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着碎雪自北阙外城呼啸而过,夜幕低垂,厚重的乌云如压下的铁盖,将整座北疆王城笼罩在阴翳之下。
风雪拍打城墙,仿佛拍打一口古老的战鼓,回响沉闷。
城中灯火疏落,唯独王帐所在的大营,火光通明如昼,雪地上插立的铁戟在火光中投出长长的影子,仿佛无声肃立的军魂。
帐门厚重的虎皮被风掀开,一阵夹着血腥与寒意的风灌入帐中,烛火摇曳,照亮了那一张张沉肃的脸。
宁凡披着玄金战袍,肩上仍覆着未褪下的披风,他站在主位之上,目光冷冽如夜。
他的面前,沙盘上插满密密麻麻的木旗,象征边关各城与要塞,蜿蜒的线条勾勒出疆土的轮廓,宛如一头静卧的巨兽。
尘妤身着素白狐裘,立在一旁,面色苍白却镇定自若。她的手中握着一卷密函,封蜡上刻着陌生的异族火纹。
“西漠蛮荒诸部,昨夜起已在北境集结。”尘妤的声音轻缓,却在帐中回荡得格外清晰,“他们宣称,只要玄朝继续南调兵力,西漠铁骑便会直入关中。”
宁凡的手指扣在沙盘边缘,关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在沙盘上的西陲一带停留许久。
帐中军将面色凝重,有人低声道:“西漠部族本就不安分,如今见北疆战后虚弱,必然要趁火打劫。”
“陛下……”一名老将拱手行礼,声音沙哑,“北境虽胜,却损耗极大,边军兵力不过二十万,若西漠部族倾巢而出,怕是……”
他的话没说完,却已然让帐内一片沉默。
宁凡的目光转向尘妤:“你的看法?”
尘妤缓缓展开手中的密函,指尖在纸面上轻轻摩挲,那是一封由西漠王帐亲笔写就的战书,字迹狂放锋锐,宛如铁骑奔腾。
“西漠王帐,想要一场以血换地的交易。”她抬眼看向宁凡,眸光冷如寒星,“他们要玄朝割让北境三郡,否则西漠十万铁骑,便会让北阙再度血流成河。”
帐内将领们纷纷低声议论,有人怒不可遏地拍案:“此言简直是痴心妄想!三郡之地,岂能割让!”
“陛下,若退让一步,西漠必得寸进尺!”
“臣请立刻调京师近卫十万入北境,以震西漠之心!”
议论声此起彼伏,帐中气氛剑拔弩张。
宁凡静静聆听,没有开口,他的神情冷峻,像一块沉默不语的寒铁。
尘妤侧过脸,眉心紧蹙,似在倾听那些喧嚣中掩藏的暗潮。
“够了。”宁凡抬手,声音低沉而有力,瞬间压下了所有喧嚣。
帐中寂静下来,唯有风声卷着雪屑扑打帐篷的声音。
宁凡抬眼,目光逐一扫过在场众人:“北境的血,还未干透。你们想让玄朝再度陷入战火么?”
将领们屏息,不敢作声。
宁凡转身,负手而立,望向帐外茫茫风雪。
“西漠想以战胁和?”他低声道,语气带着一丝冷笑,“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玄朝的血,还没有冷。”
……
夜已深,帐内烛火渐渐熄灭,只余主桌上的那一盏孤灯,在风雪间摇曳。
宁凡独自立在沙盘前,指尖划过那一条条疆界线,眼神中带着无声的冷意。
他低声喃喃:“若要天下安定,必须先斩断这群狼的獠牙。”
尘妤走近他,轻声道:“你已经连日未曾休息。”
宁凡没有转身,声音低沉:“这一战,必须先声夺人。西漠的威胁若不拔除,玄朝的江山,便无一日安宁。”
尘妤沉默,静静地站在他身旁,眼神微敛。
烛光映在她的侧脸上,那抹浅淡的疲惫与清冷,使她看起来如一株雪中寒梅。
“我来帮你。”她轻声道。
宁凡终于转身,看着她,眼神柔和了几分。
“你不该卷入这些。”他的声音里透着罕见的疲惫,“北境之战,已让你承受太多。”
尘妤微微一笑:“从我选择站在你身侧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回头路了。”
宁凡怔了怔,目光深深地注视她。
风声呼啸着掠过帐顶,掀起一阵猎猎作响的帛旗。
他缓缓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低声道:“这条路,我们只能走到底。”
……
翌日清晨,北阙王城外的演武场。
雪地上,数万边军整齐列阵,铠甲反射着冰冷的晨光,长戈戟矛在雪地上形成一道道森然寒光。
宁凡身披玄金铠,立于高台之上,背后是迎风猎猎的黑金龙旗。
他的目光扫过那一张张饱经战火的面孔,眼中闪过一抹冷光。
“诸君!”宁凡的声音在演武场上空回荡,如惊雷炸响,“北境之战,你们以血肉之躯,守住了玄朝疆土!今日,我以皇嗣之身,立誓——玄朝疆土,不容外辱!”
军阵中爆发出如雷般的呐喊:“不容外辱!”
宁凡抽出佩剑,剑身寒光如雪,映着天边微弱的朝阳:“西漠来犯,便以血还血,以战止战!”
“以战止战!”将士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震天的洪流,震得四野风雪翻涌。
尘妤立在一侧,望着那一张张热血的面孔,眼底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她知道,这一战,是北境最后的筹码。
也是宁凡权势彻底稳固的第一步。
……
入夜,北阙高台之上,宁凡独自立于风雪中,俯瞰整个王城。
远处的城墙上,火把连成一条线,像蜿蜒的火龙,将王城围在其中。
雪花落在他肩上,很快融化,又凝成一层薄霜。
尘妤走上高台,手中捧着一盏宫灯。灯光在风雪中摇曳,映出她眼中的忧虑与坚定。
“你知道,这一战会付出多少代价。”她轻声道。
宁凡转头看她,目光坚定:“若不付出代价,这片土地将永无宁日。”
尘妤沉默。
风雪呼啸着掠过耳畔,夜色深沉,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们牢牢困住。
宁凡缓缓举剑,指向北方茫茫的雪原。
“我以此剑立誓,必平西漠之乱,必安天下之基。”
尘妤静静地看着他,眼底闪过一抹微光。
那一刻,风雪似乎也停了片刻。
高台上的两道身影,被无边风雪与城池灯火映衬,宛若历史长河中的一幅画卷。
而这幅画卷的名字,将被后世铭刻:北阙寒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