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宣公四十五年去世,儿子公子款继位,就是陈缪公。陈缪公看摊守业,虽然没有什么业绩,总算维持了陈国的安定和谐,也没有什么负面反应,是个太平国君。陈缪公在位十六年,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公子朔继位,就是陈共公。
陈共公继位以来,注重与诸侯国友好往来,对百姓施仁政,对内对外关系和谐,没有战事,没有暴乱,是一个仁德君主。陈共公在位十八年,国家安宁,戎狄没有犯边。人民安定团结。共公去世后,儿子公子平国继位,就是陈灵公。
陈灵公继位不久,楚国的楚庄王继承了君位,楚庄王野心勃勃,想要称霸天下。陈灵公六年,楚庄王率兵攻打陈国。陈国朝堂顿时陷入一片慌乱。陈灵公想不明白,陈国与楚国没有过节,无缘无故攻打陈国,为哪般。
陈灵公急召大臣们商议对策,有的大臣主张求和,认为陈国难以与楚国抗衡,不如割地赔款以换得一时安宁;有的大臣则坚决主战,称陈国历经几代君主的经营,并非毫无一战之力,应奋起抵抗扞卫尊严。陈灵公犹豫不决,一方面害怕楚国的强大武力,另一方面又不甘心轻易屈服。
此时,一位名叫陈贤的谋士站了出来,献上一计:“大王,我们可先派使者前往楚国,假意求和拖延时间,同时联络周边与楚国有矛盾的诸侯国,请求他们出兵相助。待援军一到,我们里应外合,定能击退楚军。”
陈灵公听后,觉得此计可行,便依计行事。使者快马加鞭赶往楚国,而陈国也暗中开始了备战与求援的行动。一场关乎陈国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楚庄王大兵压境,给陈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楚庄王并没有侵占陈国的意思,只是想征服。经过几轮的协商,最后陈国与楚国结盟,楚国撤军。
陈灵公刚即位还是想做一个好国君,自从与楚国结为盟国,国家太平了,便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用的大臣也不是贤德之臣。夏姬是陈国有名的美女,是陈国公子御叔的妻子。由于夏姬貌美,不少陈国大夫对夏姬垂涎三尺。不久公子御叔去世,夏姬寡居,使一些对夏姬心怀不轨的陈国大夫,有了可乘之机。
大夫孔宁、仪行父是陈灵公的宠臣,因受国君宠幸,所以敢胡作非为。二人捷足先登占有了夏姬,其他有想法的大夫也不敢前来凑这个热闹。二人玩的开心,也没有忘了国君。一天退朝后,大夫孔宁、仪行父对陈灵公说:“有一个好玩的去处,不知国君有没有兴趣?”
陈灵公心里明白那个好玩的地方是哪里,但还是假装不知道,跟着两个大夫去了夏姬的家里。君臣三人成了夏姬家里的常客,一有时间便到这里来胡闹。君臣三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贴身穿着夏姬的衣服,在朝中嬉戏。
大夫泄冶正直仁德,对君臣三人在朝中嬉戏,实在看下去了,就劝谏说:“你们君臣知检点,如此公开淫乱,让国民如何学习?国君应做百姓学习的典范,不应该聚众淫乱。”
陈灵公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宁、仪行父两个人。两人请求杀死了他。灵公没有制止他们,于是二人真就杀死了泄治。泄冶之死并未让陈灵公等人收敛,反而愈发肆无忌惮。
夏姬之子夏征舒已是成年,三人又在夏姬处饮酒作乐,也不回避一下夏征舒,陈灵公与两人开玩笑说:“夏征舒长的和你俩很像。”
二人也说:“他长的也很像您呀!”
说完君臣三人开心大笑。
三人的言语间多有轻薄夏姬之子夏征舒的话语。夏征舒本就对他们的行为心怀不满,听到三人极具污辱性的语言,怒不可遏。决定报复三人。
待陈灵公等人离去,夏征舒暗中召集心腹,设下埋伏。不久,陈灵公再次前来寻欢,刚踏入夏家,便被夏征舒率人包围。陈灵公大惊失色,质问夏征舒为何如此。夏征舒怒目圆睁,痛斥其君臣的荒淫无道。
陈灵公悔不当初,却已无力回天。夏征舒手起刀落,结束了陈灵公的性命。孔宁和仪行父见势不妙,仓皇出逃至楚国。夏征舒自立为陈囯国君。
楚庄王本就有称霸之心,如今听闻夏征舒弑君自立,便以讨伐逆臣之名,挥师陈国。陈国再度陷入危机之中,陈国人心惶惶。楚庄王对陈国人说:“不要害怕,我只是来诛杀夏征舒而已。”
楚国大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入陈国都城,夏征舒根本无力抵抗,被楚庄王生擒。楚庄王依言诛杀了夏征舒,可他的野心却不止于此。他想把陈国吞并,纳入楚国版图。楚国群臣都向楚庄王道贺。
就在楚庄王准备宣布此事时,楚国大夫申叔时从齐国出使归来,听闻此事后,便进宫面见楚庄王。楚庄王问申叔时说:“我得了陈国土地,群臣都来祝贺,你为什么不前来祝贺?”
申叔时回答楚庄王说:“有人牵牛践踏了别人的田地,田主便把牛夺走,大王觉得这合理吗?”
楚庄王答不合理。申叔时接着说:“夏征舒弑君有罪,但大王以讨伐之名占领陈国,就如同那夺牛之人,会让诸侯失望。”
楚庄王沉思良久,觉得申叔时所言极是。于是他从晋国接回陈灵公的太子,妫午,立为新君,即陈成公,让陈国复国。陈国虽逃过一劫,但国力已大不如前,在诸侯纷争的乱世中,只能小心翼翼地求生存,而楚庄王也因这一明智之举,在诸侯中威望大增,离称霸天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楚庄王立太子妫午为陈国君,就是陈成公。孔子在读史书时,看到楚国恢复了陈国主权这一段,感慨的说:“楚庄王真是贤德啊。他轻视千乘之国,而重视一句合乎道义的话,实在是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