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智取独眼龙
1945 年 9 月 3 日,日本终于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告了其全面无条件投降。这一年的深秋,寒风凛冽,寒意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地渗透进人们的骨头缝里,让人不禁瑟瑟发抖,仿佛连灵魂都能被这股寒意冻结。
在黑风寨的议事厅里,一片昏暗,没有一丝光亮。只有那盏破旧的煤油灯,孤独地立在桌子中央,微弱的火苗在风中摇曳,忽明忽暗,仿佛随时都可能熄灭。这摇曳的火苗,就像黑风寨的命运一般,飘忽不定,让人难以捉摸。
谢文东坐在议事厅的首位,他的脸色紧绷着,没有丝毫的表情。在他的面前,是一张破旧的木桌,上面摆放着几个已经磨损的茶杯和一些凌乱的纸张。
三当家坐在谢文东的对面,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个破茶杯,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焦虑:“东子,刚刚收到消息,独眼龙这几天在寨里清点人马,还让手下去山下踩点,看样子是要对小镇下手了。”
谢文东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的目光落在了三当家手中的茶杯上,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说:“再过几天就是百姓们领过冬粮的日子,他肯定是想抢粮。”
三当家点了点头,他的脸色越发凝重:“独眼龙这杂种,一直对我们黑风寨虎视眈眈,这次他肯定是想趁我们不备,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
谢文东的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他想得倒美,我们黑风寨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谢文东手指在桌案上敲着,目光落在摊开的地图上,小镇的位置被红笔圈了个圈,旁边还标注着粮站的方向。“他倒是会挑时候,百姓们的过冬粮要是被抢了,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张彩霞,眼里带着犹豫,“只是,要混进独眼龙的寨子里,太危险了。”
彩霞刚刚把烤好的红薯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听到东哥的话,她立刻像触电般抬起头来,一双美丽的眼睛里闪烁着无比的坚定光芒。
“东哥,我去!”彩霞毫不犹豫地说道,声音清脆而果断,仿佛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她接着解释道:“上次在县城的时候,我不就成功地混进了那个仓库吗?这次也一定行的。你不是说过,那个独眼龙不仅好色,而且还特别多疑吗?那我就假扮成一个逃荒的可怜姑娘,他肯定会对我产生兴趣的。这样一来,我就有机会接近他,然后再找机会去联系二头目。”
彩霞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决心,似乎她已经完全想好了整个计划,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三当家在一旁附和:“彩霞姑娘说得对!那二头目跟独眼龙积怨已久,上次独眼龙抢了王大爷家的粮食,二头目想分点给手下兄弟,还被独眼龙揍了一顿。只要能跟二头目接上话,他肯定愿意倒戈。”
谢文东还是不放心,伸手摸了摸彩霞发间别着的枫叶——那片枫叶已经干了,却被彩霞小心地用红绳系着,一直带在身上。“独眼龙心狠手辣,要是被他发现了,后果不堪设想。”
彩霞握住他的手,指尖轻轻蹭过他掌心的茧子——那是常年握枪、练刀磨出来的。“东哥,我不怕。你在小镇设伏,我在寨里接应,咱们里应外合,肯定能抓住独眼龙。再说,我还有这个呢。”她从布包里掏出个小小的瓷瓶,“这是王姐给的迷药,要是遇到危险,我就撒出去。”
看着彩霞眼里的认真,谢文东知道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那你一定要小心。我让小李跟你一起去,他熟悉山路,遇到情况能帮你一把。”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彩霞就换上了一身打补丁的粗布衣裳,头发用一根木簪挽着,脸上抹了点灰,看起来就像个逃荒的姑娘。小李背着个破包袱,跟在她身后,两人朝着独眼龙的匪寨走去。
走到匪寨门口,几个站岗的土匪立刻端起枪:“站住!干什么的?”
