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武公因协助周朝平定犬戎之乱,立有大功,周朝封卫为公爵。卫武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子扬继位,就是卫庄公。卫庄公即位后,娶了齐国女子为夫人,齐女貌美如花,卫庄公宠爱有加,但齐女很不争气,始终没有生出儿子。
卫庄公很着急,又娶了陈国两姊妹为嫔妃。一年后陈女生了个儿子,不久又夭折了。陈女的妹妹也受庄公宠爱,生个儿子叫公子完。陈女的妹妹生了公子完不久就去世了,庄公就让齐女抚养公子完,并立公子完为太子。
卫庄公还有个宠妾,生了个儿叫州吁。州吁从小受卫庄公宠幸,受到的赏赐很丰厚。州吁慢慢长大,特别喜欢军事,庄公便任命州吁为将军。上卿石碏向庄公谏言说:“妾生的儿子,喜好军事,您就叫他做将军,祸乱将从此开始。”
庄公没有听取上卿石碏的意见。
卫庄公二十三年去世,太子完继位,就是卫桓公。卫桓公二年,桓公的弟弟州吁骄奢淫逸,卫桓公罢免了他,州吁逃亡国外。州吁逃亡期间,并未安分守己,而是四处结交各方势力,暗中积蓄力量,企图推翻现政权,自立为国君。他听闻郑国的共叔段因叛乱失败而死,便从中得到启发,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州吁联合了一些对卫国心怀不满的势力,准备起兵攻打卫国。
卫桓公十六年,州吁认为时机已到,便率领着他暗中组建的军队,气势汹汹地杀回了卫国。卫桓公得知州吁叛乱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然而,此时的卫国朝堂内部早已人心惶惶,许多大臣都对州吁的势力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出兵迎战。州吁杀害卫桓公,自立为卫国君。
州吁即位后,郑伯的弟弟段想要攻打郑国,州吁便请求宋、陈、蔡三国共同讨伐郑国。三个国家答应了州吁。州吁弑君自立,卫国人都不喜欢他。在这危急关头,上卿石碏站了出来,然后在州吁放松警惕之时,将其一举擒获。杀死了他。
石碏的建议,派人前往邢地,把桓公的弟弟公子晋接回来,立为国君,这就是卫宣公。卫宣公即位后,起初倒也兢兢业业,努力稳定卫国局势。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暴露了本性。
当初卫宣公宠幸夫人夷姜,一年后夷姜生个儿子叫公子汲,被立为太子。并派贤德的大夫公子右,做太子的老师。太子长大后,老师去齐国为太子汲迎娶太子妃。太子妃美貌绝伦,卫宣公看见了,很是喜欢,竟不顾伦理纲常,自己娶了太子妃。
此事引起了卫国上下的一片哗然,朝中大臣议论纷纷,卫宣公不为所动,只是另外给太子找个女子做了太子妃。
上卿石碏虽已年迈,但听闻此事后,痛心疾首,再次进宫劝谏卫宣公。可卫宣公此时已被美色冲昏头脑,根本听不进石碏的话。石碏无奈叹息,深知卫国恐又将陷入一场大乱。
宣姜本是太子妃,被迫嫁给卫宣公,心中满是怨恨,但也没有办法,只能默默接受这个现实。好在卫宣公宠爱宣姜,宣姜便不再怨恨。几年光景宣姜便为宣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公子寿,次子公子朔。
卫宣公娶了太子妃,把夫人夷姜都快气死了,多次劝谏宣公不要做这种有损伦理纲常的事,是会被国人耻笑的。宣公不听,真的把太子妃据为己有,从此夫人夷姜闭门不出,不见卫宣公。
夷姜不久便病故了,卫宣公把宣姜扶为正夫人。宣姜及两个公子,常在宣公面前说太子汲的坏话。宣公也因自己抢走了太子妃,心怀愧疚而不喜欢太子,想把他废掉。因太子无过错,无故废除太子无法向世人交待。便令太子汲出使齐国。
卫宣公暗中派杀手埋伏在边境,给杀手看了太子汲手中的白旄,吩咐只要见到持白旄的人就将其杀掉。公子寿得知了这个阴谋,他心地善良,与太子汲感情深厚,便劝太子汲不要去齐国。太子汲恪守孝道,坚持要完成父亲的命令。
公子寿无奈,便在太子汲出发前,灌醉了他,自己拿着白旄先行前往边境。杀手见到持白旄的公子寿,以为是太子汲,便将公子寿杀害。太子汲醒来后,发现公子寿替自己赴死,悲痛万分,他赶到边境,对杀手表明身份,杀手又将太子汲杀害。
卫宣公得知两个儿子的死讯后,深受打击,一病不起。而公子朔则在这场变故中坐收渔利,卫宣公死后,公子朔顺利登上了国君之位,就是卫惠公,然而卫国的未来却因此陷入了更加动荡不安的局面。
曾辅佐太子汲的左右两公子,对公子朔成为卫国国君愤愤不平。惠公四年,左右两公子因怨恨惠公中伤谋杀太子汲,自立为国君,因此发动叛乱,率同党攻打卫惠公,惠公逃亡到齐国,左右公子便立太子仍的弟弟黔牟为国君。
黔牟即位后,努力想要稳定卫国的局势,可国内各方势力矛盾重重,他一时难以掌控。而逃亡到齐国的惠公并未死心,他在齐国寻求支持,企图有朝一日夺回君位。
齐国君主念及与卫国的旧情,同时也想借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决定帮助惠公复国。齐国集结了一支军队,护送惠公回国。
左右公子得知齐国出兵的消息,急忙组织卫国军队抵抗。双方在卫国边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斗中,左右公子虽奋力指挥,但齐国军队实力强大,卫国军队渐渐处于下风。
最终,左右公子战败被杀,黔牟被赶下了台。惠公重新登上了卫国国君的宝座。经此一役,卫国国力大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惠公也意识到,若想让卫国重新繁荣,必须摒弃前嫌,与臣民共同努力,可他能否真的痛改前非,带领卫国走向新的未来,一切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