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启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 1675 年的时候,整整二十万装备精良的明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一般开进了马德里这座古老的城市,并迅速接管了其城防工作。
时间来到天启五十六年,公元 1676 年,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二世在强大的明舰护送下,终于安全抵达了他的首都里斯本。这标志着葡萄牙王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动荡之后,正式宣告复国。
同样是在这一年,巴斯克共和国、加泰罗尼亚共和国、阿拉贡王国以及格拉纳达王国也纷纷宣布复国,这些国家的人民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后,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新时代。
而在西班牙,王太后玛丽亚·安娜也正式进入了朱由校的后宫,并被册封为安妃。这一事件不仅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深,同时也为朱由校的后宫增添了一抹异域风情。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天启六十年,公元 1680 年。此时的朱由校已经 75 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在这一年,他终于回到了那座他阔别已久的北京城,这座城市承载着他太多的回忆和情感。
一年后,也就是天启六十一年,公元 1681 年,朱由校做出了一个震惊天下的举动——他登上了泰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封禅仪式。在这场仪式中,他昭告天下,大明日不落帝国正式建立。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各国纷纷遣使前来庆贺,这也是朱由校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万国来朝。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就在天启六十二年,公元 1682 年,皇太子朱慈炜却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享年56岁。这对于朱由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毕竟,朱慈炜一直以来都是他心目中最合格的继承者,如今他的离去,让朱由校感到无比的痛心和失落。为了表彰皇太子的突出贡献,朱由校亲自给儿子上了一个思宗成皇帝的谥号。
原本计划退位的朱由校只能重新抖擞精神,辅佐自己36岁的皇太孙开始治理这个国家。
天启六十五年,公元1685年,年近80岁的朱由校下达了退位诏书,正式退位,将皇位禅让给了皇太孙朱和垣。
天启六十六年正月,公元1686年正月初一,新皇帝朱和垣改年号为“康乾元年”,正式登基为帝,并尊爷爷朱由校为太上大帝。
康乾三年,公元1688年,75岁的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因病去世。这是朱由校早年间册封的十大妃子中最后一位去世的妃子。此刻的朱由校已然83岁了,感觉到在尘世间已经了无牵挂的他决定要横渡太平洋去美洲看看那里的风景。
作为孙子的康乾帝怎么敢让如此年迈的爷爷去那么远的地方,于是他发动了所有在世的老臣,帮他劝阻朱由校,放弃这个念头,好好的在北京城颐养天年。
可做了一辈子皇帝的朱由校越老越固执谁劝都不好使,拧不过他的康乾帝无奈含泪答应下来。
经过两年时间准备,康乾五年,公元1690年正月,天津港,朱由校坐上了大明帝国新一代,五千吨铁甲舰“天启帝”号战列舰,离开了大明帝国。
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691年,86岁高龄的他终于踏上了一座名叫金山的城市。
十五年之后,也就是康乾二十年,公元1705年12月25日,西方圣诞节这天,刚过了百岁生日的朱由校在罗马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消息传入北京城时,已经是康乾二十一年,公元1706年,康乾帝哭晕在乾清宫。
经过朝廷一番讨论之后,最后,康乾帝为朱由校上了一个,“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的谥号,庙号为圣祖高皇帝。
据说,圣祖是朱由校离开大明远游之前千叮咛万嘱咐的结果。
随着朱由校的离世,仿佛抽光了大明帝国的国运,世界各地开始出现了不稳的局面。
康乾三十年,公元1715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二世之子,若昂五世击败了波旁公国的路易十五,成为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联合王国国王。
18世纪20年代开始,欧洲陷入了蝗灾,导致农业崩溃与社会动荡?。大明帝国的不得不将重兵集结至欧洲,一边平定各国的境内的叛乱,一边不断的带领各国人民恢复生产。
公元1750年,一名英籍大明人大学生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得大明帝国正式步入了工业时代。
公元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大明帝国的傀儡政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公元1799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在大明帝国陆军的帮助下夺回了巴黎,重新复辟成功。
公元1810年,民族觉醒的北美15个自治领宣布脱离大明帝国的统治,与印第安联合酋长国展开了被后世称之为独立战争的五十年战争,这场打了50年的战争最终以北美15个自治领胜利告终,最终,大明帝国捏着鼻子承认了该国的独立。
最终15个自治领合并建立美利坚合众国,成为首个现代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为汉人洪秀全。
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为世界饱受大明帝国奴役的各族人民带来了福音。
公元1860年至1910年这短短的50年间,东南亚各地纷纷爆发了独立战争,顾此失彼的大明帝国逐渐的收缩防线,将土地交还给了当地的各族百姓。
公元1920年,大明帝国首相孙文,带着上下议院的合议,孤身进入乾清宫。而此刻的大明皇帝是朱由校的玄玄玄......孙名叫朱顺坤,年仅五岁的幼帝,怎么可能是老狐狸的对手。
自知末日即将来临,皇太后陈嫣然只能请出了老祖朱由校曾经留下的一道密旨。
随后,陈嫣然代表明帝朱顺坤,签下了退位诏书。自此,建国552年之久的大明王朝终于寿终正寝。
公元1924年,欧洲荷兰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联合王国、比利时王国、挪威王国、瑞典王国联合给新成立两年的中华共和国递交了外交函,表示几国深切关注退位明帝朱顺坤的生活起居情况。
迫于几国的压力,共和国总统孙文,只能被迫的允许了过了4年监禁生活的幼帝朱顺坤,以及在华大明王室成员前往欧洲决定。
公元2000年,退位80年的大明帝国最后一任皇帝朱顺坤在挪威奥斯陆安详离世,享年85岁。世界各地的朱氏子孙齐聚奥斯陆,为他们的主宗宗主的离世默哀。
与会最重要人物便是挪威国王中文名朱顺坚,有世界首富朱亚运等等。
由此也实现了当初朱由校最终的愿望——帝国灭国时,子孙后代能有个善终的长远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