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宇宙的星云在伴侣星的光照下渐渐成型,像一团被精心揉捻的棉絮,在虚空中缓缓舒展。林狱与苏红绫的意识附着在两颗恒星上,金色光芒勾勒出星系的引力框架,粉色光流则像细密的针脚,将暗物质与能量丝线缝合在一起——他们成了宇宙诞生的“编织者”,用最温柔的方式守护着这场从零开始的创造。
“那颗蓝色行星的内核不太稳定。”苏红绫的意识透过粉色星光,“看它的地核转动频率,再这样下去会引发磁暴,刚形成的大气层会被吹散。”
金色星光立刻向那颗行星倾斜,温和的能量流渗入地核,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稳住了旋转的内核。行星表面的岩浆海渐渐平息,灰白色的大气层开始凝结出淡淡的云层,隐约能看到未来海洋的雏形。
“这样就好。”林狱的意识带着释然,“就像当年在九狱塔修补道纹,急不得,得顺着它自己的性子来。”
他们的守护从不是强行干预,而是顺应宇宙的本能。当某个小行星带因引力失衡即将碰撞时,金色星光会悄悄调整几颗关键星体的轨道,让碰撞化作一场绚烂的流星雨,为附近的行星带去生命所需的重元素;当某片星云孕育的恒星过于炽热时,粉色光流会包裹住它,慢慢降低温度,直到它能稳定发光——这些操作轻柔得像呼吸,从未被新宇宙的任何存在察觉。
九狱塔矗立在新宇宙的中心,塔身的符文随伴侣星的光芒流转,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器,将两颗恒星的光转化为滋养万物的本源。偶尔,塔尖会亮起一道光柱,连接到伴侣星之间的引力轨道,那是在传递信息:某处星云的能量过于稀薄,需要补充;某颗行星的自转周期出现偏差,需要微调。
“九狱塔倒是越来越像管家了。”苏红绫的意识笑着“说”,粉色星光在塔尖的光柱上打了个旋,“比当年我们当共主时还细心。”
“它记着我们所有的习惯。”林狱的意识回应,金色星光在九狱塔的基座上投下一道虚影,那是他们在星栖星木亭里喝茶的剪影,“你看,连调节能量的频率,都和我们当年煮茶时的火候一样。”
时间在新宇宙以不同的尺度流淌。对伴侣星而言,千年不过是一次星光的明暗变化,但对行星上的生命来说,却足以完成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进化。当第一只拥有简单意识的生物抬起头,望向星空时,伴侣星的光芒恰好变得明亮了几分——像是在回应它的注视。
“它在看我们。”苏红绫的意识泛起温柔的波动,粉色星光在那只生物的周围凝聚成一圈光晕,“多神奇,它还没学会思考,却已经懂得仰望。”
“就像当年的我们,在黑风矿场的夜里,总望着天想逃跑。”林狱的意识回忆着,金色星光轻轻拂过那片土地,“只是那时我们想的是‘逃离’,现在它想的是‘好奇’。”
随着生命的进化,伴侣星的守护也变得更加细致。当某个原始部落第一次钻木取火,金色星光会悄悄为火星提供稳定的能量,让火焰不会轻易熄灭;当第一艘简陋的航天器冲出大气层,粉色光流会在它周围形成保护罩,避开危险的陨石带。这些守护无形无迹,却让新宇宙的文明之路,比他们当年少了许多坎坷。
有一次,一片携带致命辐射的星云向某个孕育了智慧生命的行星飘去。九狱塔的光柱急促地闪烁,请求伴侣星干预。林狱与苏红绫的意识却没有直接驱散星云,而是让金色星光与粉色光流在行星周围编织出一张光网——当星云穿过光网时,辐射被过滤成温和的能量,反而滋养了行星上的植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林狱的意识解释,“让他们自己学会应对危机,比永远躲在我们身后强。”
苏红绫的意识赞同:“就像念遥当年,我们放手了,她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守护者。”
新宇宙的星系渐渐稳定,九狱塔的光柱不再频繁亮起,只是偶尔在伴侣星的光芒中轻轻摇曳,像在分享某个文明的趣事。林狱与苏红绫的意识依旧日复一日地守护着,看着行星上的城市拔地而起,看着航天器驶向更远的星空,看着新的“九狱塔”在不同的文明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或许是一座神庙,或许是一台超级计算机,或许只是一句代代相传的“仰望星空”。
“你看,他们也开始守护自己的世界了。”苏红绫的意识望着某个行星上正在建造的星际防御站,粉色星光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金色星光与粉色光流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短暂的彩虹,横跨过新宇宙的天际。林狱的意识带着笑意:“这大概就是守护的意义——不是永远挡在前面,而是看着后来者,比我们走得更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