彩霞赶紧低下头,声音带着哭腔:“几位大哥,我是从城里逃出来的,家里人都被鬼子杀了,想找个地方落脚,求你们行行好,让我进寨吧。”
小李也赶紧附和:“是啊,我们就是想混口饭吃,绝不敢捣乱。”
一个土匪上下打量着彩霞,眼里露出猥琐的光:“长得还不错,跟我们来,让大当家的看看。”
两人被带进寨子里,独眼龙正坐在大厅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个酒壶,肩膀上的伤还没好,缠着厚厚的绷带。看到彩霞,他眼睛一亮,放下酒壶:“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彩霞低着头,声音怯生生的:“我叫小翠,从县城逃出来的,鬼子占了县城,我爹娘都没了,求大当家的收留我。”
独眼龙眯起眼睛,盯着彩霞看了半天,突然笑了:“行,既然你这么可怜,就留在寨里吧,给我端茶倒水。”他心里打着算盘——这姑娘长得漂亮,又看起来老实,正好留在身边,还能顺便盯着,免得是谢文东派来的探子。
接下来的几天,彩霞一边小心地伺候独眼龙,一边暗中观察寨里的情况。她发现二头目总是独来独往,每次看到独眼龙,眼里都带着不满。有一次,二头目路过厨房,彩霞故意把手里的碗摔在地上,碎片溅到二头目脚边。
“对不起,二当家的,我不是故意的。”彩霞赶紧蹲下身捡碎片,趁机压低声音,“二当家的,我是谢文东派来的,他知道你跟独眼龙有矛盾,想跟你合作,一起抓独眼龙。”
二头目愣了一下,赶紧踢了踢地上的碎片,声音也压得很低:“你有什么证据?我怎么知道你不是独眼龙派来试探我的?”
彩霞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玉佩——那是谢文东给她的,上面刻着个“谢”字,以前在绿林里,不少人都见过这个玉佩。“二当家的,你看这个,这是谢文东的东西。他说,只要你愿意倒戈,以后跟着八路军打鬼子,以前的事都既往不咎,还能让你当队长。”
二头目盯着玉佩看了半天,眼里闪过一丝犹豫,又很快变成坚定:“好,我信你。独眼龙打算后天早上带兄弟们去小镇抢粮,他让我留守寨子,到时候我打开寨门,接应你们进来。”
彩霞心里一喜,赶紧说:“多谢二当家的。后天早上,你看到寨外有三长两短的哨声,就打开寨门。”
到了约定的日子,天刚蒙蒙亮,独眼龙就带着大部分土匪,朝着小镇出发了。彩霞站在寨门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她按照约定,朝着寨外吹了三长两短的哨声。
很快,二头目就带着几个心腹,打开了寨门。谢文东带着战士们和收编的匪帮,立刻冲了进来。“二当家的,辛苦你了。”谢文东拍了拍二头目的肩膀,“你带着人守着寨门,别让独眼龙的人回来,我带着人去小镇支援。”
此时的小镇上,百姓们正排着队领过冬粮,粮站外挤满了人。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独眼龙带着土匪们冲了过来,手里拿着刀枪,大喊着:“都不许动!把粮食都交出来!”
百姓们吓得纷纷乱跑,粮站的工作人员赶紧关上大门。独眼龙让人砸门,就在这时,小镇两边的巷子里突然冲出一群八路军战士,手里的枪对准了土匪们。“独眼龙!你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投降吧!”谢文东的声音从人群里传来。
独眼龙一愣,回头一看,只见谢文东带着战士们冲了过来,身后还有不少收编的匪帮。他知道自己中了计,赶紧大喊:“兄弟们,跟他们拼了!”
可土匪们早就没了斗志,有的扔下武器投降,有的转身就跑。独眼龙想骑马逃跑,却被小李一枪打中马腿,马惨叫一声,把他摔在地上。谢文东冲过去,一脚踩住他的胸口,手里的枪指着他的脑袋:“独眼龙,这次你跑不了了!”
