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弘道录
一、残卷微光:萧珩将最后一页竹简合上时,窗棂外的晨光恰好漫过案几。御龙剑悬在梁上,剑鞘上的云纹在曦光里流转,与竹简上残留的朱砂符文隐隐共鸣。这些从秘境传承之地带回的典籍,堆叠起来足有半人高,泛黄的纸页间还残留着远古修士的灵力余温。
“这些传承怕是要改改才能用。”云澈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捏着片半枯的银杏叶,叶面上布满银线般的纹路,“昨日试了下那套‘裂穹掌’,第三式刚运起气,西厢房的梁柱就裂了道缝。”
五人围坐在议事厅的白玉圆桌旁,桌上摊着从秘境传承中带回的典籍。姬凝霜正用银簪挑起一卷兽皮图谱,上面绘制的吐纳法门旁标注着“需以心头血为引”的字样,她眉尖微蹙:“瑶池古卷里提过,这类功法修炼十年以上,多半会损伤心脉。”
墨轩指尖在一本黑色封皮的帛书上轻叩:“魔道的‘噬魂诀’更麻烦,原典里说要每月吞噬生魂才能精进。”他翻开的书页上,暗红色的字迹仿佛还在蠕动,“但剥离其中的淬体法门,或许能转化成护心诀。”
“不如分三类整理?”云澈将银杏叶平摊在桌上,叶脉突然亮起微光,在桌面投射出清晰的分类图谱,“基础心法、进阶术法、禁忌修正,每类都得注明修炼门槛和风险。”
萧珩颔首起身,御龙剑突然发出嗡鸣,剑身上浮现出流动的光纹:“我用剑元拓印了所有传承内容,咱们分头批注。三个月后在九霄台召开三界论道大会,到时候当众发布修订后的典籍。”
二、百日研磨
剑庐的烛火连续四十九日未曾熄灭。萧珩将御龙剑横在膝头,剑光照亮了满墙悬挂的绢布,上面用朱砂标注着上古剑诀的每处破绽。他发现“破妄式”的起手式过于刚猛,寻常修士强行催动极易伤及经脉,便试着融入云澈流云步的迂回意韵。当剑招与步法终于圆融时,窗外的晨雾恰好漫进室内,剑身上的云纹突然舒展,竟在地面映出一片流动的光河。
瑶池深处的莲台始终笼罩着白汽。姬凝霜盘膝而坐,指尖抚过兽皮图谱上的火焰符文,那些原本狰狞的纹路在她灵力催动下,渐渐化作含苞待放的莲蕾。她想起秘境中那株受传承之力滋养的千年雪莲,忽然悟出将霸道火术转化为温和灵植术的法门——当最后一道符文修改完成时,池中的莲子竟齐齐破壳,绽放出碗口大的青色莲花。
魔宗旧址的石壁前,墨轩已驻足半月。那些刻满血腥咒语的岩石在他指尖抚过处,竟渗出淡金色的光点。他将这些光点收入琉璃瓶,发现竟是能中和魔气的净化之力。某日深夜,石壁突然震颤,浮现出上古魔宗修士的虚影,虚影嘶吼着挥出魔掌,墨轩却不闪不避,将瓶中金光尽数拍出。金光与魔掌碰撞的刹那,虚影脸上竟露出解脱之色,化作点点荧光融入石壁,露出隐藏在咒语下的炼体真诀。
藏书阁后的竹林总在拂晓响起笛声。云澈斜倚在青石上,竹笛吹出的旋律时而如流水穿石,时而如清风拂叶。悬浮在他面前的典籍随着笛声翻动,晦涩的字句在音符震颤中重组,渐渐显露出浅显真意。当一曲终了,最后一卷古籍上的蝌蚪文终于化作清晰的批注,他抬手拭去额角汗珠,发现竹叶上的晨露都凝成了篆字,落在地面组成“大道至简”四字。
三个月期满那日,五人再次聚于议事厅。桌上整齐码放着修订后的典籍,共计七十二卷,每卷封皮都烙印着五人合力凝聚的印记。萧珩拿起最上层的《基础心法汇要》,指尖抚过那些被重新诠释的口诀,忽然笑道:“还记得初入秘境时,这些传承差点把咱们困在幻境里。”
“现在看来,困住人的从不是传承本身。”姬凝霜展开一卷《灵植术补遗》,书页间夹着的青色莲花正散发着淡淡香气,“就像这火焰术,既能焚山煮海,亦可催发生机。”
三、九霄论道
九霄台的云阶从山脚一直铺到云端,三界修士沿着玉色台阶缓缓上行,衣袂翻飞如万千彩蝶。仙门弟子的道袍绣着日月星辰,妖族长老的皮毛上闪烁着灵光,就连以往避世不出的魔宗修士,也穿着素色衣袍踏云而来。
辰时三刻,五人缓步走上玉阶。萧珩展开一卷流光溢彩的卷轴,声音透过灵力传遍四野:“昔日秘境传承,多有偏颇。今日吾等将其修订,愿与三界同修共享。”
话音刚落,万道金光从卷轴中涌出,化作无数玉简飞向台下。每个修士手中都稳稳接住一枚,玉简入手温润,上面记载的功法既保留了上古玄妙,又多了几分平和中正。
