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的覆灭来得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快。
当全副武装的战士们押着宋家五兄弟及其党羽走出祠堂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作为村霸,他们这个村,可是没少被宋家欺负。
村民们从躲藏的房屋中探出头来,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直到看见宋铁山那张标志性的刀疤脸上满是灰败,才确信这不是做梦。
“老天开眼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跪在路边,老泪纵横地对着天空磕头。
张村长站在祠堂门口,看着被押上军车的宋家人,激动的浑身发抖。。
他转向身旁的苏建国。
“建国啊,你...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苏建国望着远去的军车,得意一笑。
“张村长,宋家作恶多端,早就该有人收拾他们了。我只是恰好认识部队里的人。“
事实远比这复杂。
苏明超的老战友李营长接到消息后,立即向上级汇报了情况。
上面早就注意到保定地区存在地方恶势力,宋家正是重点监控对象之一。
这次事件给了上面一个绝佳的收网机会。
当天下午,县里就炸开了锅。
宋家老二宋铁林在县里的保护伞。
公安局副局长马德彪正在办公室喝茶,就被突然闯入的纪委人员带走。
紧接着,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的几名官员相继被控制,他们都是多年来为宋家提供庇护的“关系网“。
“听说连县长都被叫去问话了!“
张村长从县里回来,激动地向苏建国汇报最新进展。
“宋家这次是彻底完了!“
苏建国点点头,脸上却没有太多喜色。
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妥善安排岳母的后事,以及如何安置岳父和大舅哥。
王老太太的葬礼在三天后举行。
那天清晨,李家村的天空格外晴朗,仿佛老天也在为这位善良的老人送行。
村民们自发前来送葬,队伍从村头排到村尾。
许多受过老太太恩惠的人都红了眼眶,尤其是那些曾经在她家吃过饭的孤儿寡母。
“老太太心善啊。“
一个中年妇女抹着眼泪对王秀兰说。
“那年我男人死了,家里揭不开锅,是您娘偷偷给我家送了一袋面...“
王秀兰穿着素白的孝服,眼睛红肿得像桃子。
她机械地向每一位前来吊唁的村民回礼。
苏建国一直站在她身旁,时刻准备扶住随时可能倒下的妻子。
葬礼结束后,苏建国召集全家人商量后续安排。
“爸,大舅哥,你们收拾一下,明天跟我们一起回四九城。“
苏建国对坐在堂屋的王老爷子和王大江说。
王老爷子摇摇头,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坚决。
“建国啊,我和你大舅哥商量好了,我们就留在老家。“
“什么?“
王秀兰猛地抬头,眼泪再次涌出。
“爸!您一个人在这怎么行?大哥身体也不好...“
王大江坐在轮椅上,艰难地开口。
“妹、妹夫...我、我们想好了...老家熟人多...方便...“
苏建国看着两位残疾的亲人,心中了然。
老人恋旧,尤其是到了这个年纪,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但他也担心他们的生活。
“爸,您和大舅哥在这,秀兰会担心的。“
苏建国委婉地劝道。
王老爷子摆摆手,声音沙哑却坚定。
“我七十多了,活不了几年了。死也要死在自家炕上。再说,你妈还在这呢,我得陪着她...“
这句话彻底击垮了王秀兰。
她扑到父亲膝前,放声痛哭。
“爸!您别这么说...您跟我走吧,我伺候您...“
王老爷子颤抖的手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老泪纵横。
“傻闺女,爸知道你孝顺。可爸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了。你大哥也需要人照顾...“
苏建国看着这一幕,心中酸楚。
他蹲下身,轻轻搂住妻子的肩膀。
“秀兰,爸和大舅哥既然决定了,我们就尊重他们的意愿吧。“
王秀兰抬起泪眼。
“建国!你怎么能...爸一个人在这...“
“不是一个人。“
苏建国安慰道。
“有大舅哥在,还有张村长和乡亲们照应。我们也可以经常回来看他们。“
他转向岳父,语气郑重。
“爸,您真决定了?“
王老爷子点点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决定了。我这把老骨头,哪也不去。“
苏建国深吸一口气,从内袋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双手递给岳父。
“爸,这是一千块钱,您和大舅哥先用着。不够了随时给我打电话。“
王老爷子推辞不过,最终颤抖着接过信封。
王大江转动轮椅上前,艰难地握住苏建国的手腕。
“谢、谢谢...妹夫...“
苏建国拍拍大舅哥的肩膀。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已经跟张村长说好了,他会定期来看你们。有什么需要,直接告诉他。“
当天晚上,苏建国又特地去了张村长家一趟。
“张村长,我岳父和大舅哥就拜托您了。“
苏建国将一个稍薄的信封塞给张村长。
“这是一点心意,您别推辞。“
张村长连忙摆手。
