上写着“粤优1号”,是她和团队花了6年培育出的品种。
如今已在南方十多个省份推广,亩产比当年试点时又提高了近三成。
旁边的屏幕上正放着纪录片,镜头里的农民伯伯捧着金灿灿的稻穗笑,她眼角也跟着发潮。
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周教授,这边有人找您。”助手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
她回头,看见人群里站着个穿军装的男人,肩章上是亮闪闪的星。
30岁的陆安和比以前更沉稳,早已不见当年的矜贵倨傲,此时正隔着几步远望着她。
眼中含笑只她一人。
“你怎么来了?”她走过去,在他面前站定。
“刚从研究所过来,顺路。”
“确定顺路?”她虽然对这里不熟,但也知道不可能顺路。
甚至绕了大半个京市。
陆安和顿了顿,改了口,
“知道你今天来参展,特意绕过来看看。”
两人并肩站在展区入口,相对而笑。
他们一直向前跑,只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
————全文完。
? ?这本书到此结束了。
?
因pk失败,没有推荐,曾经一度想要放弃。
?
但自己又实在喜欢,还有几个眼熟的宝一直默默支持,才磕磕绊绊走到这。
?
今天缈缈与她的小少爷要彻底和大家道别了。
?
愿大家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奔赴更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