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九皋:武当山巅的时空回响
晨雾如纱,缠绕着武当山七十二峰。紫霄宫前的铜鹤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林烨睁开眼时,只觉丹田内真气如江海奔涌,周身骨骼似有龙吟暗藏——这具身体的原主,是已近百岁却精神矍铄的张三丰,可此刻掌控这具躯壳的,是来自异世、熟知《神雕》《倚天》脉络的灵魂。
他抬手抚过腰间的真武剑,剑穗上的太极图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昨夜静坐三清殿时,他已将两世记忆彻底融合:他记得杨过在华山之巅与众人作别的洒脱,记得郭襄十六岁生辰时漫天绚烂的烟火,更记得眼前这座武当山,即将迎来六大派的铁蹄踏破山门。
“师父。”门外传来宋远桥沉稳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忧虑,“峨眉、少林、昆仑等派的人马已过了朝天宫,距紫霄宫不足十里。”
林烨起身时,步履间自有道家宗师的飘逸,却又藏着几分不属于张三丰的急切。他推开殿门,见宋远桥、俞莲舟等七侠皆着劲装,佩剑悬腰,神色凝重地立在阶下。晨光洒在他们脸上,映出的是守护师门的决绝,却也藏着对强敌压境的不安。
“诸位师侄无需忧惧。”林烨开口,声音是张三丰惯有的温润,却多了几分掷地有声的笃定,“今日之事,非止武当一派的安危,更关乎天下苍生的气运。”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七侠,“只是今日迎战,需听我一言——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伤人性命。”
俞莲舟眉头微蹙:“师父,六大派来势汹汹,若一味忍让,恐难护得住武当。”
“我并非要忍让。”林烨摇头,目光望向山下云雾缭绕处,似能穿透层层山峦看到远方的人马,“只是他们之中,多是被蒙元奸计蒙蔽之人。若能解开误会,便是少一分杀戮,多一分对抗外敌的力量。”
话音未落,山下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不同于六大派的杂乱,倒像是单人独行。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云雾中缓缓行来一骑,马上人身着淡紫长衫,虽已中年,鬓边染了几缕银丝,却难掩眉宇间的灵动与侠气。她手中握着一把长剑,剑鞘上雕刻的牡丹花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正是郭襄。
林烨心中一动,他昨夜以张三丰的身份,遣心腹弟子快马前往襄阳遗迹,寻到了隐居多年的郭襄。他知道,这位小东邪不仅是杨过的红颜知己,更是郭靖黄蓉的女儿,她的出现,或许能解开许多死结。
郭襄翻身下马,快步走上石阶,目光落在林烨身上时,先是一愣,随即躬身行礼:“郭襄见过张真人。多谢真人相召,只是不知真人急召襄儿前来,所为何事?”
林烨上前一步,抬手扶起她,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郭姑娘,多年未见,你风采依旧。今日召你前来,是因武当山下,正有一场大危机,而这场危机,或许只有你能化解几分。”
他话音刚落,山下已传来震天的呐喊声,六大派的人马终于到了。为首的是少林方丈空闻大师,他身着红色僧袍,手持念珠,面色肃穆;身旁是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她一身黑衣,面容冷峻,手中的倚天剑在晨光中泛着嗜血的寒光;昆仑派掌门何太冲、华山派掌门鲜于通等人紧随其后,身后是数百名各门派弟子,个个手持兵刃,气势汹汹。
“张三丰!”灭绝师太勒住马缰,声音尖锐如冰锥,“你武当派勾结明教,助纣为虐,今日我六大派前来,便是要替天行道,清理门户!”
林烨立于阶上,神色平静,目光扫过众人:“空闻大师,灭绝掌门,诸位武林同道。武当派素来恪守侠义,何来勾结明教之说?此中定有误会。”
“误会?”鲜于通冷笑一声,上前一步,“张真人,你门下弟子张翠山,娶了明教妖女殷素素,这难道是误会?你另一位弟子莫声谷,惨死在明教中人手中,这难道也是误会?”
林烨心中暗叹,知道这些事皆是事实,却也明白其中的隐情。他正要开口解释,却见郭襄忽然上前一步,目光落在灭绝师太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灭绝师姐,当年在襄阳,你我虽不算深交,却也知晓你是性情刚烈的侠义之人。为何今日会听信谣言,率军来攻武当?”
灭绝师太见了郭襄,先是一愣,随即脸色骤变,原本冷峻的面容瞬间扭曲,眼中迸发出近乎疯狂的恨意:“郭襄?你还活着!你有什么资格来问我?你可知我师兄孤鸿子,就是被明教那群妖魔鬼怪害死的!”
郭襄闻言一怔,她当年与孤鸿子有过几面之缘,记得他是峨眉派中难得的温文尔雅之人,剑法亦是不俗。她眉头微蹙:“孤鸿子师兄之死,我亦有耳闻,可此事与武当派何干?与明教所有弟子何干?”
“何干?”灭绝师太猛地拔出倚天剑,剑尖直指郭襄,“明教妖女害死我师兄,张三丰又包庇明教余孽,他们都是一丘之貉!我若不报仇,何颜面见峨眉列祖列宗,何颜面见我师兄在天之灵!”
