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风裹着沙砾,刮在脸上生疼,林烨却没心思在意——他的目光落在远处沙丘后那片隐约晃动的黑影上,方才还因星空与日出泛起的暖意,瞬间被寒意浇得透凉。身旁的郭芙还在揉着被阳光晃花的眼,嘴里念叨着“这日出比桃花岛的好看多了”,李莫愁也收起了方才望着晨光时的柔和,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拂尘柄,显然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你们看那边。”林烨的声音有些发紧,他抬手指向西北方,那里的黑影正慢慢聚拢,借着晨光能看清攒动的人头与闪烁的金属反光——是盔甲,是兵器。郭芙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她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匕首,声音也变了调:“那是……蒙古人的兵?”
李莫愁往前走了两步,眉头紧锁,她曾在江湖中听闻蒙古大军南侵的消息,却没料到会在漠北撞见这般阵仗。“不止是兵。”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你看那些帐篷的排布,还有远处的旗幡,是蒙古的先锋营。”林烨的心沉得更厉害了,他想起方才夜里看到的牧民,那些人脸上的安宁仿佛还在眼前,可此刻想来,或许只是大军压境前的假象。
昨夜的景象还清晰地在脑海里回放。那时暮色刚漫过沙丘,郭芙还在抱怨风沙迷眼,却又忍不住对着天边的晚霞惊叹;李莫愁寻来干草铺在地上,篝火升起时,她的侧脸被火光映得格外柔和。林烨那时还沉浸在乔峰与阿朱“塞下放羊牧马”的梦想里,指着漫天繁星跟两人说:“你看这星星,亮得能照见路,乔峰若真能带着阿朱来这儿,该多好。”
郭芙当时还笑着接话:“可惜他们没这福气,倒是我们占了便宜。”李莫愁也难得附和:“世间事本就多有遗憾,能此刻在此处,已是幸事。”可现在想来,这份“幸事”竟如此短暂,漠北的星空再亮,也照不穿眼前的危机。
“他们要往哪里去?”郭芙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虽娇蛮,却也知道蒙古大军的可怕——她的父母郭靖黄蓉镇守襄阳,这些年抵御的,正是这群铁骑。林烨拿出随身携带的地图,铺在沙地上,指尖顺着漠北的路线滑动,心一点点往下沉:“从这个方向走,再往南,就是……襄阳。”
“襄阳!”郭芙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他们要去打襄阳!”李莫愁的脸色也彻底冷了下来,她虽与郭靖黄蓉无深交,却也知晓襄阳是中原的屏障,一旦襄阳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过去。”她看向林烨,眼神里满是坚决,“我们得想办法把消息送出去。”
林烨点了点头,可心头的焦虑却越来越重。他抬头望向蒙古大军的方向,只见队伍已经开始移动,马蹄声隐约传来,像闷雷滚过草原。“他们走得很快,怕是不等我们赶到襄阳,大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他顿了顿,又道,“而且我们只有三个人,怎么才能穿过他们的防线?”
郭芙深吸一口气,拔出了腰间的匕首,眼神里没了平日的娇憨,多了几分坚定:“我爹娘在襄阳,我不能看着他们有危险。就算拼了命,也要把消息送回去。”林烨看着她,忽然想起书中那个总是闯祸却本性善良的郭芙,此刻的她,倒有了几分郭靖的风骨。
李莫愁也缓缓抽出拂尘,银丝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我虽不是什么侠义之人,却也容不得蒙古人踏破中原。你们要去,我陪你们。”林烨心中一暖,伸手将地图收好,沉声道:“好,那我们先绕去西边的牧民帐篷,看看能不能借两匹马,再打听一下他们的具体动向。”
三人小心翼翼地绕着沙丘走,尽量避开蒙古兵的视线。途中,林烨忍不住想起昨夜的星空——那时他还觉得,有郭芙与李莫愁相伴,看星星从升起落到日出,是人生难得的惬意。可此刻,这份惬意早已被危机感取代,他甚至开始自责:若昨夜能多留意些周围的动静,或许就能早点发现异常。
“你别自责。”李莫愁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轻声道,“昨夜风沙大,他们又刻意隐藏行踪,换作谁也未必能发现。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消息送出去,不是后悔。”林烨点了点头,压下心头的杂念,加快了脚步。
很快,他们就到了昨夜歇脚的牧民帐篷附近。可眼前的景象让三人倒吸一口凉气——帐篷被掀翻,地上散落着破碎的器物,几个牧民倒在地上,不知生死。郭芙冲过去,蹲下身探了探其中一人的鼻息,眼眶瞬间红了:“还有气!只是晕过去了。”
林烨和李莫愁也赶紧上前,将昏迷的牧民扶到帐篷的阴影下。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老牧民缓缓睁开眼,看到林烨三人,挣扎着想要起身,嘴里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蒙古语,神色焦急。李莫愁曾与西域商人打过交道,懂些蒙古语,她耐心地安抚着老牧民,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他说,昨夜蒙古兵就来了,抢走了他们的牛羊和马匹,还逼问他们去襄阳的路。”李莫愁翻译着,声音里满是愤怒,“若不是他们谎称不知道,恐怕早就被灭口了。”郭芙听得咬牙切齿:“这些蒙古兵,简直太过分了!”
