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与会盟联军在孤山堡一线,大小规模作战十数次,双方都有着不小的伤亡。
战局如此胶着,让杨鹤想起皇帝那份申斥的中旨,那是为自己的仕途忧惧不已。
而让杨鹤更为担心的是,这五日时间中,并未见到嬴庆率领的秦义军出战,不知藏于何处。
这也是他不敢将五万大军直接压上的原因,很担心秦义军突然杀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在杨鹤这般焦虑之时,当天晚上一封急报送至,几乎让其昏厥当场。
秦义军出现了,却不是在府谷一带,而是出现在了他们的后方!
于十月二十六晚,嬴庆率领秦义军从黄甫川堡一线的大边(外长城)出塞,沿黄甫川北行五六十里后,于纳林川和十里长川交汇入黄甫川之处安营。
次日上午沿纳林川而行,过塞外段清水川、孤山川,在第三天行至乌兰木伦河(塞外段窟野河)安营。
第四天,从乌兰木伦河行至红盐池附近安营。
第五天清晨,嬴庆下令让前军、左军、右军为先锋,于傍晚之前跃过大边,并拿下建安、双山、长乐三座边堡。
章腾等人领命后,率军从红盐池以南十数里处,沿着秃尾河而下,快速行军八十余里,于中午抵达大边所在。
跃过大边后,章腾率领的前军进攻建安堡;蒙宪率领的左军进攻双山堡;梁瑞率领的右军进攻长乐堡。
三部人马中,都携带了可拆卸的攻城车,以及虎蹲炮。
在傍晚之前,三部人马用攻破保德州城的办法,成功拿下三座边堡,过程有惊无险。
入夜时分,嬴庆率领后部人马进入关内,与章腾等人会合。
拿下建安堡、双山堡、长乐堡后,得到的缴获果然没有让嬴庆失望,三堡都囤积了军械、战马、铁料等,还有工匠两百多人,充入了工匠营。
缴获的军械之中,有两百多套精良扎甲、鱼鳞甲等;火炮有十余门,包括虎蹲炮、佛朗机炮等;各类火铳数百杆,堪用的有两百余;还有火药数百斤,其余刀枪弓弩两千余件。
战马缴获共计一百八十余匹;缴获铁料两千余斤;粮食一千三百余石。
攻打三座边堡,秦义军阵亡了一百一十四人,伤六百余人。
嬴庆抵达关内后,立即下令施粥赈济军民及穷苦百姓等,又让嬴庆让章腾等人在建安、双山、长乐三堡进行募兵。
与此同时,嬴庆下令让参将嬴安率领中军、参将陈大率领后军,连夜赶往榆林堡,重兵围困。
翌日清晨,嬴庆让章腾和梁瑞率军赶往榆林堡,并让女营、少年营押送粮草辎重先行。
午时,秦义军中军、前军、后军三部,对榆林堡围三缺一,炮火齐发,震天动地。
延绥总兵吴自勉遣副将领兵登城御敌,激战半个时辰,中军突破南面城墙,打开城门迎大部入城。
秦义军与延绥副将率领的明军,在城内展开巷战。
而延绥总兵吴自勉得知城门被破,率家丁和一队人马从没有被围的西门逃窜,于城外数里与提前埋伏的秦义军右军遭遇。
在秦义军骑营的合围下,吴自勉带领的千余人马死伤过半,其本人死于骑营主将宋杰的双锏之下,余者全部投降。
榆林堡中,总兵吴自勉率部逃遁的消息,在明军之中不胫而走,军心大受影响,士气崩溃。
在秦义军的攻势下,明军纷纷弃械投降,城内抵抗迅速瓦解。
榆林堡作为延绥镇军事重堡,粮草、军械等储备丰厚。
各类粮食缴获八千余石,各类火炮三十多门,各类精良铁甲六百余副,皮甲、棉甲等两千余套。
另外还有战马五百余匹,火药三千余斤,铁料上万斤,工匠五百余人,其余各类物资无算。
在攻打榆林堡的战斗中,秦义军阵亡五百余人,伤三千三百余人,可见攻城战之惨烈。
这还是榆林堡兵力空虚、吴自勉弃城而逃的情况下,否则伤亡会更加惨重,甚至没有可能拿下此城。
故《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攻城。”
秦义军在有着兵力、火器等优势的情况下,仍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才拿下了榆林,足可见《孙子兵法》所言,诚为至理。
嬴庆在建安、双山、长乐三堡中,公审了军头富户、地主士绅等人,又募兵两千六百余人。
而在午时,夜不收带回重要军情。
夜不收游将袁春,匆匆找到嬴庆,连忙禀报:“大帅,曹文诏率精骑三千回援,按其行军速度,如今已至神木以西三十里!”
嬴庆闻言,面色微变,连忙问道:“女营和少年营走到哪里了?”
“回大帅,辎重队伍才走出不到四十里!”袁春连忙回道。
嬴庆略微沉吟,当即下令道:“袁春,立即派快马通知女营和少年加快行军,途中不要停留,务必在傍晚之前抵达榆林堡下;再遣人到榆林堡通知骑营,不管榆林堡是否攻破,务必接到命令第一时间快速回援;另外,多派人手盯住曹文诏部,两刻钟一报!”
袁春从嬴庆言语中听出了急迫,当即拱手领命:“是,大帅!”
他话音落下,匆匆转身离去,前往安排。
嬴庆目光看向身边的传令兵,吩咐道:“传令,让蒙宪分出两营总,带领新募士兵快速赶往榆林堡,其余各部不管用什么手段,务必破坏秃尾河冰面,并分守各处桥梁阻敌,速度要快!”
“是,大帅!”传令兵领命而去。
不多时,秃尾河上传来爆炸声,十数里的冰面在火药的轰炸下破碎,而后又有士兵划船将未炸到的冰面全部敲碎。
约莫一个时辰后,曹文诏率领的三千精骑,出现在了秃尾河对岸。
曹文诏勒马于河岸,望着破碎的冰面与流淌的河水,脸色阴晴不定。
他紧握马缰,目光如炬扫视对岸,见秦义军已占据有利地势,旗帜严整,心中顿觉强度无望。
目光抬起,看向对岸的建安堡,曹文诏看到了城头的秦义军大纛旗。
在那大纛旗下,有一道人影立于城头垛口,在寒风之下岿然不动。
那人……似乎正与他隔空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