“建国,你这是干什么?老王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照顾他是应该的!“
苏建国坚持道。
“张叔,您收下吧。就当是帮我岳父买些生活用品的钱。另外...“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
“这是我四九城家里的电话和地址,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
张村长这才收下信封和纸条,郑重地点头。
“你放心,我会常去看他们的。“
第二天清晨,李家村的晨雾还未散去。
苏建国和王秀兰就准备启程了。
王秀兰站在父亲和大哥面前,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紧紧抱住父亲瘦弱的身体,声音哽咽。
“爸,您一定要好好的...我、我过年就回来看您...“
王老爷子强忍泪水,拍着女儿的背。
“去吧,去吧...好好过日子...别惦记爸...“
王大江坐在轮椅上,眼中满是不舍。
苏建国看了看手表,轻声提醒。
“秀兰,该走了。“
王秀兰这才依依不舍地松开父亲,一步三回头地走向停在门口的吉普车。
当吉普车缓缓驶离村口时。
王秀兰再也控制不住,她直接下车跪在地上,对着还在看着她的父亲和大哥磕了三个头。
“爸!大哥!保重啊!“
她的哭喊声在清晨的村庄上空回荡。
。。。
吉普车缓缓驶入四九城。。
王秀兰靠在车窗边,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
她的脸色苍白,眼下是浓重的青黑色,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连呼吸都显得那么轻。
苏建国侧头看着妻子,心头一阵酸楚。
这大半个月来,从岳母突然病重到离世,再到与宋家的那场风波,王秀兰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
她像一根绷紧的弦,现在终于到了极限。
“老李,先送我媳妇回家。“
苏建国对司机说道,声音刻意放轻,生怕惊扰了妻子难得的安静时刻。
车子在四合院门前停下,苏建国轻轻推了推王秀兰的肩膀。
“秀兰,到家了。“
王秀兰如梦初醒般眨了眨眼,茫然地看向窗外,然后缓缓点头。
她的动作迟缓,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透着疲惫。
苏建国先下车,绕到另一侧为妻子打开车门,小心翼翼地扶她下来。
王秀兰的双腿似乎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刚下车就踉跄了一下,苏建国连忙一把搂住她的腰。
“小心。“
他低声说道。
王秀兰勉强扯出一个微笑。
“我没事,就是有点累。“
苏建国心疼地叹了口气,一手提着行李,一手搀着妻子走进院子。
四合院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老槐树发出的沙沙声。
苏玉珍是做完豆腐,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了,院子里空无一人。
“你先好好睡一觉。“
苏建国把王秀兰扶到卧室,帮她脱下外套。
“我去给你倒杯热水。“
王秀兰摇摇头,直接倒在炕上,连鞋子都没脱。
“不用了,我就想睡会儿...“
话音未落,她的眼皮已经沉重地合上,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
苏建国站在床边,静静地看了妻子一会儿。
他轻手轻脚地为妻子盖上被子,又小心地脱掉她的鞋子,然后悄悄退出房间,轻轻带上门。
回到院子里,苏建国深吸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天色。
虽然家庭事务刚刚告一段落,但作为一家之主,他还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
尤其是那些被搁置了大半个月的生意。
“老李。”
苏建国走向还在等待的司机。
“你先回厂里向刘厂长复命吧,就说我改天亲自登门道谢。“
送走司机后,苏建国从杂物间推出那辆自行车。
车座上已经积了一层薄灰,他用袖子擦了擦,然后跨上车,向二号店的方向骑去。
苏建国蹬着自行车,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
路边的店铺传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行人匆匆,自行车铃声叮当作响。
这是四九城最寻常也最鲜活的生活气息。
离开这么久,苏建国心里其实没底。
虽然走之前把二号店交给了大女儿苏玉芬打理,但她毕竟没有太多经验。
而且现在正是蔬菜生意青黄不接的时候,新菜还没下来,全靠反季节蔬菜撑着。
想到这里。
苏建国不禁加快了蹬车的速度。
当“苏记蔬菜行二号店“的招牌映入眼帘时,苏建国眼前一亮。
店铺门口排着长队,顾客们提着篮子或推着小车,正有序地等待购买。
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店内人头攒动,几个穿着统一围裙的服务员正忙碌地称重、包装、收钱。
苏建国把自行车停在店旁,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衣领,然后大步走向店铺。
“苏老板!您回来了!“
门口的服务员惊喜地喊道。
其他几个服务员也纷纷抬头,脸上露出恭敬之色。
苏建国微笑着点头致意。
“大家辛苦了。“
