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晨雾还未散尽,星槎号的生物舱已飘满艾草与藿香的清香。
林语站在量子温室的玻璃幕墙前,指尖轻轻拂过腕间的银镯——那是用408章文明鼎的残片打磨的,青釉纹路里还嵌着半粒星屑釉的金砂。今日是七月廿五天医节,按地球古俗,该采百草、制膏方、祈安康。可在星际移民区,这场延续千年的仪式,被赋予了更沉重的使命:用徐福疫苗的残留菌株,结合《救荒本草》的麦门冬,培育出能治愈辐射病的药用麦。
“林指挥官!”通讯器里传来陈默的声音,年轻的研究员眼睛发亮,“b区培养皿的菌株开始融合了!徐福疫苗的RNA链正缠上麦门冬的dNA,像…像两条蛇在跳舞!”
林语转身时,正撞进一片淡金色的光晕里。量子温室的穹顶投下模拟日光,照得培养架上的玻璃罐透亮——每个罐子里都悬浮着淡紫色的菌株,那是徐福疫苗经过量子降解后的安全态;罐底沉淀的褐色颗粒,则是《救荒本草》里“麦门冬”的种胚,表面还沾着半片青瓷碎屑——来自408章文明鼎的鼎耳,朴正雄坚持要加进去的“念想”。
“陈默,调高光谱仪的频率。”林语扯了扯白大褂的袖口,“让菌株吸收更多青瓷的远红外辐射。记得《救荒本草》里说‘麦门冬,叶青似莎草,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相连,作连珠形’——我们要让它的根须,缠上疫苗的基因链。”
陈默应了一声,手指在操作台上翻飞。全息屏上,菌株的RNA链突然泛起荧光,像被点燃的金丝;麦门冬的dNA则舒展成双螺旋,每一圈都嵌着极小的青釉纹路。林语凑近观察,发现那些纹路竟在缓缓流动——是《陶说》里“蟹爪纹”的轨迹,是408章文明鼎鼎腹星云图里的漩涡,是所有被融合的文明记忆,在基因层面“活”了过来。
“林姐!”实习研究员小满举着培养皿冲过来,玻璃器皿上凝着细密的水珠,“您看!这株麦门冬的根须…它缠住了疫苗菌株!”
显微镜下,麦门冬的乳白根须像活物般蠕动,精准地包裹住徐福疫苗的淡紫色菌团。两者接触的瞬间,菌团表面浮现出淡金色的纹路——那是《黄帝内经·素问》里的“手太阴肺经”图谱。林语的瞳孔微微收缩,她想起三天前在《救荒本草》残卷里读到的注脚:“凡药之生,皆有神气。得天地之精者,能通经络,续断绝。”
“这是…植物在模仿人体自愈。”陈默的声音发颤,“麦门冬的根须在‘缝合’疫苗的基因链,而疫苗的菌株在‘绘制’经络图——它们在合作,用人类的医学智慧,对抗辐射病。”
林语的腕间银镯突然发烫。她低头望去,青釉碎屑里的金砂正随着麦门冬的生长节奏跳动,像在打拍子。这是408章朴正雄说的“未被选者的记忆”:那些被机器取代的陶匠、被战火焚毁的窑厂、被遗忘的制釉秘方,此刻都藏在金砂里,用最原始的“温度”,为这场生命实验加油。
“开始收割吧。”林语按下全息屏的确认键,“选成熟度最高的第三培养架,用纳米剪刀小心剪取麦穗——别伤了根须,它们还在‘工作’。”
量子温室的机械臂缓缓伸出,银色的剪刀在培养架上跳跃。每剪下一束麦穗,麦芒就会泛起淡绿色的荧光,像被注入了生命力。小满捧着第一束麦穗跑过来,发梢沾着培养液的雾气:“林姐,您看!麦穗的排列…”
在晨光下,整束麦穗的麦芒竟自然舒展成《黄帝内经·灵枢》的“十二经络图”。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阴肾经…每一条经络都清晰可辨,连“穴位”的位置都对应着麦芒的分叉点。林语轻轻触碰麦芒,指尖传来细微的刺痛——那是经络图在“呼吸”,像活的人体脉络。
“这是植物的‘自愈记忆’。”诸葛青阳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老者的盲眼蒙着薄纱,却仿佛能“看”到麦穗的纹路,“《救荒本草》里说‘药者,疗也’,原来草木不仅能治病,还能记住治病的法子。就像当年大禹治水,不仅疏了河道,还记下了‘疏导’的智慧。”
林语抬头看向监控屏,那里显示着量子温室的各项数据:辐射值下降27%,麦门冬与疫苗的融合率98.7%,经络图的荧光强度持续上升。“有效!”她轻声道,“按这个速度,三天后就能提取药用麦的浓缩液,足够治疗五千名辐射病患者。”
