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嬴庆的询问,高迎祥也听出了前者的迫不及待。
在略微琢磨后,高迎祥开口说道:“嬴大帅,明天如何?”
他闯营这边是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不来邀请嬴庆,那今天就可以出发的。
嬴庆想了想,点头说道:“好,明天一早就出发!”
秦义军的做事效率是很高的,今天便足以将东西准备妥当。
“好,那就明天一早!”高迎祥答应。
他自然没有意见,虽说明军暂时不会有进剿动作,但能持续多久,还真无法确定。
所以,他们早一天出发,就能早一天回来。
嬴庆再度问道:“高闯王准备带多少人?”
“高某手里的盐和茶叶不是很多,所以只准备带一千人!”高迎祥如实告知。
他闯营手里的盐和茶叶,大多数是攻破商州城后所得。
若不是嬴庆大方,分给了他们闯营三分之一的物资,他现在连跑一趟草原的兴趣都没有。
说着,高迎祥似想起了什么,进而提醒道:“嬴大帅,你们也最好只带两千人上下,以免引起草原人误会!”
这毕竟是要去草原人的地盘,他们若携带太多人马,很容易让草原人误会他们的来意。
草原人若见他们有威胁,说不得就直接爆发冲突了。
甚至,草原人在得知他们靠近后,其部落首领直接就带着部落躲进草原深处去了。
见嬴庆面有担忧,高迎祥补充一句:“嬴大帅放心,你我两部加上横营,共有五千人出塞,足够安全!”
嬴庆闻言微微一怔,连忙问道:“哦?王嘉胤也会去?”
高迎祥回道:“王嘉胤本人不回去,是王自用带队前往!”
嬴庆闻言,点头道:“行,那嬴某就只带两千人!”
说着,他又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此次出塞,大概多久时间能返回?”
高迎祥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如果一切顺利,来回大概半个月!”
他紧接着又提醒一句:“对了,草原昼夜温差大,又接近十月,嬴大帅记得做些准备!”
嬴庆点头,以示知晓。
两人又商议了些细节,如出塞路线、安营扎寨等。
事情商议妥当,高迎祥便起身告辞离开。
嬴庆则立即召集诸将议事,选定出塞队伍和将领。
然后,他安排人将大量的盐和所有的茶叶装车,以及带上一千口铁锅,还有保暖衣物等等。
秦义军从黄龙山赶来府谷,盐和茶叶的数量也不是很多,基本上是从商州城所得。
而之前的缴获,大多数已然通过商人黄兴交易了出去,库存则全部带来了府谷。
按照之前高迎祥所说的交换比例,他们这次出塞,大概能换得三四千匹战马,一两千匹驮马。
他们主要是换取战马,而拥有的茶叶就这个数量,铁锅多带了也无异。
至于驮马和驽马,秦义军有足够的骡驴拉载具,能用盐顺带换上一两千匹,倒也无妨,正好增加辅兵(女营)的转运容错。
而且,秦义军以后还是要扩编的,多备上一些倒也无妨。
只是也不能太多,毕竟牲口养起来也不容易。
尤其是战马,一般的粮食还养不好,还要搭配黑豆、鸡蛋等物。
一般的殷实之家,未必有战马吃得好。
除了这些准备,嬴庆自然要将交代秦义军的各项事宜。
比如,他出塞后,明军若有情况,大军由江瑶、嬴安、种光道三人负责指挥调度。
在秦义军的忙碌准备中,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翌日。
天刚蒙蒙亮,嬴庆便下令让选定出塞的队伍集合,一个骑营千总队和一个火器营千总队,以及护卫营一个把总队。
随行的将领为骑营游将宋杰、火器营副游将李同安、护卫营千总宋卓,以及中军游将徐超。
骑营负责沿途安全、前路侦查等事;火器营士兵负责牵引装满货物的马车、驴车。
队伍集结完毕,嬴庆一声令下,队伍开拔,前往与高迎祥约定的地点会合。
与高迎祥、王自用会合后,队伍便按照既定路线行走。
过了大边(外长城),队伍继续往北走,然后沿黄河而行。
一路上,三部人马不断派出斥候打探前方道路情况,确保行军安全。
由于三部都是抽调的精干人马,且没有遇到恶劣天气,所以行军速度倒也不慢。
他们每日行程七八十里,路况好的时候,能走近百里。
在第五日傍晚,三部人马抵达前套地区。
由于高迎祥、王自用派人提前与当地部落进行了接触,并表明了来意。
所以,在前套地区的、土默特部的几个分支首领,将各自部落人员都安排到黄河北岸,并在黄河南岸划出一片地方给义军安营。
落日余晖下,嬴庆站在高处眺望着对岸连绵的帐篷和牲畜群,耳边传来黄河水汹涌的声音。
“河套”一名始于汉代,因黄河流经此地,形成一个大弯曲,故有此名。
因河套历代均以水草丰美着称,故民间有谚:黄河百害,唯富河套!
不过,如今的河套已然不算富,在宋朝之时,西夏人占据此地,因过度开发,导致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昔日的沃土逐渐变得贫瘠。
河套又分为前套、后套、西套,他们如今所处之地便是前套地区。
义军三部在临近安营之后,高迎祥找到嬴庆,开口说道:“嬴大帅,带你去认识个人!”
嬴庆闻言,连忙答应:“好,高闯王前头带路!”
高迎祥见嬴庆准备空着手与他前去,当即笑着说道:“嬴大帅,等下要见的人是土默特部的小首领,与我们能不能换到足够的战马,有直接关系!”
闻言,嬴庆立即明白高迎祥是在提醒自己,空手去不太合适。
当下,他便命护卫兵取来三筐上等的茶叶、十匹上好绸缎、十锭五两金元宝,以及一坛烈酒,用以接下来的人情世故。
草原部落,首领的话语权很重,其部下牧民对首领的命令,几乎是无条件服从。
所以,要想与草原部落达成交易,交好首领是很关键的一步。
只要首领点头,那接下来的交易便会顺利许多,甚至可以说交易达成了大半。
高迎祥见嬴庆准备妥当,便带着嬴庆和两人的护卫,举着火把往黄河北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