独眼龙躺在地上,恶狠狠地盯着谢文东:“谢文东,我真是小看你了!你别得意,就算我被抓了,还有人会替我报仇的!”
“谁会替你报仇?是日军吗?”谢文东冷笑一声,“你以为勾结日军,就能保住自己?告诉你,只要有我们八路军在,就绝不会让你们伤害乡亲们!”
就在这时,二头目带着人赶了过来,手里押着几个想偷偷跑回寨子里的土匪。“东哥,寨里的土匪都被抓住了,没有一个跑掉的。”
谢文东点点头,对身边的战士说:“把独眼龙和土匪们都押回根据地,听候处置。”
百姓们看到独眼龙被抓,都欢呼起来,纷纷给战士们递水送粮。彩霞走到谢文东身边,脸上带着笑容:“东哥,我们成功了!”
谢文东看着她,伸手擦了擦她脸上的灰,眼里满是温柔:“是啊,成功了。你受苦了,刚才我在小镇上,一直担心你。”
“我没事,”彩霞摇摇头,从怀里掏出那片干枫叶,“你看,它还好好的呢。我就知道,咱们一定能赢。”
旁边的三当家笑着说:“东子,彩霞姑娘可是立了大功啊!要不是她混进寨子里,联系上二头目,咱们也抓不住独眼龙。”
谢文东点点头,看着身边的彩霞,心里满是感激。他想起庆功宴上,他给彩霞戴枫叶的场景,想起他用弹壳做的戒指,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保护她,再也不让她受一点危险。
可就在这时,押着独眼龙的战士突然大喊:“东哥!独眼龙有话要说!”
谢文东走过去,看着躺在地上的独眼龙。独眼龙冷笑一声:“谢文东,你别以为抓了我就万事大吉了。我跟日军的联络员早就说好,要是我三天之内没回去,他们就会带人马过来,踏平你的根据地!你就等着吧!”
谢文东心里一沉,盯着独眼龙:“你说的是真的?日军什么时候会来?有多少人马?”
独眼龙却不再说话,只是嘿嘿冷笑。谢文东知道,独眼龙说的可能是真的——他之前就听说独眼龙跟日军有勾结,现在看来,他们早就有了约定。
彩霞走到谢文东身边,握住他的手:“东哥,别担心,咱们有这么多战士,还有收编的匪帮,就算日军来了,咱们也能打退他们。”
谢文东点点头,心里却充满了疑问:日军到底会什么时候来?有多少人马?他们会不会带着重型武器?收编的匪帮刚归顺,还没经过正规训练,能不能在战斗中发挥作用?
他看着远处的山林,风把树叶吹得哗哗响,像是日军的马蹄声正在逼近。他知道,虽然抓住了独眼龙,保住了百姓们的过冬粮,但新的危机已经来临,他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迎接一场更大的战斗。
旁边的二头目看着谢文东凝重的表情,赶紧说:“东哥,我知道日军联络员的住处,咱们可以先去把他抓起来,问出日军的计划。”
谢文东眼睛一亮:“好!二当家的,你带我们去!一定要在日军来之前,问出他们的计划!”
一行人如疾风般迅速地朝着日军联络员的住处疾驰而去,仿佛身后有恶鬼追赶一般。彩霞紧紧地跟随着谢文东,她的步伐有些踉跄,但却始终没有落后半步。她的手中紧紧攥着那片枫叶,仿佛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片枫叶对于彩霞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她和谢文东之间的信物,更是她心中的一份信念。无论前路如何艰难险阻,只要有这片枫叶在,她就觉得自己有了依靠,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
虽然彩霞知道,接下来的路可能会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艰难,但她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她坚信,只要能和谢文东在一起,他们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的困难,度过所有的难关。
然而,他们却对日军的计划一无所知。日军的阴谋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可怕,那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都陷入绝境的陷阱。而这一行人,正一步步地踏入这个死亡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