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顺着掌心流进地缝,那股阴寒的共鸣还在深处震颤。张鸣没去擦,也没抬头看战场。他知道现在每一息都可能有人死去,但他必须停一瞬。
他闭上眼。
不是调用系统,也不是呼唤记忆宝库。识海里那层迟滞的雾还没散,强行催动只会让经脉再裂一层。他不能靠外力了。
可四世的记忆还在。
他把注意力沉下去,沉到指尖伤口渗血的节奏上。一滴,两滴……每次血落进地缝,那块骨片的共鸣就轻微一颤,像是被什么牵引着。他忽然察觉,这颤动不是杂乱的,而是有规律的——三下急,一下缓,再三下急,又缓。
像呼吸。
他睁眼,盯住最近的一道空间褶皱。黑气翻滚,扭曲的力场把焦土撕成细碎的颗粒。可就在那黑气喷发到顶点的瞬间,褶皱边缘闪过一丝极淡的银光,转瞬即灭。
三息后,又是一闪。
他咬破舌尖,痛感冲上识海,神识如针,一寸寸扫过五处裂缝。每一次黑气柱冲天而起,七道空间褶皱就会同步震荡,灵力被抽离,战场压制加剧。可就在震荡结束的刹那,地底传来微弱的回流声,像是血液倒灌回心脏。
三息空档。
他记下了。不是靠系统推演,是他自己算出来的。丹道里讲火候,九转之中必有三停,否则鼎炉必炸。阵法也一样,灵流运转如脉搏,有涨必有落。敌人再强,也逃不过这个理。
他低头看左手。掌心伤口的血还在流,可每次地底回流,刺痛就轻一分。阴流在退,不是被他逼出,而是被地脉吸走。敌人在用活人祭阵,但祭阵本身也需要反哺地脉,否则无法持续。
破绽就在这三息之间。
他不动声色,右手缓缓摸向储物戒。里面还有两枚阳炎丹,但系统早已提示阳属性手段失效。他没拿出来,只是用指腹摩挲戒面,确认里面还有一块寒髓晶——从北域冰渊带回来的极寒之物,本是用来炼制《玄阴诀》丹药的辅材。
现在,它或许能派上用场。
他回忆起第二世在镇天神宫学阵时,师父说过一句话:“逆灵流者,不争其强,只夺其隙。三息回流,便是天机所留。”
他闭眼,开始在识海里画线。
从他所在的位置,到左侧第三道裂缝,直线距离十七丈。中间隔着两道空间褶皱,每一道都宽三丈,力场扭曲,强行穿越必死。但若在三息回流的瞬间,灵力压制最弱,褶皱边缘的力场会出现短暂松动。
他以寒髓晶为引,设想用极低温灵力包裹全身,降低灵力波动,避免触发反噬。再以《九转给回诀》反向导引体内残余阴流,模拟地脉回流节奏,让自己“融入”那三息空档。
路径只有一条——贴着褶皱边缘,走弧形切线,每一步都卡在灵流回缩的节点上。容错不过半息,稍有偏差,就会被绞碎。
他给这招起了个名字:三息穿隙术。
不是现在用,是等时机。他没剑在手,也没后援可依,贸然行动只会让整个中军陷入混乱。
他睁开眼,目光扫过五处战团。
右翼那块,灵力波动最稳,显然是李碧莲所在的医修队。可她传来的灵契依旧断续,像是被什么东西拉扯着。他不能指望她现在能配合。
左前方,一名元婴长老正带着残部死守阵眼,灵力忽强忽弱,明显在硬撑。再撑下去,那块区域也会塌陷。
他必须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传递一个信号。
他抬起右手,指尖凝聚一丝极淡的灵力,不是攻击,也不是防御,而是以《同心引》的节奏,轻轻敲击自己左肩。一下,停两下,再一下,再停两下。
那是他们夫妻间最简单的联络方式——“等我”。
可这一次,他加了三下极轻的震颤,代表“三息节奏”。
他不知道她能不能感知到,但他必须试。
指尖刚落,远处魔族战将又开始割腕滴血。七道裂缝同时扩张,黑气柱再次冲天而起。灵力压制再度加剧,联军阵型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
张鸣没动。
他盯着那道左侧第三裂缝,等待下一次回流。
来了。
黑气柱喷发到顶点,七道褶皱同步震荡,灵力如潮水般被抽走。就在那一瞬,他看到褶皱边缘的银光再次闪现。
三息。
他记下时间,同时察觉到,右手指腹的伤口刺痛减轻了。阴流在退,地脉在吸。
他缓缓抬起右手,寒髓晶已握在掌心。冰冷的触感让他神识更清。
他知道,只要再有一次这样的空档,他就能试一次穿隙。
可就在这时,李碧莲的灵契突然剧烈一震。
不是回应,是失控。
他心头一紧,但没抬头。现在看后方,只会乱了心神。
他继续盯着裂缝,手指却悄悄将寒髓晶移到掌心最深处,随时准备激发。
三息过去,黑气未散,但压制略有松动。他能感觉到,敌人的节奏开始加快。祭阵进入了第二阶段,不再只是割裂空间,而是要彻底吞噬五处战团的灵力核心。
他不能再等。
他深吸一口气,左脚微微前移半寸,重心下沉,准备在下一次回流时行动。
可就在他即将启动的刹那,地底传来一声闷响。
那块骨片的共鸣,突然变了。
不再是三急一缓,而是连续九下急震,像是被什么东西强行催动。
他瞳孔一缩。
祭阵要提速了。
三息空档,可能再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