倚天剑的寒气扑面而来,郭襄却丝毫未退,她目光沉静地望着灭绝师太,语气中带着几分悲悯:“灭绝师姐,我问你,你可知孤鸿子师兄当年为何会与明教中人动手?你可知他临终前,是否真的希望你为他报仇,而为此滥杀无辜?”
灭绝师太闻言,身体猛地一颤,眼中的疯狂稍退,闪过几分迷茫。她想起多年前那个雨夜,她守在孤鸿子床前,看着他气息奄奄的模样,听他断断续续地说“明教……杨逍……辱我……夺我佩剑……”,那时的她,只觉得满心都是恨意,从未想过要去探究其中的细节。
林烨见状,适时开口:“灭绝掌门,当年孤鸿子先生与杨逍一战,并非杨逍有意害他。据我所知,二人是因比武切磋起了争执,杨逍性子桀骜,言语间多有冒犯,孤鸿子先生心高气傲,受了激愤,又不慎扭伤了经脉,才会郁郁而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而且,诸位可知,为何近来明教与各大门派冲突不断?为何江湖上总有人散播‘武当勾结明教’的谣言?”
众人皆是一愣,空闻大师双手合十:“还请张真人明示。”
“因为这一切,都是蒙元朝廷的阴谋!”林烨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蒙元皇帝忽必烈,深知我中原武林人士若团结一致,必是他们统一天下的大患。于是便暗中派遣细作,挑拨明教与各大门派的关系,让我们自相残杀,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宋远桥,让他传给众人看:“这是昨夜我派弟子从蒙元细作手中截获的密信,上面清楚地写着,他们如何收买鲜于通等人为其效力,如何伪造证据陷害武当,如何挑唆灭绝掌门为孤鸿子报仇,目的就是要让六大派与武当、明教拼得两败俱伤!”
鲜于通见了密信,脸色瞬间惨白,转身就要逃跑,却被俞莲舟一脚踹倒在地,动弹不得。众人看了密信,皆是哗然,看向灭绝师太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探究。
灭绝师太握着倚天剑的手微微颤抖,她看着密信上的字迹,又想起这些年来江湖上的种种纷争,心中的恨意渐渐被疑惑取代。她猛地看向郭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郭襄,你……你真的觉得,我错了?”
郭襄走上前,轻轻握住灭绝师太的手腕,语气柔和却坚定:“灭绝师姐,报仇本无错,可若被人利用,为了报仇而伤害无辜,甚至助纣为虐,那便错了。孤鸿子师兄在天之灵,若知晓你为了他,让中原武林自相残杀,让蒙元朝廷得利,他会安心吗?”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几分追忆:“当年我爹我娘,为了守护襄阳,以身殉国。他们临终前告诉我,江湖人的恩怨情仇,在国家大义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今日蒙元铁蹄踏遍中原,百姓流离失所,我们若还在这里为了私人恩怨互相残杀,岂不是辜负了那些为守护家国而死的英烈?”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郭襄轻声念出这句诗,目光落在灭绝师太身上,“我懂你的痛,当年我为了寻找杨过哥哥,走遍天涯海角,那种思念之苦,那种求而不得的滋为,我比谁都清楚。可我知道,杨过哥哥希望我好好活着,希望我能为天下苍生做些事情,而不是沉溺于儿女情长,荒废了一生。”
灭绝师太听着郭襄的话,看着她眼中的真诚与悲悯,心中的坚冰渐渐融化。她想起孤鸿子当年对她说过的话:“师妹,习武之人,当以侠义为先,不可为一时之怒,失了本心。”泪水终于忍不住从眼角滑落,她猛地跪倒在地,倚天剑“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声音哽咽:“师兄,我错了……我不该被仇恨蒙蔽双眼,不该差点毁了峨眉的声誉,不该……”
林烨走上前,扶起灭绝师太,语气温和:“灭绝掌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蒙元大军压境,正是我中原武林团结一心的时候。武当愿与峨眉、少林等派冰释前嫌,共同对抗外敌,不知掌门意下如何?”
灭绝师太擦干眼泪,捡起倚天剑,对着林烨和郭襄躬身行礼:“张真人,郭姑娘,多谢二位点醒。峨眉派愿与武当派携手,共抗蒙元,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空闻大师见状,也上前一步,双手合十:“少林派亦愿摒弃前嫌,与各大门派共赴国难。”
何太冲等人也纷纷表态,愿与武当、峨眉联手。一时间,武当山巅的气氛从剑拔弩张转为众志成城,晨光穿透云雾,洒在众人身上,仿佛预示着中原武林的新希望。
郭襄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转头看向林烨,眼中带着几分疑惑:“张真人,我总觉得,今日的你,与当年在华山之巅见到的你,有些不一样。”
林烨心中一笑,却只是温和地说道:“岁月流转,心境自然会有变化。只是无论如何,守护天下苍生,始终是我武当派的初心。”他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杨过、郭靖、黄蓉等人的身影,在时空的另一端,为了同一个信念而奋斗。
鹤鸣再次响起,回荡在武当山巅,这一次,不再是危机来临的警示,而是团结与希望的号角。林烨知道,他改变了倚天屠龙的原有轨迹,而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他们——对抗蒙元大军,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