正说着,苏玉芬从后面的仓库走出来,手里拿着账本。
看到父亲,她先是一愣,然后眼圈瞬间红了。
“爸...姥姥家的事都处理完了?“
苏建国看着大女儿,心头一暖。
“都处理好了。“
苏建国点点头。
“你妈太累了,在家休息。我过来看看。“
苏玉芬擦了擦眼角。
“爸,您先坐,我给您倒茶。“
她转向其他员工。
“继续干活,别耽误顾客。“
苏建国在店铺角落的小桌前坐下,接过女儿递来的热茶。
他环顾四周,店铺干净整洁,货架上蔬菜摆放得井井有条。
这些都是他当初设计的经营模式,现在看来被完美执行着。
“爸,这是这半个月的账目。“
苏玉芬把账本递给父亲。
苏建国翻开账本,一行行数字跃入眼帘。
他的眉头渐渐舒展,最后完全扬起。
“这...半个月盈利一万二?“
苏建国惊讶地抬头。
“怎么会这么多?“
苏玉芬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是啊,爸。我按您教的方法,把反季节蔬菜单独设了个专区,还搞了个'早市特惠'。“
苏建国合上账本,认真打量着女儿。
“玉芬,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也不全是。“
苏玉芬有些不好意思。
“我经常去一号店向李店长请教,还看了您留下的经营笔记。“
苏建国突然意识到。
在他和王秀兰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女儿不仅撑起了店铺,还做出了创新。
“好,很好。“
苏建国连连点头。
“你做得很好。“
“爸。“
苏玉芬突然想起什么。
“您要不要去看看新到的黄瓜?昨天刚到的货,特别新鲜。“
苏建国起身跟着女儿走向蔬菜区。
翠绿的黄瓜被摆放在入口处的货架上,每一根都笔直饱满。
“不错,这个位置选得好。“
苏建国赞许地点头。
苏玉芬笑了。
“今天已经卖出去一大半了。“
苏建国看着女儿自信的样子,突然觉得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
“玉芬啊。“
苏建国沉吟片刻。
“以后这二号店,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吧。“
苏玉芬惊讶地瞪大眼睛。
“爸,这...“
“工资按店长标准,再加百分之十的利润分成。“
苏建国不容置疑地说。
苏玉芬的嘴唇颤抖着,眼泪终于夺眶而出。
“爸...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在店里又转了一圈后,苏建国看了看手表。
“时候不早了,我还得去一号店看看。。“
“嗯,爸,您快去吧。“
苏玉芬连忙说。
“晚上我早点关门,回去看妈。“
苏建国点点头,走向门口。
临出门前,他回头看了一眼忙碌的店铺。
他的女儿正在称重台前熟练地操作着电子秤,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这一切,比他想象的最好情况还要好。
。。。
苏建国从二号店出来,推着自行车站在街边,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长舒了一口气。
二号店的经营状况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女儿苏玉芬的成长也让他倍感欣慰。
他抬腕看了看手表,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得抓紧时间去一号店看看。
他跨上自行车,沿着熟悉的街道向一号店骑去。
来到一号店。
一号店虽然门面没有二号店规模大。
但是门前的排的队伍,却是比二号店还要长。
苏建国把自行车停在店旁,大步走了进去。
“苏老板!您回来了!“
正在称重的王丽第一个发现了他,惊喜地喊道。
店里的其他员工也纷纷抬头,齐声说老板好。。
李红梅正在柜台后算账,听到动静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快步迎了上来。
“苏老板,您回来了!家里的事都处理好了吗?“
李红梅关切地问道、
苏建国点点头。
“都处理好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不辛苦不辛苦。“
李红梅连忙摆手。
“您不在,我们更应该把店看好。“
苏建国环顾四周,店铺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货架上的蔬菜摆放得整整齐齐,价格标签清晰可见。
顾客们有序地排队,几个服务员忙碌但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这一切都让他很满意。
“账目怎么样?“
苏建国问道。
“都记好了,您要现在看吗?“
李红梅说着就要去拿账本。
“不急,我先转转。“
苏建国摆摆手,开始在店里巡视起来。
他仔细检查了每个货架,不时拿起蔬菜查看新鲜程度。
黄瓜翠绿饱满,西红柿红润有光泽,白菜外层的老叶都被剥掉了,只留下鲜嫩的部分。
这些都是他定下的标准,李红梅执行得很到位。
“最近损耗怎么样?“
苏建国突然问道。
李红梅的表情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但很快恢复如常。
“按您定的标准,每天都会把不太新鲜的挑出来,报损单都记在账上了。“
苏建国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他走到柜台前,李红梅立刻把账本双手递上。
翻开账本,苏建国仔细查看每一笔记录。
进货量、销售量、损耗量、收入支出...
