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脉船驶入灯湾时,岸边早已挤满了等候的守灯人。传承之樱的光脉在空中铺开,将归墟的蓝光、星瀚的银辉与江湖的金焰交织成巨大的光网,连空气中都漂浮着带着暖意的光粒子。陈文瀚与林晚晴走下船,刚踏上码头,就被孩子们围了上来,他们举着自制的小灯盏,灯壁上画满了三色光钥与定海神灯的图案。
“陈盟主!我们画的封印故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灯盏跑过来,灯焰映得她眼睛亮晶晶的。陈文瀚蹲下身,轻轻摸了摸灯壁:“画得真好,这盏灯要好好保存,以后讲给更小的孩子听。”
灯盟议事厅内,各地传灯使正围着新绘制的“万域光脉全图”讨论。图上,江湖的光脉如蛛网般覆盖山河,归墟的海脉像蓝色丝带缠绕大陆,星瀚的星脉则如银线连接着遥远星系,三个区域的光脉在灯湾交汇,形成一个闪烁的“同心灯”图案。
“如今光脉彻底连通,该设立新的传灯点了。”林晚晴指着图上的空白区域,“极北的冰原、西域的戈壁,还有星瀚新发现的几个星系,都需要派人驻守。”苏樱补充道:“我已经让琉璃灯坊赶制‘跨域传灯晶’,只要注入心光,就能在不同区域传递灯语,再也不用怕时空阻隔。”
韦小宝抱着个装满灯轮的木盒闯进来,盒里的灯轮都刻着“万域同灯”的字样:“我提议!咱们办个‘万域灯节’!邀请江湖、归墟、星瀚的人都来灯湾,一起掷灯轮、放灯盏,让全天下都知道,咱们守灯人是一家人!”
众人纷纷赞同,李华元笑着说:“医灯坊可以准备‘暖灯汤’,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暖暖身子;阿竹的《灯史》新卷也该出版了,正好在灯节上分发,让大家都知道光钥封印的故事。”
筹备灯节的日子里,灯湾热闹得像过年。阿古拉的孙子带着西域牧民赶来,他们用驼绒编织了巨大的灯架,架上挂着数百盏转经灯,转动时能奏出西域的灯谣;归墟的蓝旗章鱼带着小章鱼们浮在灯湾海面,用蓝光在水上拼出“欢迎”的灯语;星瀚的卡文迪则带来了会随光脉变色的星尘灯,夜晚点亮时,像把星空搬进了灯湾。
灯节当天,传承之樱下搭起了高高的灯台,陈文瀚将三枚光钥玉佩嵌在灯台中央。当第一缕晨光升起,他与林晚晴同时点燃灯台,三色光脉顺着樱树枝干蔓延,将万域光脉全图投射到空中。来自各地的守灯人举着灯盏,沿着光脉的轨迹围成圆圈,灯焰在风中跳动,像无数颗跳动的心。
“我宣布,第一届万域灯节正式开始!”陈文瀚的声音在光脉中传播,传到江湖的每个角落,传到归墟的深海,传到星瀚的星空。话音刚落,韦小宝率先掷出灯轮,灯轮在空中划出金色弧线,与星尘灯的银辉、转经灯的暖光交汇,引得众人欢呼。
孩子们提着琉璃灯在灯湾奔跑,灯壁上的画面不断变化:东林书院的晨读、七十二家大院的笑语、黄河滩头的号子……这些画面融入光脉,让传承之樱的光愈发明亮。李华元的医灯坊前,老人们捧着暖灯汤,听年轻守灯人讲光钥封印的故事;苏樱的琉璃灯铺前,人们排队制作专属的“同心灯”,将心愿刻在灯壁上,让光脉带着心愿飞向远方。
夜幕降临时,灯湾的夜空被无数灯盏照亮。陈文瀚与林晚晴站在灯台顶端,看着漫天飞舞的灯盏与光脉交织,心中满是欣慰。“你看,”林晚晴轻声说,“这就是我们守护的世界,万域同灯,心意相通。”
陈文瀚点头,铜灯的光与护族灯的光在他掌心交融:“守灯人守的从来不是灯,是这份跨越山海的联结,是这份代代相传的信念。”他望向身边的年轻守灯人,他们正用灯语交流,用灯焰传递温暖,眼中闪烁着与当年的自己一样的光芒。
灯节的最后,所有人将灯盏放入灯湾的水中,无数灯盏顺着光脉的流向漂远,像一条带着光明的河流,流向万域的每个角落。陈文瀚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灯盟的故事,会在万域同灯的旋律中,继续书写下去;守灯人的信念,会在光脉的绵延中,永远传承下去。
传承之樱的叶片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光脉在叶片间流淌,像在诉说一个永恒的约定:只要灯还亮着,光就不会熄灭;只要信念还在,守护就不会停止。而这万域同灯的景象,会成为每个守灯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举灯前行,照亮更多未知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