林烨的脸色也很难看,他看着老牧民身上的伤口,又望向蒙古大军远去的方向,心头的紧迫感越来越强。“马匹被抢走了,我们只能靠脚走了。”他沉声道,“而且得尽快,不然等他们走远了,我们更难追上。”
三人简单处理了老牧民的伤口,又留下些干粮和水,便朝着襄阳的方向出发。漠北的太阳越升越高,晒得人头晕眼花,脚下的沙子滚烫,每走一步都格外艰难。郭芙的鞋子很快就被沙子磨破了,脚底板渗出血来,可她却没吭一声,只是咬着牙跟着林烨和李莫愁往前走。
“歇会儿吧。”林烨看着郭芙苍白的脸色,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拿出水囊递给她,“这样走下去,没到襄阳,我们自己就先垮了。”郭芙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摇了摇头:“不行,我爹娘还在襄阳等着消息,我不能歇。”
李莫愁也停下脚步,从怀里拿出一瓶药膏,递给郭芙:“把鞋子脱了,我给你敷点药。这药膏能止痛止血,不然你走不了太远。”郭芙犹豫了一下,还是听话地脱下鞋子,露出磨得血肉模糊的脚底板。李莫愁小心翼翼地帮她敷上药,动作轻柔,与平日的冷厉判若两人。
林烨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书中郭芙与李莫愁的恩怨,想起她们各自的命运,可此刻,在共同的危机面前,所有的隔阂都消失了,只剩下并肩作战的决心。“等我们把消息送到襄阳,郭大侠和黄帮主一定会感谢你的。”林烨对李莫愁说。
李莫愁淡淡一笑,收起药膏:“我不是为了他们,只是不想看到中原百姓受苦。”郭芙也看着李莫愁,眼神里多了几分感激:“以前是我不对,总觉得你是坏人。这次……谢谢你。”李莫愁摆了摆手,没再多说,起身道:“走吧,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
三人继续赶路,途中又遇到了几个逃难的牧民,从他们口中得知,蒙古大军这次派出了十万精兵,由大将速不台率领,目标正是襄阳。而且为了迷惑宋军,他们还分了三路进军,一路佯攻樊城,另外两路则绕到襄阳后方,想要形成合围之势。
“好阴险的计谋!”林烨气得捶了一下旁边的石头,“若不是我们碰巧撞见,襄阳肯定会吃亏。”郭芙也急得不行:“我爹娘不知道这些,要是被他们骗了,可怎么办?”李莫愁却还算冷静:“我们现在急也没用,只能尽快赶到襄阳,把这些消息告诉郭靖。”
接下来的路程,三人几乎是在拼命赶路。白天顶着烈日,晚上借着星光,饿了就啃干粮,渴了就喝随身携带的水。郭芙的脚好了些,可依旧走得艰难;李莫愁也渐渐露出疲态,额头上满是汗水;林烨虽然也累,却还是咬牙坚持着,他知道,他们肩上扛着的,是襄阳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这天傍晚,他们终于看到了襄阳城的轮廓。远远望去,襄阳城墙上旌旗招展,士兵们正在来回巡逻,看起来戒备森严。郭芙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她指着襄阳城,声音颤抖:“是襄阳!我们到了!”
林烨和李莫愁也松了一口气,连日来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消散了不少。他们加快脚步,朝着襄阳城门走去。守城的士兵看到他们,立刻举起兵器喝问:“来者何人?”
郭芙上前一步,大声道:“我是郭靖的女儿郭芙!快开门,我们有重要消息要告诉郭大侠!”士兵们闻言,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个赶紧跑去找守城将领。很快,守城将领就来了,他认出了郭芙,赶紧下令开门。
进入襄阳城,看着熟悉的街道,郭芙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林烨和李莫愁跟在她身后,看着城中百姓虽然面带忧色,却依旧井然有序,心中也稍稍安定了些。他们直接朝着郭靖的府邸走去,一路上,郭芙不停地催促着,恨不得立刻见到父母。
到了府邸门口,郭芙推开大门就冲了进去,大声喊道:“爹!娘!我回来了!”郭靖和黄蓉听到声音,赶紧从屋里出来。看到郭芙,郭靖激动得上前抱住她:“芙儿!你怎么回来了?这些日子你去哪里了?”黄蓉也拉着郭芙的手,满眼都是担忧。
郭芙擦了擦眼泪,赶紧道:“爹,娘,我们在漠北看到了蒙古大军!他们有十万精兵,由速不台率领,分三路来攻打襄阳,一路佯攻樊城,另外两路绕到后方,想要合围襄阳!”
郭靖和黄蓉闻言,脸色瞬间变了。郭靖立刻召集将领,召开军事会议。林烨和李莫愁也将在漠北看到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包括蒙古大军的动向、兵力部署等。将领们听后,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多亏了你们及时回来报信,不然我们还真会中了蒙古人的计。”郭靖对着林烨和李莫愁抱了抱拳,语气诚恳,“大恩不言谢,以后若有需要,郭靖定不推辞。”黄蓉也点了点头:“是啊,这次真是多谢你们了。芙儿,你能认识这样的朋友,爹娘也为你高兴。”
郭芙看着林烨和李莫愁,露出了笑容。林烨也笑了,他想起在漠北的那个夜晚,想起星空下的谈话,想起从夜晚到日出的等待,又想起发现蒙古大军时的惊慌与焦急。虽然一路艰险,可最终能将消息送到,能为襄阳出一份力,一切都值得了。
李莫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也泛起一丝暖意。她一直以为自己的一生只会在仇恨中度过,却没想到,有一天也能为守护中原百姓出一份力。或许,这就是江湖,这就是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危机,也总有并肩作战的温暖。
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将襄阳城染成了金色。林烨知道,接下来的襄阳,必将面临一场恶战。可他也相信,有郭靖黄蓉这样的英雄,有襄阳百姓的坚守,有他们这些人的助力,一定能守住襄阳,守住中原的这片土地。而漠北的那一夜一晨,那段从星空到日出,再到发现危机、并肩赶路的经历,也将永远留在他的记忆里,成为一生难忘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