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已经年过三十,却仍是孤家寡人一个。这天,他挑着沉重的担子路过城隍庙,听说庙里的菩萨特别灵验,无论求什么都能如愿以偿。货郎心想,自己既不求官,也不求财,就想知道这辈子能不能有个孩子。于是,他走进庙里,对着城隍菩萨虔诚地跪下,许愿道:“城隍菩萨啊,如果您能让我这个没娶妻的人也能有个孩子,将来我一定给您老人家打个金香炉,镶上银边,再用玉石铺满三间大殿的地,好好谢谢您!”
庙里的守庙人听了,心里暗自好笑,觉得货郎这牛吹得有点大,这辈子怕是都还不清这个愿了。货郎许完愿,挑着担子继续赶路,要过河去卖货。刚走到河边,他突然看见上游漂来个木盆,里面似乎还有小孩的哭声。货郎赶紧趟水过去,一把抓住了木盆。定睛一看,里面果然躺着一个可爱的男娃。
货郎高兴得合不拢嘴,觉得这是菩萨赐给他的孩子。他赶紧抱起娃娃上了岸,先去布店买了块好布,请裁缝连夜做了新衣裳,又买了一堆吃的。从此以后,他把这娃娃当亲生儿子一样疼爱,每天挑着担子卖货,就把孩子放在担子里,形影不离。
有一天,货郎在一个朋友家借宿。朋友的老婆看见他担子里的男孩,心里犯了嘀咕:这货郎没娶妻,哪来的孩子?她自己结婚多年也没生养,当下就起了歪心思,跟丈夫商量了一番,让丈夫拉着货郎去看戏,她趁机把孩子抱回了娘家藏了起来。
货郎心里总惦记着孩子,哪有心思看戏。好不容易熬到散场,他回朋友家一看,孩子没了!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追问之下,朋友的老婆只说不知道。货郎没辙,说人家偷了孩子吧,没证据;再说自己没老婆,说丢了儿子传出去也没人信。没法子,他只能安慰自己,就当当初没捡到这孩子吧。随后,他辞别朋友,继续挑着担子卖货去了。
那对夫妻俩偷了孩子,起初还挺高兴,小心伺候着。等孩子稍大些,还请了先生教他读书写字。可过了几年,这家人自己也生了个娃,日子一长,那对夫妻眼里就只有亲生儿子了,对抱来的这个孩子渐渐冷淡。后来,他们跟丈夫商量,写了封信给货郎,把当年偷孩子的事说了,让他来把孩子领回去。
货郎接到信,赶紧赶了过去。他不光没怪朋友夫妻俩,反倒一个劲儿道谢,还给了他们这些年的抚养费,把孩子领回了家。他送孩子去私塾读书,这孩子也十分争气,长大后考秀才、中举人,一路顺顺利利。进京赶考时,还中了头名状元。封官之后,他立马把挑了大半辈子货担的老爹接到京城享福去了。
转年清明,状元儿子跟父亲说,想回老家给母亲上坟。这可把货郎难住了,自己压根儿没娶过妻,儿子是江里捡来的,哪有母亲的坟啊?他琢磨来琢磨去,想起自己当货郎时,常路过一座野坟,埋的是个女乞丐,估摸着她没后人。于是,他就打算哄儿子,说这是他母亲的坟。
打定主意后,他就跟儿子说了,备了车马回乡祭祖。到了那女乞丐坟前,这下可不得了!只见一群披甲带盔的武士,围着一个武将模样的人正在上坟。一问才知,这位是当今的武状元!原来,那女乞丐当年丈夫死了,日子过不下去,刚生下儿子就送给了别人。那儿子,就是这位武状元!
如今武状元寻到了母亲的坟,特地来祭拜。货郎的儿子一看就纳闷了:怎么我母亲的坟还有别人祭扫?当下,文武两位状元就争了起来,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让谁。
还好货郎急中生智,板起脸大声喝道:“两个畜生!亲兄弟咋能这么无礼!你们母亲在九泉之下,要是知道了,还不得被你们气坏!”两位状元一听,如梦初醒,赶紧闭了嘴。武状元更是又惊又喜:“难道我找了多年的父亲,就是眼前这位?”说着,“扑通”一声就跪在货郎跟前,说:“父亲息怒,孩儿有罪!”文状元也跟着跪下,请父亲原谅:“孩儿也真不知道还有个兄弟!”说完,两人互相作揖,都请对方恕罪。
货郎一看这情景,心里乐开了花。江里捡个儿子是文状元,就够幸运了;如今又来个武状元当儿子,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喜庆过后,货郎跟两个儿子说:“爹当年在城隍庙许过一个愿,到现在还没还,心里一直不安。”两个儿子忙问父亲当年许了啥愿。货郎就把当年随口许下的那个千金大院的事说了。
没过多久,两位状元真就花了千金去城隍庙还了愿。货郎望着两个出类拔萃的儿子,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欣慰。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菩萨的恩赐,也是自己善良和坚持的结果。而这段奇缘,也成了当地流传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