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府
大夫人从唐父那里得知这个庶女不仅从海外弄来了高产粮种,还受到皇帝封赏为慧心郡主后,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她原本就瞧不上这个庶女,觉得她不过是个上不得台面的货色,当初能替她的燕儿替嫁已经是看在老爷的面子上了。
谁知道她还有翻身的一天,还得了郡主的封号,以后她这个嫡母见了她,不时还要向她请安。
这怎么可以,不行她要想想办法。
这时身边的陈妈看出来了夫人的不对劲,问道,“夫人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妨说于老奴听听,说不定老奴有办法帮夫人解决。”
大夫人看向她,也没隐瞒,直接将唐姗姗被封为郡主的事情说于她听。
陈妈不止是夫人身边的陪嫁嬷嬷,也是对她最忠心的人,以前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都是陈妈帮忙解决的。
陈妈笑着道,“夫人,要解决此事并不难,三小姐嫁进镇国公府也有个一年半载了,如今到了现在也没为世子生下一儿半女,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嫁进镇国公府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三姑娘的身体有什么问题。”
“如果镇国公夫人知道了此事,会不会重新考虑为世子纳妾,刚好府上还有两个已经及籍的姑娘,要是……”
多于的话她没往下说,大夫人瞬间就明白了陈妈的意思,脸上露出阴狠的笑容:“你说的对,不过咱们还是改天去趟镇国公府探探夫人的口才行,如果成了。咱们就把府里的五姑娘和六姑娘送进镇国公府,给世子做妾?”
陈妈点点头,谄媚道:“正是,夫人,只要咱们送个听话的姑娘过去,日后在镇国公府也能有个眼线,说不定以后还能取代镇国公世子的位置,还能拉把一下府里。”
大夫人越想越觉得可行,马上叫来心腹丫鬟,让她通知一下府里的五姨娘和六姨娘她们,让她们好好教导一番,准备送进镇国公府。
…
与此同时,苏姗和顾景辰最近一段时间都住在了庄子上,自从上次的高产粮种被老皇帝派人收走后,他们让人加紧又种植了一批红薯、土豆、玉米、南瓜等,生长周期短收获快的高产粮种,为此苏姗还特意在幼苗里加了不少灵泉。
附近的山上也被傀儡雇人种植好了一片果园,明年就能收获一批。
老公还雇了附近不少村民帮忙建个厂房,准备养殖一些鸡、鸭、鹅、猪、牛、羊。
就在苏姗和顾景辰在庄子上忙得热火朝天时,大夫人带着陈妈来到了镇国公府。
镇国公夫人热情地接待了她们,寒暄一番后,大夫人开口了胡说八道,说唐姗姗从小落水,怕是这辈子都不能生育了,镇国公府只有世子一个男丁,还要早日开枝散叶,以后可能之类的话。
这话把国公夫人都说的差点当真了。
接着又听她开始推荐起了府上五姑娘、六姑娘,夸她们温柔娴淑,若能进镇国公府为妾,也好帮衬着世子和夫人,还会孝敬你们。
镇国公夫人听了半天也算听明白了,她这是知道府里庶女不能生,故意来推荐人的,她这种人,国公夫人是一点都没瞧上。
且不说她能生不能生,就她儿媳那身出神入化的医术和她那个神秘莫测的师傅,还有人家治好自己重伤的儿子,就这点她都不能亏欠了人家。
镇国公夫人脸上带着温和的笑,语气却不容置疑:“大夫人的好意我心领了,至于纳妾之事,我不同意,我儿媳向来温柔娴淑对于我这个婆婆也是非常孝敬,我很满意这个儿媳。至于孩子,那是他们小两口之间的事,我管不着。当然了,这事也轮不到一个外人来管。”
大夫人没想到镇国公夫人如此维护唐姗姗,一时间有些语塞,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陈妈见状,连忙赔笑道:“夫人,我们也是为了镇国公府着想,并无他意。”
镇国公夫人淡淡看了她一眼,重重放下茶杯道:“我们镇国公府的事情还轮不到一个下人插嘴,退下。”
陈妈被镇国公夫人一喝,吓得立马退到一旁,低着头不敢再言语。大夫人见势不妙,强撑着笑意道:“夫人莫要动怒,是我们唐突了。”
镇国公夫人冷哼一声,“你既知道唐突,便不该来提这些事。好了,带着你们的东西可以走了,不送。
大夫人气的咬着牙,强忍着怒气站起身,“夫人教训得是,是我考虑不周,我这就回去。”说罢,匆匆转身带着陈妈离开。
另一边,苏姗和顾景辰在庄子上浑然不知此事。
等大夫人走后,镇国公夫人派人去庄子上给苏姗报信,告知她大夫人的所作所为。
苏姗听闻后,冷笑一声,“她还真是不死心,不把整的名声扫地不罢休。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顾景辰看完书信后也很生气,搂住她的肩膀,安慰道:“老婆,有我在,不会让她们伤害到你。”
苏姗靠在他怀里待了一会儿,便从他怀里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这个大夫人还是,不把我名声败干净,心里就不舒,我要给她点厉害瞧瞧。”
顾景辰挑了挑眉,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有什么主意吗?”
