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微微皱眉,神色认真,对河继嘱咐道:“我平安无事,千万别给家人说我具体住处了。”
河监看向庄周,目光中带着几分不解与担忧:“这,这不太好吧,会让家人牵挂的。我知道,兄弟手头拮据,写书全用竹简。我来时带着丝绢、竹简,供弟抄书,不知可否?”
庄子心中似有春风拂过,暖意蔓延。他连忙摆手,神色诚恳:“我出门时带着一点丝帛。兄长帮我太多,愚弟实在不敢再受!”
河监顺着八字眉,再次和蔼地看向庄子:“贤弟呀!我想通过细致研究你的文章,排除我胸中的苦闷。我让儿子从下面的车上卸下来丝绢、竹简和吃穿用具。万望接纳。”说罢,他让儿子河继往上搬送东西。
不多时,丝绢、竹简、吃穿用具一一摆放在石屋中。
河监看着这些东西,又看看庄子,眼神中满是期许。一切安排妥当,河监转身对儿子河继叮嘱几句,打发儿子赶着车马回家。
河继离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河监转身,望着庄子,脸上的笑容愈发温和:“贤弟,往后还望多多指点,我要跟你学道修行。”
庄子看着河监,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期许:河监帮他很多,现在被撤职,正是苦闷需要帮助安慰的时候。
山风轻拂,石屋外的树叶“沙沙”作响。
阳光透过石屋窗口的缝隙洒来,斑驳地落在他们身上,似为这问道的场景添上一抹神圣的色彩。
庄子挺着身子,目光落在河监带来的丝绢上。他突兀的额头上,瞬间光芒绽放,岁月斑驳的痕迹里,透着掩不住的惊喜。他手指缓缓捋过黑白相间的长胡须,动作舒缓却难掩激动,口中连连称谢:“这东西太好了!谢谢兄长!”
河监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宽大的衣袖随风轻摆,言语间满是豪爽:“贤弟既然觉得好,我来时带的不少,你可找人做件丝绢衣服。”
庄子仰头“哈哈”大笑,笑声在乡野间回荡:“丝绢如此贵重的东西,向来是官员们显摆身份的穿戴,我一介农夫,身着麻衣便已足够自在。只是我平日里誊写策卷,那竹简堆积如山,搬运翻阅极为不便。这丝绢到手,可算是解了我的大难题。将文章誊在上面,轻便又易于保存。如此一来,学生、官府文员,或是外地前来求学的学士,抄写我的文章也能轻松许多。” 说罢,庄子立刻动手,将丝绢细心裁成一尺宽两尺长的布条。
在那略显古朴的石屋中,庄子席地而坐,身前石几上平铺着一方丝帛,石几暗绿,丝帛洁白如雪,在微光下隐隐泛着柔和光泽。
庄子挽起衣袖,露出清瘦却有力的手臂,提起毛笔,蘸满墨汁。庄子手持毛笔,那毛笔的毫尖纤细而灵动,像是一只蓄势待发的灵物。他目光专注,眼神深邃得如同幽潭,全部心神凝聚在眼前的丝帛之上,似有一股无形之力牵引。笔尖落下,如游龙探入清澈水底,轻盈而又灵动。笔锋游走,带着庄子内心深处翻涌的思绪。笔锋运动,似有千钧之力,那篆字一笔一划,铁画银钩,他的字体遒文壮节,如蛟龙出海,又如凤凰展翅,在丝绢上舞动出别样的风姿。随着笔锋的每一次转折,每一次提顿,一行行篆体文字在丝帛上浮现。那文字笔画刚劲有力,犹如刀刻斧凿,又带着一种古朴的韵味。每一笔,都是庄子思想的烙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庄子的灵魂与思想,都是他与灵魂的低语。
庄子心中装着世间万象。见那枝头繁花绽放,娇艳动人,转瞬却零落成泥;看那山间溪流奔腾,气势磅礴,终又归入大海悄无声息。世间万物,生灭轮回,犹如四季更迭,永不停息。人性亦如茫茫大海,善恶交织,难以捉摸。有人为求功名利禄,不择手段,迷失本心;有人看淡世俗,追求内心自由,逍遥于天地之间。庄子对这一切有着深刻的洞察,独到的见解。它们不是简单的墨迹,而是庄子对宇宙真理执着追寻的具象体现,是灵魂深处发出的呼唤。
一旁的河监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啧啧”称奇。过往公务缠身,他虽知庄周文才出众,却从未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他文章的精妙。此刻,看着那在丝绢上逐渐成型的文字,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他暗暗下定决心,定要把老同学的着作好好研读一番。他计划先逐篇浏览,感受其中的深邃意境;再亲手抄写一遍,让那些文字融入自己的灵魂。抄录好文章,他要精心保存,留传给河家的子孙后代,让这份智慧的火种,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庄子与河监相对而坐,开始谈话论道。河监勤恳好学,庄子倾囊相授。河监专注地倾听,不时地地提出问题,庄子耐心解答。两人闲暇时同赏山景,心境渐宽。在这方天地,他们的情谊与对道的领悟,都悄然生长。
南华山巅常年飘着青紫色的云气。
河监与庄子,在这最高峰安身。峰顶面积不过数丈见方,那座石屋,石墙柴扉,在山风里岿然屹立。屋外,碎石嶙峋,似是远古巨人随意丢弃的棋子。
庄子盘坐在那块龟背纹的岩石上。他那身青色的粗布长袍,比晨雾还要轻薄。
他把松枝斜插进岩缝。三只蚂蚁顺着枝条爬向大树。”你看这些蚂蚁。”庄子的声音像风吹过竹简,“它们以为松枝是通天的道路。”
黄河里传来船夫的号子声。
自此,河监日夜研读庄子文章,抄录时反复揣摩。他一头扎进庄子文章里。那些文字,似跳跃的精灵,在他眼前舞动。他读得如痴如醉,仿若置身于一片奇幻天地。
在这远离尘世喧嚣的山巅,两人沉浸在道的世界里,追寻着心灵的宁静与智慧的启迪,开启了一段独特的修行之旅。茅屋中,二人谈天论道,思想碰撞,情谊也在岁月里愈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