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连下了三天,青州市郊的废弃工厂区积着半尺深的水,黑色的污水顺着墙角裂缝往地下渗,把藏在厂房深处的电池堆浸出一层泛绿的锈迹。老周蹲在污水里,胶鞋陷进淤泥,手里的扳手敲在电池外壳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这是他今天拆解的第三十七块动力电池,每一块都像吸饱了毒的海绵,稍微用力撬开会,就有带着酸味儿的液体顺着指缝流进袖口。
“老周,这批货得赶在明天环保局来检查前清完,张老板说了,拆完这堆给你加两百块。”工头老王举着伞站在门口,裤脚卷到膝盖,语气里没半点温度。老周没抬头,只是把刚拆下来的电芯塞进编织袋,袋子上印着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回收”字样早已被污水泡得模糊。他知道这些电芯最终会去哪里——要么被运到更偏僻的小作坊提炼重金属,要么就像前几年他见过的那样,直接埋进村后的土坡里,把好好的耕地染得连草都长不高。
三天前,老周还在青州市最大的新能源汽车4S店“绿驰行”做售后技师,负责给车主做电池检测。那天下午,一位姓林的女士推着一辆续航只剩不到一百公里的新能源车来店里,哭着说这车买了才两年,电池就衰减得没法开,4S店当初承诺的“终身免费回收”现在却不认账。老周记得很清楚,当时店长赵磊把林女士拉到办公室,关上门说了半小时,出来时林女士红着眼眶签了份“自愿放弃电池回收”的协议,手里攥着两千块补偿金,比官方回收价少了整整一半。
“老周,你别多管闲事,这行有这行的规矩。”赵磊后来找到老周,把一杯热茶推到他面前,“电池回收这事儿,看着是环保,其实都是生意。厂家给我们的回收价压得低,我们总不能亏本吧?再说了,真按正规流程走,送到有资质的处理厂,光运费就得贴不少,你让店里怎么活?”老周当时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停满的新能源车,车身上印着的“绿色出行,守护地球”的标语,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他真正下定决心离开4S店,是因为看到了那份“电池流向记录表”。那天他在整理仓库时,发现表格上登记的“送往青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实际去向根本不是这家有资质的处理厂,而是老王所在的小作坊。他偷偷拍了照片,想找赵磊问清楚,却在办公室外听到了赵磊和厂家代表的电话——“你们放心,那些旧电池我们都‘处理’好了,绝对不会出问题。至于车主那边,我们会用补偿金堵上他们的嘴,没人会追究的。”
“老周,发什么呆呢?再不动工,今晚就别想下班了。”老王的催促把老周拉回现实,他用力攥了攥手里的扳手,指节泛白。就在这时,厂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汽车鸣笛声,老王脸色一变,赶紧拉着老周往后门跑:“是环保局的车,快躲起来!”老周却没动,他看着那些泡在污水里的电池,突然想起了林女士红着眼眶的样子,想起了村里被污染的耕地,想起了自己当初选择做新能源汽车售后时,心里那份“为环保出份力”的念头。
“我不躲。”老周站直身体,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把之前拍的“电池流向记录表”和小作坊拆解电池的照片翻出来,“这些电池不能这么处理,你们这是在害人。”老王愣了一下,随即恼羞成怒:“你疯了?你不想活了?”他伸手就要抢老周的手机,却被突然冲进来的环保局工作人员拦住。为首的人是环保局的李科长,他看着厂房里的景象,眉头皱得紧紧的:“我们接到举报,说这里非法拆解废旧动力电池,现在证据确凿,你们跟我们走一趟。”
老周看着老王被带走,心里却没有半点轻松。他知道,就算端掉了这个小作坊,还有无数个类似的作坊藏在城市的角落。他想起了赵磊,想起了厂家代表,想起了那些只看重利益、无视环保的人。他掏出手机,拨通了林女士的电话:“林女士,我是之前绿驰行的老周,关于你的旧电池,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第二天,老周带着林女士和其他几位有同样遭遇的车主,来到了青州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协会会长陈峰看着他们手里的证据,脸色凝重:“你们反映的情况,我们早就收到过类似的投诉。其实不光是绿驰行,很多4S店和厂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厂家把回收责任推给4S店,4S店为了省钱,又把电池转给非法作坊,最后受苦的还是车主和环境。”
“那我们该怎么办?”林女士急切地问,“我们总不能看着这些旧电池污染环境,也不能让那些黑心商家逍遥法外吧?”陈峰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伦理责任草案》:“这是我们协会最近在制定的草案,里面明确了厂家、4S店、处理厂和车主的责任——厂家要承担主要的回收责任,建立统一的回收体系,不能把责任推给4S店;4S店要严格按照规定接收旧电池,不能私自转卖;处理厂要具备相应的资质,确保电池无害化处理;车主则有权了解电池的回收去向,拒绝不合理的补偿方案。”
老周接过草案,手指在“厂家承担主要责任”那一行上反复摩挲。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在4S店时,厂家代表说的那句“我们不管回收,这是4S店的事”。如果这份草案能实施,是不是就能改变现在的局面?是不是就不会再有林女士这样的受害者,不会再有被污染的耕地?
