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还是平民时,就以孝道闻名天下。帝尧的儿子丹朱不贤德,不适合做帝王。帝尧就请天下诸侯推荐最贤德的人,来做他的继承人。有人推荐虞舜,说他贤德仁爱,可以做继承人。
帝尧也听说过这个人,为了进一步考察虞舜的能力,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便在妫汭河岸安家落户。天下人听说虞舜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安家落户在妫汭河岸,便纷纷跑来与虞舜做邻居。
虞舜以贤德孝道闻名天下,来妫汭河岸落户的人越来越多,不到三年妫汭便建成一座城邑。虞舜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令帝尧很满意,帝尧便将天下传给了虞舜,把妫汭城邑封给虞舜做封地。
虞舜的儿子商均不成器,虞舜不放心儿子,便把天下传给禹。禹即位后,封帝舜的儿子商均为诸侯,建立了诸侯国。到了夏朝后期虞舜后代的侯位时断时续。周武王灭了殷纣,才重新寻找虞舜的后代,找到了妫满,将他封在陈国,来供奉祭祀舜帝,这就是陈胡公,是陈国第一任国君。
陈胡公励精图治,陈国在他的治理下逐渐繁荣起来。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诸侯国之间的纷争不断。一些野心勃勃的诸侯开始觊觎陈国的土地和财富。
有一次,邻国派使者前来,以结盟之名,实则想试探陈国的虚实。陈胡公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一方面热情款待使者,展现陈国的友好与富足;另一方面,暗中加强城防,训练士兵。使者回去后,将陈国的情况告知国君。邻国国君权衡再三,觉得陈国并非轻易可图,便暂时打消了侵犯的念头。
陈胡公明白,要让陈国长治久安,仅靠一时的应对是不够的。于是,他积极与其他友好诸侯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盟,共同抵御外部的威胁。在他的努力下,陈国在乱世中得以安稳发展,虞舜的贤德之道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
此时周朝刚刚建国,还有一些边远的诸侯没有归顺,诸侯之间时有摩擦。随着周朝的强大,国家逐渐安定下来,周朝的强大,诸侯都遵崇周礼,诸侯不敢胡来。陈国也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经过十几代的努力,陈国已经很强大了,在诸侯中站稳了脚跟。
到了陈文公元年,西周已经结束了,周王朝国都东迁至洛邑,是东周的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兼并征战时有发生。
陈文公即位后,娶了蔡国女子为妻,生下了儿子佗。文公十年去世,他的长子鲍继位,就是陈桓公。陈桓公的异母弟弟佗,母亲是蔡国君族人的女儿,文公在世时就想立佗为太子,但陈文公一直没有答应。陈桓公继位后,佗心中一直不满,暗自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此时,陈国周边局势愈发复杂,各诸侯国虎视眈眈。
陈桓公一面要应对外部威胁,一面还要处理国内事务。而佗则与蔡国暗中勾结,企图借助蔡国之力夺取君位。陈桓公二十三年,他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佗觉得时机已到,便在蔡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
他率领蔡国的军队攻入陈国都城,杀死了陈桓公的太子免。随后,佗自立为国君,史称陈厉公。然而,佗的篡位之举引起了陈国一些大臣和百姓的不满,国内局势开始动荡不安。
陈厉公二年时,生下一个儿子叫敬仲完。正好周太史路过陈国,陈厉公让他用《周易》为儿子卜卦,获得卦象由《观》卦变《否》卦,卦爻的意思是:“通过卦象可以看到国家的光荣,对做天子的宾客会有好处。”
太史也理解不了这副卦的意向,只是觉得会应在子孙后代的身上。会发生在别的国家。这个卦象在当时没有人会相信,但事情的发展,往往是难以意料的。这幅卦象在百年之后,真的就成为现实。
陈厉公不是一个好君主,即位后便不检点自己的言行。陈国与蔡国是邻国,陈蔡通婚由来已久。陈厉公便请求蔡女成婚。蔡国便将族女嫁给了陈厉公。
族女在蔡国时便与人通奸。陈厉公也不在意,厉公也多次到蔡国去淫乱。陈厉公七年,被厉公所杀的桓公的太子免的三兄弟,大的叫跃,中间的叫林。最小的兄弟叫杵臼。对太子当年无故被杀,恨之入骨,决定寻找机会报复厉公。
三兄弟设美人计,让蔡国人用美女勾引陈厉公,陈厉公色迷心窍,轻松上当,被三兄弟当场杀死。兄弟拥立公子跃为国君,就是陈利公。
三兄弟夺回君位,轮换继位,七年后轮到小弟弟杵臼继位,就是陈宣公。陈宣公的宠妃生的儿子叫公子款,为了讨好宠妃,陈宣公想立公子款为太子,就杀了原太子御寇,立自己的儿子公子款为太子。
御寇生前喜欢厉公的儿子陈完,陈完见御寇被杀,怕受牵连,便逃到齐国。齐桓公想任用陈完为卿,陈完说:“我是寄居在外的臣子,有幸能免受劳役之苦,就已经是受到您的恩惠了,哪里还敢担任高官。”
桓公让他做了公正之官。齐国大夫懿仲看中了陈完,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便找太史算了一卦,卦上说:“这好比是凤凰双飞,鸣声相和,清脆有力。妫姓的后人,会在姜姓之国繁育昌盛。五代以后就能发达,地位与正卿一样,八代以后,就无人能与之相比了。”
太史算完卦,对大夫懿仲说:“您千万不要信,权当我是信口胡说。”
大夫懿仲把女儿嫁给了陈完,事情过去了,也无人再提。
陈宣公三十七年,齐桓公讨伐蔡国、远征楚国,得胜返回时经过陈国。陈国大夫辕涛涂不想让齐军穿城而过,就欺骗齐军说:“走东路沿海岸返回齐国更近。”
齐军走东路,道路险恶难走。齐桓公明白真相后很生气,就把辕涛涂抓了起来。陈宣公派人求情,桓公总算把人放了。
陈宣公在位四十五年去世,他的儿子公子款继位,就是陈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