所有数字都清清楚楚,和他记忆中店铺应有的经营状况完全吻合。
特别是损耗这一块,记录得格外详细,每天都有明确的报损清单。
“很好。“
苏建国合上账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李红梅,这段时间你做得很好。我决定...“
他正要宣布正式任命李红梅为店长的决定,一个声音突然打断了他。
“老板!“
张美丽从货架后面探出头来,脸上带着犹豫的神色。
“我...我有事想单独跟您汇报。“
苏建国眉头一皱,看了看李红梅,又看了看张美丽。
作为同一批进来的员工,张美丽平时工作也算认真,但总给人一种爱打听闲事的感觉。
“什么事不能在这里说?“
苏建国问道。
张美丽咬了咬嘴唇,眼神闪烁。
“是...是关于店里的事,很重要。“
苏建国沉吟片刻,对李红梅说。
“你先忙,我去去就来。“
他跟着张美丽来到店铺后面的库房。
库房里堆满了各种蔬菜和包装材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清香。
苏建国关上门,转身问道。
“什么事这么神秘?“
张美丽紧张地搓着手,声音压得很低。
“苏老板,我要举报李红梅...她...她做假账,偷店里的钱!“
苏建国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
“张美丽,这话可不能乱说。我刚看过账本,一点问题都没有。“
“账本是没问题。“
张美丽急切地说。
“但她动的不是明面上的账,是那些报损的蔬菜!“
苏建国眯起眼睛。
“继续说。“
“每天我们不是都会把一些不太好的菜挑出来报损吗?按规定这些菜是要扔掉的。但李红梅没有扔,她让她的表弟每天傍晚来,把这些菜偷偷运走,低价卖掉!“
苏建国心头一震。
这个手法确实隐蔽,如果不是内部人员举报,外人根本发现不了。
“你怎么知道的?“
苏建国沉声问道。
“我...我前几天下班,东西拉店里了,回来拿,亲眼看到的。“
张美丽低下头。
“李红梅的表弟骑着一辆三轮车,把那些'报损'的菜都拉走了。我跟过去看过,他们就在菜市场后面的小巷子里低价卖,虽然菜有点蔫,但只要价格够低,还是有很多人买的。“
苏建国面色阴沉如水。
这种事情一旦查实,性质极其恶劣。
但他也不能仅凭张美丽的一面之词就下定论。
毕竟,张美丽也算是跟李红梅同一批进来的员工。
很有可能处于极度李红梅当店长,进行诬告。
“你确定是李红梅指使的?“
“千真万确!“
张美丽信誓旦旦。
“从那天起,我就特别留意报损的蔬菜,好多其实还没达标,李红梅就强制要求下架,说是必须给顾客最好的。。“
苏建国深吸一口气,很快冷静下来。
商场如战场,内部腐败比外部竞争更可怕。
“张美丽。“
苏建国盯着她的眼睛。
“这件事你还跟谁说过?“
“没有,就您一个人知道。“
张美丽连忙摇头。
“好。“
苏建国点点头。
“从现在开始,你就当没跟我说过这事。继续正常工作,不要打草惊蛇。如果真如你所说,我会查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