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信访大厅的电子钟跳到五点五十九分,王砚秋的指尖在\"提交\"键上微微发颤。
压缩包进度条刚跳成100%,她立刻拔下U盘塞进《城市居民自治章程汇编》,封皮边缘蹭过柜台时发出细碎的摩擦声。
口罩下的呼吸突然急促——刚才上传时瞥见监控镜头转了半度,红灯在眼角晃了一下。
她裹紧藏青色外套往外走,皮鞋跟叩在大理石地面上,\"嗒嗒\"声在空荡的大厅里格外清晰。
经过导询台时,值班保安正趴在桌上打盹,警帽歪在一边露出半张年轻的脸。
王砚秋脚步顿了顿,想起二十年前林父带她去社区调解纠纷,也是这样的清晨,老林头总说\"早市的包子最烫乎,老百姓的事等不得\"。
推开通往停车场的玻璃门,冷冽的风卷着晨雾灌进来。
她摸出风衣内袋的拍立得,照片上周副处长递U盘的手还带着虚焦,背面用红笔圈着\"鸿途科技\"四个字。
手机在兜里震动,是林昭的短信:\"安全离开后报个平安。\"她快速按了个\"√\"发过去,抬头正看见一辆银灰色帕萨特从街角拐出来,车牌用迷彩布蒙着。
王砚秋的后背贴上墙,喉结动了动。
二十年前老林头被匿名信诬告时,楼下也停过这样的车。
她攥紧怀里的旧笔记本,扉页的字迹已经模糊,却还能摸到当年老林头手把手教她写\"为人民服务\"时的笔锋。
帕萨特在离她五米远的地方停下,驾驶座车窗摇下一条缝,露出半只戴金戒指的手——是住建局李副局长腕上那串檀木珠子,她记得清楚。
\"王主任早啊。\"沙哑的声音混着烟味飘过来。
王砚秋的指甲掐进掌心,突然弯腰捡起脚边的落叶,扬手抛向空中。
金黄的枫叶打着旋儿落在车头,她趁着对方偏头的工夫,转身往公交站狂奔。
帕萨特的引擎轰鸣响起时,她已经闪进早班车的车门,透过满是雾气的车窗,看见李副局长的脸在玻璃上挤成一团,像被踩扁的柿子。
上午九点四十七分,市政府机要通道的电子门禁\"滴\"地一声。
沈清欢抱着一摞文件站在阴影里,发梢沾着刚从雨棚跑过来的水珠。
她掀起最上面那本《青阳区三季度民生报告》,指腹在第17页右下角的折痕上轻轻一按,夹层里的《近期基层数据治理异动分析》便滑进简报堆最底层。
\"沈秘书早。\"机要员小吴抱着打印机墨盒从走廊过来,沈清欢笑着点头,余光瞥见对方胸前的工牌——今天轮班的是小吴,她记得这孩子上周刚陪母亲做完手术,最见不得不公事。\"帮我把这摞送到常务副市长办公室。\"她将文件递过去,指尖在\"内部参阅·勿外传\"的红章上停留半秒,\"特别是夹在中间的那份分析,张市长最近总说要抓数字化改革的公信力。\"
小吴接过文件时,沈清欢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
她想起昨夜林昭在电话里说的话:\"清欢,我们要的不是掀翻桌子,是让该看见的人自己掀开桌布。\"此刻望着小吴抱着文件消失在转角,她摸了摸兜里的薄荷糖——那是林昭总说\"开会犯困时含一颗\"的习惯,现在正随着心跳一下下撞着大腿。
中午十二点零九分,鸿途科技总部大楼的玻璃门被苏绾的高跟鞋碾出脆响。
前台小姑娘刚要开口,她直接亮出法院调查令拍在大理石台面:\"数据接口日志,全部,立刻。\"红色封皮的调查令在射灯下泛着冷光,小姑娘的手指抠进接待手册,指甲盖泛起青白。
\"苏律师,我们需要向法务部报备......\"
\"报备?\"苏绾忽然笑了,涂着酒红色甲油的手指绕了绕耳后卷发,\"贵司参与的全省营商环境测评,今天下午三点出初评结果。
现在每拖延一分钟,测评系统里'政商协作效率'这一项,就要扣零点五分。\"她倾身凑近,香水味裹着威胁散开来,\"等扣到六十分以下,省发改委的约谈函......应该比法院调查令难接吧?\"
接待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穿深灰西装的法务总监扶着眼镜走进来:\"苏律师,我们配合。\"他身后跟着两个抱着移动硬盘的技术人员,额角的汗顺着领带滴进领口。
苏绾看着他们把硬盘一个个装进证物袋,手机在包里震动——是市场监管局稽查支队队长的消息:\"已到楼下,合同备案资料准备查封。\"她对着玻璃幕墙理了理发梢,镜中映出身后技术人员发白的嘴唇,忽然觉得这口红颜色真衬今天的局。
下午三点三十三分,省委大院第三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很足。
林昭坐在后排记录席,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
分管副秘书长刚说完\"操作手册传得邪乎\",组织部的老同志就把茶杯重重一放:\"我侄子在老家当村支书,说农民用那手册查灌溉泵站用电,揪出电工吃回扣。
邪乎?
我看是老百姓自己编的'照妖镜'!\"
主持会议的省委常委张副书记放下笔,指节抵着下巴。
林昭注意到他的目光扫过手边的《云州学术动态》——那是沈清欢夹在简报里的内参,此刻正摊开在\"基层数据治理\"那一页。\"老周说得对。\"张副书记突然开口,会议室里的呼吸声瞬间轻了,\"上周我去社区调研,看见老太太拿手机扫手册二维码查养老金发放,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他敲了敲桌面,\"下周派督查组下去,重点看两件事:这手册是不是真能帮老百姓,以及......\"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有没有人想把这星星掐灭。\"
傍晚七点十九分,南湖社区儿童游乐区的长椅上落了层薄暮。
林昭望着几个孩子围着新装的自助查询机蹦跳,小丫头举着手机喊:\"妈妈你看!
我扫这个码能查滑梯什么时候检修!\"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时,他摸出手机,屏幕上的蓝光映着嘴角的笑意:【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
\"你说他们会记得你吗?\"阮棠的虚拟影像突然闪现在身侧,马尾辫被风吹得扬起。
林昭摇头,指尖轻轻碰了碰影像,像在碰二十年前父亲揉他脑袋的手:\"记得手册就行。
记得遇到不公时,他们也能自己编下一版。\"
晚风掀起社区图书馆的窗纱,那本《操作手册》静静躺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
封底二维码在暮色里泛着幽蓝的光,像颗埋进土壤的种子。
林昭站起身,看见便民服务站的灯突然亮了——比平时早了二十分钟。
他望着那盏灯,想起王砚秋今早发的\"√\",想起苏绾发来的\"硬盘已送鉴定\",想起沈清欢说\"张市长今早看简报时翻了三遍\"。
种子不怕压。
他低头踢开脚边的小石子,石子骨碌碌滚向便民服务站,撞在贴满通知的玻璃门上。
门里传来东西落地的轻响,像是有人匆忙收起了什么。
林昭站在原地,望着服务站窗后晃动的影子,忽然笑了——明天早上六点十二分,该去看看这颗种子,到底能顶开多重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