苏姗道,“我要让她永远躺在床上起不来,被我那个便宜父亲嫌弃。”
顾景辰听完,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坏笑:“老婆,你这主意不错。”
于是,当晚苏姗跟顾景辰交待一声,便开始行动起来。
隐身来到唐府直接给大夫人下了虚弱丹,以后的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想把府里姑娘送进镇国公府为妾,还恶意中伤自己不能生育,想给自己添堵,做梦 。
这下大夫人是彻底老实了。
镇国公府
次日,镇国公夫人便让府里的下人去把世子叫回府,禀退所有下人问道,“辰儿,你那媳妇真不能生吗?”
顾景辰很想翻白眼,不过这是自己母亲,还是恭敬回道:“母亲,您听谁胡说八道呢?跟本没有的事情。”
镇国公夫人皱了皱眉,“可唐府大夫人说她从小落水,怕是生不了。”
顾景辰冷笑一声,“母亲,唐府夫人这是嫉妒,嫉妒儿子好了,而她大女儿去给别人做妾,心里不平衡,才故意造谣罢了。
“姗姗医术高明,之前是因为她年龄小,生孩子太早对她身体不好,所以儿子才一直没有跟她……那个。不过母亲放心,等姗姗过了十八岁以后,她就能生了。”
镇国公夫人听后恍然大悟,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是我差点被那唐府大夫人给骗了。你媳妇确实是个好孩子,医术好又孝顺。幸亏我没听她的,不然可就寒了你媳妇的心。”
顾景辰点头道:“母亲英明,姗姗为我们镇国公府做了不少事,儿子很喜欢她。”
与此同时,唐府那边,大夫人服下虚弱丹后,身体越来越差,整日卧床不起。
唐父得知此事后,对她的态度也愈发冷淡,整日下朝都去了其她姨娘那里。大夫人心中又急又恨,请了不知道多少名医,老大夫看完都说他们治不了。
苏姗和顾景辰在庄子上继续忙着他们的事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果园和养殖场都初见成效。
时光飞逝,又一批粮种收获后,也到了深秋,天气越发冷了。
苏姗想在庄子上建几个大棚,她把想法跟老公一商量,顾景辰立刻安排人去准备材料。
他们找人用竹子搭建框架,再蒙上透光的油纸,一个简易的大棚就建成了,他们把大棚里的地找人翻整好,播下了一些耐寒的蔬菜种子。
苏姗还往种子里加了些灵泉,又指导大家在大棚里种上了白菜、萝卜、菠菜、蕃茄、豆角和以及一些其它水果等。
消息传到了京城,皇帝听闻镇国公府的庄子上有能在冬天种菜的法子,便派人来打听,他也不是没听说过有些有钱人家会在温泉附近种植青菜。
顾景辰得知皇帝派人来打听,心中早有打算。他好好招待来使,并详细介绍了大棚种植的方法。
来使回去后,将情况如实禀报给皇帝。皇帝龙颜大悦,觉得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好法子,便下旨让他进宫,详细讲解大棚种植之法。
顾景辰进宫后,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将大棚种植的原理、操作方法等说得清清楚楚。
皇帝听后十分满意,当即决定在京城周边先试点建立大棚种植基地,让顾景辰负责指导。他领命后,便带着一批人开始忙碌起来。
而唐府那边,大夫人的身体越来越差,府中事务逐渐被其他姨娘掌控。
她心中充满悔恨,但却已无力回天。
而唐父现在对这个庶女能被封为郡主也是另眼相看,时常派人送些东西到镇国公府。苏姗对此并不在意,她一心和自家男人扑在大棚种植的事业上,期待着能为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
至于其他人的想法她才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