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想转过身试试读心术,看看她脑子里到底在想啥,是不是真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另有隐情。
可转念一想,这种偷看别人心思的事儿太不地道。
那是侵入别人的内心世界,等于是未经允许翻别人的私密日记,哪怕动机再正当,也显得卑劣。
黄行意立马把手缩了回去,手掌猛地攥紧,指尖嵌进掌心,带来一阵清晰的痛感。
她咬咬牙,硬是压下了这个念头。
不能做这么没分寸的事。
她可以怀疑,可以追问,可以旁敲侧击,唯独不能用这种近乎窥探的方式去获取信息。
那是原则,是底线,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回到家,她一脚踩着另一脚,把鞋往后一甩。
鞋子划出一道弧线,“啪”地一声砸在玄关的地板上,一只歪在墙角,另一只差点踢到鞋柜。
她光着脚丫子就蹦到沙发边上坐下,脚底踩着冰凉的木地板,微微一缩,随即适应了那股凉意。
陈瑾烨听见动静,从厨房走出来,看见那一地狼藉,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叹了口气,认命地弯下腰,弯腰的动作熟练得像是已经重复了无数遍。
他把那双乱扔的鞋整整齐齐摆好,鞋头朝外,间距一致,连鞋带都顺手捋平了。
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也是他对生活秩序的一种坚持。
黄行意顺手扯下袜子,动作随意得像是要把一天的疲惫都甩掉。
她把袜子团成一团,随手扔进洗衣篮,冲屋里喊了句:“爸妈,我回来啦!”
声音清脆,带着点刚回家的放松与轻快。
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去找拖鞋,客厅的电话就响了。
“叮铃铃——”那铃声在安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刺耳,像是催促,又像是提醒。
方丽红和陈国维从房间出来,穿着居家的睡衣,头发还有点乱。
他们看见黄行意已经在接电话,手上还抓着袜子,脚踩在沙发垫上。
两人对视一眼,没出声,只冲她比了个手势,食指竖在唇前,意思是知道了,然后又轻手轻脚地回屋去了。
黄行意把话筒夹在耳朵和肩膀之间,动作有些笨拙,却很熟练。
她一边揉着小腿,指腹按压着肌肉酸胀的地方,一边问:“怎么了?岳亮?”
声音里还带着刚回家的松懈,可眼神却已经渐渐聚拢,变得专注。
“搞定了!廖阿姨答应了!”
岳亮声音激动得有点发抖,背景里还有点杂音,像是在街上走动。
“黄行意,你知道不?廖阿姨同意来当厂长了!她刚刚亲口答应的,我录了音,回头发你听!”
他的语气像是中了大奖,每个字都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真的啊?那可太棒了!”
黄行意顿时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一下子垮了下来。
她整个人往后一靠,陷进沙发里,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有她在,咱们收了那厂子,往后就省心多了。”
她心里清楚,廖秀娟可不是普通人。
廖秀娟干了这么多年工厂,从一线工人做到中层管理,再到后来独当一面,管理过三家不同规模的厂子。
她不光懂生产流程、质量把控,更懂人情世故、管理经验都有一套。
尤其是对工人心理的把握,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更别说人脉广了——上到主管单位,下到供货商、经销商,她都有熟人,能说得上话。
她坐镇厂里,事能顺一半,对黄行意和岳亮来说,完全是稳赚不赔的决定。
“对了,岳亮,”黄行意忽然想起来,坐直了身子,语气认真了几分:“既然廖阿姨接手了,你就把招新员工的事全交给她吧。”
“她对人看得准,也知道咱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咱们之后再去抽查一下就行,省得我们一个个面试,费时又费力。”
“放心,我心里有数。”
岳亮语气挺兴奋,声音里带着一种被信任后的得意:“廖阿姨这边手续都快办完了,劳动局的调档、社保转移,差不多都齐了。”
“改天咱俩一起去签收购协议。现在得琢磨的,是牌子起个啥名儿?”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觉得得响亮点,得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做高端的,又不能太土。”
“名字这事儿,先不急。”
黄行意托着下巴,指尖轻轻点在下唇边,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现在更关键的,是服装的设计和开发。品牌还没定下来,但产品线必须先立住脚,不然一切都只是空谈。”
“之前她厂里那几个设计师,留两个年轻、有想法、风格也还行的。”
她转回头,语气沉稳而坚定,“其他那些只会画一模一样款式的,就没必要留了。每季出的新品都像是去年的翻版,换个领子、改个袖口就当新款推出来,这种做法根本没法在市场上立足。”
“还有,厂里的上班时间也得改,不能再照老样子了。”
她语气微微加重,眼神里透出一丝不满,“再这样下去,人心都散了。”
“之前她那儿七点开工,一直干到晚上十点,简直是全天候钉在厂里!”
她声音提高了几分,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震惊,“早上七点进车间,晚上十点才下班,中间吃饭加起来不过两个小时,整整十三个小时泡在机器旁!还没周末,这谁能受得了?”
她光是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仿佛那沉重的机器声和刺鼻的布料味道已经扑面而来,“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剪裁、缝纫、质检,从早到晚,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虽说中间能歇俩钟头,可一天十二三个小时泡在车间,做着重复活儿,人早晚会垮,“精神会麻木,身体也会撑不住。这不是工作,这是压榨。”
所以廖秀娟的厂子才一直留不住人,“刚来的工人干不过一个月就走了,留下的不是家境实在困难的,就是实在找不到别的活儿干的。”
私企本来就比不上国企福利好,要是再这么拼命,工资再高,也没人愿意干,“员工不是机器,人需要休息,也需要生活。厂子要长远发展,就得尊重人的基本需求。”
“你说得没错。”
岳亮挠挠头,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