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城被攻破,卢俊义武松领大军继续进攻,又连克数城直将高丽人打的望风而逃。
而李俊在海上对高丽的封锁可谓是达到了极致,凡是高丽船只,只要下海必击沉,高丽人必葬身大海。
大梁的军事行动,终于让高丽李氏皇族慌了,现任皇帝名为李淦,得知边境奏报后,连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这些大臣里姓李的占了三分之二,因为这位李淦为人继位吝啬,有功之臣的封赏从不涉及爵位金银,只是赐于国姓,导致现在李姓在高丽泛滥。
李淦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手中紧攥着边境传来的战报,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下方的大臣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整个朝堂弥漫着一股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气氛。
“诸位爱卿,大梁如此猖獗,连连攻克我数座城池,如今海上也被封锁,我高丽该如何应对?”李淦终于打破沉默,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既愤怒又恐惧。
这时,一位姓李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拱手说道:“陛下,大梁来势汹汹,我军连番受挫,士气低落。依老臣之见,眼下可先派使者前往大梁求和,许以重利,暂解燃眉之急。”
李淦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甘:“求和?难道要朕向那大梁低头?朕咽不下这口气!”
另一位李姓大臣也站了出来,附和道:“陛下,求和并非长久之计,但当下局势危急,不失为缓兵之策。待我高丽整顿兵马,再图反击不迟。”
“哼,说得轻巧!那大梁会轻易答应求和?若他们狮子大开口,朕又当如何?”李淦怒视着群臣,心中满是烦闷。
朝堂上顿时陷入一片沉默,众大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再言语。李淦看着这群平日里只会阿谀奉承的臣子,心中一阵厌恶。
许久,又有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要不从国内调集兵力,加强边境防御,与大梁决一死战?”
“调集兵力?谈何容易!如今国内兵力分散,且经此一战,人心惶惶,仓促调集,能有几分胜算?”李淦冷笑一声,对这个提议嗤之以鼻。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之时,一名侍卫匆匆闯入朝堂,跪地奏道:“陛下,不好了!大梁军又攻克了一座城池,正向王都逼近!”
李淦听闻,身子猛地一晃,差点从龙椅上跌落。群臣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惊慌失措,有的唉声叹气。
“都别吵了!”李淦怒吼一声,强打起精神,说道:“传朕旨意,即刻招募新兵,加强王都防御。同时,速派使者前往大梁,求和之事,再议!”
众大臣无奈地应了一声,各自领命而去。李淦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朝堂上,望着殿外阴霾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忧虑与绝望,不知高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心情烦闷的李淦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后宫,往日里那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宫殿,此刻在他眼中却毫无光彩。
宠妃崔氏见李淦满脸阴霾,急忙迎上前去,轻声问道:“陛下,今日为何如此烦闷?可是朝中出了何事?”李淦重重地叹了口气,跌坐在椅子上,将大梁军势如破竹,连克数城,如今正逼近王都,而朝堂之上群臣又无应对良策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崔氏听后,秀眉微蹙,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陛下,臣妾倒是有一计。听闻大梁新立,想来也不愿久战。陛下可派一位公主与那大梁联姻,如此示好,或许能达成和谈。大梁得了公主,想必也会给几分薄面,停止攻势。”
李淦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联姻?将朕的女儿送去那陌生之地,朕如何舍得。再者,大梁会同意这联姻之事吗?”
崔氏轻轻依偎在李淦身旁,柔声道:“陛下,此乃无奈之举。公主虽金贵,但为了高丽的江山社稷,也只能出此下策。至于大梁,想来他们也不愿过多损耗兵力。只要我们诚意足够,提出合适的条件,联姻之事或许有望。”
李淦低头沉思良久,想到如今高丽岌岌可危的局势,终于咬咬牙说道:“也罢,也只能如此一试了。只是不知该派哪位公主前去。”
崔氏眼珠一转,说道:“陛下,三公主自幼聪慧过人,且相貌出众。若派她前去,定能让大梁满意。”
李淦想起三公主那乖巧可人的模样,心中一阵刺痛,但为了高丽的存亡,他也只能狠下心来:“就依爱妃所言,传朕旨意,让三公主进宫,朕有话问她。”说罢,李淦靠在椅背上,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奈,不知这联姻之策能否真的拯救高丽于水火之中。
崔氏听了李淦的旨意后,心中抑制不住地兴奋起来,表面上却仍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她暗自思忖,这三公主乃是皇后所生嫡女,平日里凭借着高贵的出身,向来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多次在众人面前让她下不来台。如今,这可是天赐良机,正好借联姻之名将她打发到遥远的大梁,既能除掉眼中钉,又能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智谋”,可谓一举两得。
崔氏强压下内心的喜悦,关切地对李淦说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虽说联姻是为了高丽的大局,但三公主毕竟是金枝玉叶,骤然告知她要远嫁大梁,只怕她一时难以接受。臣妾愿亲自去告知三公主,也好安抚安抚她的情绪。”
李淦疲惫地摆了摆手,说道:“那就有劳爱妃了。务必好好跟三公主说,让她以国家为重。”
崔氏恭敬地应了一声,退出了殿外。一出殿门,她嘴角便忍不住微微上扬,眼神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她匆匆赶到三公主的寝宫,一路上想象着三公主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的模样,心中满是畅快。
来到寝宫,崔氏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见到三公主后,便拉着她的手,故作悲痛地说道:“公主啊,如今高丽大祸临头,陛下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大梁军势不可挡,已经逼近王都,为了保住高丽的江山,陛下决定送一位公主与大梁联姻求和。”
三公主听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难以置信地问道:“崔妃,你说什么?要送本公主去联姻?这……这怎么可以!”
崔氏见状,心中暗喜,却仍装出一副同情的样子,说道:“公主,臣妾也不忍心啊。可这是陛下的旨意,也是为了整个高丽着想。陛下想来想去,觉得公主您聪慧过人,定能担此重任,为高丽换来和平。”
三公主气得浑身发抖,怒视着崔氏说道:“崔妃,是不是你在父皇面前进了谗言?为何偏偏是我去联姻?”
崔氏心中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装作委屈地说道:“公主,您可不能冤枉臣妾啊。臣妾一心为了高丽,为了公主您。这也是陛下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公主您就不要再为难陛下了。”
三公主咬着嘴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深知,自己恐怕难以逃脱这联姻的命运了。而眼前这个崔妃,必定没安好心。但此时,她却又毫无办法,只能暗自悲叹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