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李卫东就给陈老先生打了越洋电话。
果然,一听一百万港币全款,还能一周内过户,陈老先生当即同意,连说“遇到懂行的买家了”。
第二天,陈老先生就委托香港的律师准备过户文件,李卫东则忙着跑地政署,核对地块档案,确认没有遗留问题。
过户那天,陈老先生的律师带着文件来到赵国强的别墅。
赵国强坐在八仙桌前,一边喝茶,一边看律师递过来的文件,每一页都看得仔细,尤其是关于土地用途和边界的条款,不明白的地方就当场问清楚。
李卫东站在旁边,看着赵国强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落下时,像是在荒山上落下了第一颗钉子。
签完字,律师把地契递给赵国强,笑着说:“赵先生,从今天起,这两百一十七亩地就是您的了。
说实话,陈老先生之前还担心这地卖不出去,没想到遇到您这么有眼光的买家。”
赵国强接过地契,指尖划过上面的地块图纸,三座荒山在纸上只是简单的线条,可在他眼里,已经变成了拔地而起的高楼、纵横交错的马路、熙熙攘攘的商铺。
他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落在别墅的花园里,像是在为他的新蓝图镀上一层金光。
“眼光谈不上,只是觉得这地有用。”赵国强把地契收好,“我马上把全款转给陈老先生的账户。”
等律师走后,李卫东忍不住问:“赵老板,您买这三座砂石山,到底是想做什么呀?这地种不了庄稼,盖房子也得先推平,这成本可就不低了。”
赵国强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远处的天际线,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推平需要成本,但你有没有想过,再过十年,上水会变成什么样?现在香港市区的土地越来越少,迟早会往郊区发展。
这三座山虽然是砂石地,但位置好,离深圳近,将来通了地铁,这里就是黄金地段。”
“通地铁,怎么可能 ?”李卫东心中暗道 ,不过却并没有将他的想法说出来。
赵国强顿了顿,转头看向李卫东:“我要把这三座山推平,盖成住宅小区,再配上周边的商铺、学校、公园,做成一个完整的社区。到时候,你再看,这一百万港币,能翻多少倍?”
李卫东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来没想过,这没人要的砂石岗,居然能变成住宅小区。
他看着赵国强的背影,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个人能在短短几天内拿下别墅、商铺、拍卖行,又能毫不犹豫地买下两百亩荒地,因为他看的不是现在,是未来。
当天下午,赵国强就联系了工程队,让他们过来勘察地形,制定推山计划。
工程队的老板带着测绘仪器来到山上,一看这地形,就皱起了眉头:“赵先生,这三座山都是砂土,推平不难,但得先做地基加固,不然盖房子容易沉降。而且引水也麻烦,古洞河离这儿太远,得修引水渠。”
“这些我都知道。”赵国强指着山坳的位置,“先从第二座山的山坳开始推,把那里改成临时的蓄水池,再修一条引水渠从古洞河过来,解决施工用水的问题。地基加固的事,你出方案,我要最好的材料,钱不是问题。”
工程队老板见赵国强思路清晰,也不再犹豫,当即答应三天内出详细方案。
看着工程队的车驶离山脚,赵国强又站在山顶上,迎着风,看了很久。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荒芜的沙土上,像是在为这片沉睡的土地,画上一个崭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赵国强每天都要去山上看看。
工程队的勘探车在山上来回穿梭,测绘人员拿着仪器在各个角落测量,原本寂静的荒山,渐渐有了生机。
李卫东偶尔也会跟着过来,看着赵国强跟工程队讨论方案,看着他在图纸上标注细节,心里越来越佩服——这个人,不仅有眼光,还有把蓝图变成现实的能力。
一周后,工程队拿出了推山计划:先用炸药炸开第三座山的山顶,把砂土运到第一座山的陡坡处填实,再用压路机压平;
第二座山的山坳改成蓄水池,引水渠从古洞河开始,沿着山脚修到蓄水池,全程两里地,用混凝土浇筑,防止渗水;整个推平工程预计需要半年时间,地基加固则跟推平同步进行,确保工期不耽误。
赵国强看完方案,只提了一个要求:“引水渠要修宽点,将来不仅能供施工用水,还能作为社区的景观河。”
工程队老板连忙应下:“没问题,我们调整一下设计,把引水渠改成两米宽的景观渠,两边再种上树,既实用又好看。”
当天,推山工程就正式开工了。
第一声炸药响在山谷里回荡时,赵国强正站在山脚下,看着烟尘升腾而起,像是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他掏出烟,点燃一支,看着工程车来来往往,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他在香港的根基,不仅扎稳了,还开始向外延伸,而这两百一十七亩荒地,就是他未来商业帝国的新起点。
傍晚时分,夕阳落在光秃秃的山头上,给砂土镀上了一层金色。
赵国强开车离开时,特意绕到古洞河边,看着河水缓缓流淌,心里盘算着:等社区建成,这里会有老人在河边散步,会有孩子在河边玩耍,会有情侣在河边聊天,而这一切,都从他买下这三座没人要的砂石山开始。
车驶回市区,窗外的霓虹灯渐渐亮起,映照着赵国强的侧脸。他拿起电话筒,给助理打了个电话:“通知林经理和黄经理,下周开个会,讨论一下社区配套商铺的招商计划。
另外,联系几家建筑设计公司,让他们出住宅小区的设计方案,我要最好的户型,最舒适的环境。”
挂了电话,赵国强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脑海里浮现出未来的画面:三座荒山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社区,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里人声鼎沸,孩子们在公园里奔跑,老人们在广场上跳舞。
而他,站在这片土地上,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一切,心里满是成就感。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推山、盖房、招商、运营,每一步都不容易。
但他不怕,因为他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买下这两百一十七亩荒地,为自己的未来,画出了最宏伟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