朴正雄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老农的粗布围裙沾着星尘,手里捧着个陶瓮:“小林,俺带了点‘宝贝’来。”他掀开陶瓮的盖子,里面躺着半瓮金黄的麦粒——不是普通的麦子,麦壳上泛着青瓷般的冰裂纹,每粒麦仁都裹着一层淡紫色的光晕。
“这是俺在文明鼎旁边种的‘记忆麦’。”朴正雄的声音里带着骄傲,“前天半夜,鼎腹的星云图突然发光,俺就试着把麦种种在鼎影里。您瞧,这麦仁里的光…是陶匠的手温,是药农的汗水,是所有被记住的‘希望’。”
林语接过陶瓮,指尖触到麦粒的瞬间,眼前突然浮现出一组画面:戴斗笠的陶匠在拉坯,穿木屐的学徒在调釉,老妇人在窑前添柴,药农在田埂上采麦门冬…所有身影都在说同一句话:“活下去。”
“收麦吧。”诸葛青阳的声音里带着欣慰,“让这些麦粒带着所有人的记忆,去治愈更多的人。”
量子温室的警报突然响起。林语抬起头,发现全息屏上的“文明存续率”正在跳动——那是星槎号主控台刚传来的数据,由诸葛青阳团队开发的“星算盘”系统计算的。红色数字刺得人眼睛疼:49.7%。
“怎么回事?”林语的声音发紧,“昨天还是52%,怎么突然跌了?”
陈默调出星算盘的日志,手指发抖:“因为…因为徐福疫苗的变异率超过了预期。星算盘预测,若继续用现有方案培育药用麦,三个月后辐射病发病率将上升至67%,文明存续率会跌破45%。”
朴正雄的陶瓮“当啷”落地。老农蹲下身捡麦粒,指节泛白:“俺…俺是不是添乱了?那鼎…那鼎的纹路是不是有问题?”
“不。”林语按住他的肩膀,“这不是你的错。星算盘的算法太理性了,它只算了概率,没算…人心。”
通讯器里传来诸葛青阳的轻笑:“小林说得对。理性是文明的骨架,可感性才是文明的血肉。”老者的声音里带着期待,“对了,小林,告诉你们个好消息——诸葛孔明的意识体,昨天在星算盘里‘醒’了。”
“什么?”林语猛地抬头。
“他用《便宜十六策》的算法重新推演,发现只要加入‘情感变量’,文明存续率能提升到51.3%。”诸葛青阳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他还说…‘治世之策,当以人心为秤砣’。”
林语望着陶瓮里泛着金光的麦粒,突然想起407章墨子意识体说的话:“兼爱不是道德绑架,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希望。”此刻,量子温室的麦穗仍在散发荧光,经络图的光芒与青瓷麦粒的冰裂纹交相辉映,像在编织一张看不见的网——网的这头是被治愈的患者,那头是所有被记住的文明记忆,中间流动的,是人心最朴素的温度。
“陈默,把文明麦的样本送去星算盘。”林语弯腰捡起陶瓮,麦粒在掌心发烫,“再告诉星算盘…加上陶匠的手温,加上药农的汗水,加上所有被遗忘的‘希望’。”
星算盘的提示音响起。全息屏上的红色数字开始跳动,49.7%…50.1%…51.3%。
朴正雄突然跪下来,捧起一把文明麦。老泪滴在麦粒上,溅起细小的金光:“俺…俺就知道,老祖宗的东西,不会骗人。”
林语望着舱外的星空,半人马座a的星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麦穗的经络图上。她想起408章文明鼎鼎腹的星云图,想起407章墨子意识体说的“文明的种子”,突然明白:所谓“文明”,从来不是冰冷的概率计算,而是无数人用双手、用记忆、用爱,共同种下的一颗种子——它会发芽,会抽穗,会在最绝望的土壤里,开出最坚韧的花。
而在星槎号的量子核心里,诸葛孔明的意识体正凝视着星算盘的屏幕。他的指尖轻轻划过“情感变量”的参数,老者的目光温柔而坚定:“小林,告诉他们…真正的文明,从不是征服星辰,而是守护人心。”
窗外的月光洒在生物舱的陶瓮上,麦粒的冰裂纹里,映出无数张笑脸——那是被治愈的患者,是制陶的工匠,是采药的农夫,是所有相信“希望”的人。他们的身影重叠在一起,像极了麦穗上的经络图,连成一片,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