“不过,这份草案现在还面临很多阻力。”陈峰的话打断了老周的思绪,“很多厂家都不愿意承担主要责任,觉得会增加成本;有些4S店也反对,说会影响他们的利润。我们需要更多人的支持,才能让这份草案通过审批,真正落实下去。”
老周看着身边的车主们,他们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神情。他突然站起身,看着陈峰说:“陈会长,我愿意帮你们宣传这份草案。我在4S店待过,知道里面的猫腻,我可以给其他车主讲清楚回收的重要性,让更多人支持这份草案。”林女士也跟着站起来:“我也愿意帮忙,我身边还有很多新能源车车主,他们肯定也想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我们的环境。”
接下来的一个月,老周和车主们一起,走遍了青州市的各个社区和新能源车4S店。他们给车主们讲解电池回收的重要性,展示非法拆解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呼吁大家支持《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伦理责任草案》。很多车主都被他们的真诚打动,纷纷在支持草案的请愿书上签字。4S店的工作人员也有不少人站出来,揭露厂家推卸责任的行为。
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份草案终于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市政府组织了厂家、4S店、处理厂、车主和环保专家召开听证会,共同讨论草案的修改和落实。听证会上,厂家代表一开始还在辩解,说承担主要回收责任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却被老周拿出的证据反驳:“你们每年在广告上花的钱数以亿计,却不愿意拿出一点钱来建立回收体系,这不是影响发展,这是不负责任!”
环保专家也表示:“废旧动力电池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子孙后代的生活。厂家作为电池的生产者,理应承担主要的回收责任,这不仅是伦理要求,也是法律义务。”最终,厂家代表不得不做出让步,同意承担主要的回收责任,建立统一的回收体系。4S店和处理厂也分别承诺,会严格按照规定接收和处理旧电池,保障车主的权益。
三个月后,《青州市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伦理责任条例》正式实施。老周被聘请为条例的监督专员,负责监督厂家和4S店的回收工作。他经常会去各个4S店和处理厂检查,看到旧电池被有序地接收、运输和处理,看到车主们拿到合理的回收价,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
这天,老周又来到了之前的废弃工厂区,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青州市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中心。处理中心里,工人们穿着专业的防护服,用先进的设备拆解和处理旧电池,提取出的金属可以重新利用,剩下的废料也能做到无害化处理。处理中心的墙上挂着一块大屏幕,实时显示着电池的回收数量、处理进度和环保指标,屏幕下方写着一行字:“责任共担,绿色同行”。
老周站在大屏幕前,看着上面不断跳动的数字,突然想起了暴雨天里那些泡在污水里的电池。他知道,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还有很多地方的电池回收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还有很多人需要被唤醒环保意识。但他相信,只要大家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坚持伦理底线,就一定能让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守护地球的“绿色使者”,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夕阳透过处理中心的窗户照进来,洒在老周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他拿出手机,拨通了陈峰的电话:“陈会长,处理中心今天又回收了两百块旧电池,一切都很顺利。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青州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城市,让更多人受益?”电话那头,陈峰的声音充满了期待:“好啊,老周,我们一起努力,让电池回收的伦理责任,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