太清门的玄水道人捧着玉简,枯瘦的手指抚过“引气入体”的新注,忽然老泪纵横。他苦修五十载未能突破的炼气期瓶颈,竟在看到“以天地为炉,而非强纳灵气”这句注解时豁然开朗,周身灵力瞬间流转自如。
几个刚入门的年轻修士围在一起,看着玉简上的基础吐纳法。原本需要师傅手把手教导的运气法门,此刻竟像溪流般在字里行间流动,其中一个穿粗布麻衣的少年试着按图索骥,不过片刻便成功引动第一缕灵气,惊得他身旁的师兄们纷纷侧目。
角落里,三个魔宗修士正低声交谈。他们手中的玉简记载着改良后的“噬魂诀”,原本需要吞噬生魂的修炼法门,被墨轩改成了吸纳天地间游离的阴性能量,辅以净化咒诀淬炼自身。其中一人试着运转心法,发现以往如跗骨之蛆的魔火竟变得温顺可控,不由得感叹:“原来不是功法邪异,是咱们走偏了路。”
论道大会持续了七日。白日里,五人分坐高台,解答各界修士的疑问;入夜后,不同门派的修士围坐在篝火旁,交流着修炼心得。仙门弟子向妖族请教御兽术的精要,魔族修士与佛门高僧探讨心魔的化解之道,连最守旧的昆仑派长老,都主动向云澈询问改良后的阵法口诀。
离别的那日清晨,无数修士对着九霄台叩首致意。玄水道人代表众修献上一块镌刻着“三界同辉”的玉碑,他声音哽咽:“五位尊者不仅传下大道,更教会我们何为兼容并蓄。”
萧珩望着下方涌动的人潮,忽然将御龙剑高举过顶。剑身发出清越龙吟,震得云阶上的玉片齐齐鸣响:“大道不应为一人一派所有,从今日起,九霄台常驻修士百人,轮流讲解修订后的典籍,无论仙魔妖凡,皆可来此问道。”
四、春风化雨
三年光阴弹指而过。
太清门的后山开辟出一片药田,玄水道人带着弟子们用改良后的灵植术培育仙草,以往需要百年才能成熟的紫心莲,如今三年便已开花。药田旁的石碑上刻着姬凝霜的批注:“草木有灵,非强催而可生,当顺其天性,助其生长。”
黑风谷的魔宗驻地早已不见往日阴森。墨轩当年留下的净化法阵仍在运转,谷中魔气被转化为精纯的修炼资源,引得不少正道修士前来交流。谷主石破天如今最爱做的事,便是带着弟子们与附近的仙门切磋改良后的炼体术,他常对人说:“以前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才明白,能让人变强的不是功法,是心境。”
妖族的万兽林里,年轻修士们正在演练新创的阵法。这套阵法融合了云澈的流云步与上古战阵精要,原本需要妖王级实力才能催动的合击之术,如今三名普通妖修便可施展。领头的狐族少女手持玉简,看着上面“阵者,非困敌之术,乃聚势之道”的批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九霄台的藏书阁早已扩建三次。各地修士送来的注解堆满了书架,其中既有对功法的补充,也有不同修炼体系的碰撞。云澈偶尔会来这里,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想起当年在竹林吹奏的笛声。有次他遇见个目盲的老修士,正用指尖抚摸玉简上的刻痕,老修士笑道:“我虽看不见,但摸到这些字,就像摸到了大道的脉络。”
这日,五人再次登上九霄台。望着台下熙熙攘攘的修士们——仙门弟子与妖族长老并肩探讨术法,魔道修士向佛门高僧请教静心诀——云澈忽然笑道:“还记得刚拿到那些传承时,你说要一把火烧了的。”
墨轩指尖转动着琉璃瓶,瓶中净化之力已凝结成一颗金珠:“现在看来,真正的禁忌从不是功法本身。”
姬凝霜望着远处药田升起的灵气薄雾,轻声道:“就像春风化雨,重要的不是雨水,是让万物生长的契机。”
萧珩抬头望向万里晴空,御龙剑在鞘中轻鸣,仿佛在应和着三界各处传来的灵力波动。那些曾被尘封的智慧,此刻正如同奔涌的江河,滋养着这片他们誓死守护的天地。云阶上的“三界同辉”玉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碑石缝隙里,不知何时长出了一株小小的青草,正迎着风舒展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