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泰空军基地机关楼,司令员办公室里。
李干、张二标、孙山、张远四人都在这里,他们神情凝重地坐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农科院那边的专家,正在对卫星拍摄到的照片进行分析。
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对外通讯的那部电话机骤然响起。
张二标等三人看向李干。
李干拿起话筒,“部队。”
“李师长,我是章世平。”
李干连忙说,“章教授,我是李干。”
章世平是世界上都负有盛名的农业专家。
他沉声说,“根据我的分析,图片里的小麦八成是活不成了,来年歉收是肯定的。”
“冬小麦播种时间是9月到11月份,也就是说,这些小麦刚刚种下去,下点雪是好事,瑞雪兆丰年,来年3月份4月份收获会很好。”
“不过,凡事就怕过度,这么极端的天气下,小麦是活不成的,等到来年开春天气暖和,要是并发虫灾,可能就颗粒无收了。”
李干心里一沉,吸了口气,沉声道,“章教授,我们可能得请你过来一趟。”
“没问题。”章世平什么都没问,关系到部队的事情,让怎么干怎么干就是了。
挂了电话,李干立即拿起内部电话机拨到了情报局局长办公室。
陆近山很快接了电话,“阿干,我是陆近山。”
李干沉声说,“通知基辅站的人调查乌克兰平原的播种情况以及当前农作物的存活情况,把关于苏联粮食储备的资料带过来,我在阿泰等你。”
“是,我这就去办!”陆近山心中一凛。
放下话筒,李干看着三人,说,“乌克兰平原秋小麦歉收基本没跑了。”
张二标倒抽了一口凉气。
孙山和张远脸色凝重,但是,他们却不明白李干和张二标在担心什么。
李干沉声道,“四年前,苏联爆发粮食危机,我们顶着西方国家的压力,用粮食和他们换重工业产品,帮助苏联人民度过了难关。”
“这一次,乌克兰平原秋小麦歉收,势必会影响到春小麦的播种,苏联可能会再次爆发粮食危机。”
这时,孙山浑身一震,眼珠子圆瞪,呆呆地看着李干。
他突然明白了李干为什么会如此关注几千公里之外的乌克兰平原农作物情况。
苏联的粮食安全是非常脆弱的,这个国家从成立那天起,就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粮食安全问题。
集体农庄模式,在度过了前期的热潮,粮食产量连年下跌,生产力无法得到解放,以至于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用于弥补缺口。
作为联盟的核心主体,俄国的粮食安全最为致命。
他们百分之六十粮食来自乌克兰平原,而整个联盟里,乌克兰平原提供一多半的粮食。
作为联盟的粮仓,乌克兰平原的一点风吹草动,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
不挨饿是人的生理底线,不管是什么制度下的国家,只要让人民吃饱饭,政局和社会崩不了,反之,则将会是狂潮。
孙山嘴唇都哆嗦起来。
苏联会入侵东大抢夺粮食!
这一点都不危言耸听。
在苏联周边,唯一能够让3亿人吃饱肚子的土地,除了乌克兰平原,就全是东大的领土。
孙山不敢置信地问,“司令员,苏联会动武?”
张远后知后觉,这时才明白李干是在担心什么,他人都傻了。
收回了远东地区后,在东大人眼里,苏联就是僵而不死的傻大个,他们留不住远东地区,就更别说会入侵东大。
然而,当兵的很清楚,李干这些军队中的青壮派中坚力量很清楚,老毛子什么都干得出来。
李干说,“现在还不能确定乌克兰平原那边的农作物具体情况,也不清楚苏联的粮食储备情况。”
“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粮食扛过这个冬天,来年春天之后,会慢慢恢复过来。”
他担忧地看向窗外,大雪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
众人跟着李干的目光看向窗外,心情越发的沉重了。
张远他们搞气象的有一句话,冬季的气象台在西伯利亚,全都得看那边的脸色。
可见西伯利亚在天气这块的影响力有多大。
乌克兰平原的云图都刻在了大家的脑子里,那边被厚厚的云团覆盖,北极南下的冷空气持续补充,看不到转好的迹象。
李干沉声说,“在莫斯科的时候,我们回国前几天,气温骤然下降二十度,大寒潮征兆在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他也是现在才想起来这件事情,之前他以为那是莫斯科进入冬季的常态,现在看来,是反常的气候征兆。
孙山回忆着说,“上个月在京城,大家都在说今年格外冷,看样子,处处是征兆。”
李干拧着眉头,像是在衡量着什么。
几分钟后,李干的眉头舒展开,下定了决心,他看向张二标,问,“侦察中队的歼-8FR能不能飞起来?”
张二标果断点头,“能!”
李干下令,“立即做侦察计划,目标是哈萨克斯坦北部黑土区,高空照相侦察!”
“是!”
张二标起身就走。
孙山犹豫了一下,道,“司令员,是不是请示一下?”
“当然要报备。”李干说,“政委,你去办。”
孙山心想,我的意思是应该向哈萨克斯坦方面沟通一下,毕竟是他国领空。
但是很显然,李干不打算这么做,他要的是秘密侦察。
这么大的雪,飞机能不能飞起来?
答案是肯定的。
爬升到云层上面,那会是另一方景象,危险在于爬升过程中。
不过,第2航空教导旅的飞行员已经有整整五年的低气象条件作战经验,在这种天气下起飞执行高空侦察任务是没有问题的。
歼-8战机已经全部退出了现役,唯一留下的种子就是歼-8FR高空战术侦察机。
在歼-10系列的技术成熟之后,李干让985厂把歼-8的所有技术资料都接了过来,立项研制高空战术侦察机,最后出来的就是歼-8FR。
最大飞行高度2.5万米,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简称双2.5。
在这个飞行高度,百分之九十的防空导弹打不着,以2.5马赫的速度飞行,世界上没有能够追上这款战机的战机。
歼-8FR没有任何武器,机腹安装了多种侦察设备,气动布局经过了优化设计,增加了载油量,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换装了涡扇-10b发动机,采用了电传飞控系统,用上了歼-10的航电系统。
可以这么说,除了外形与歼-8基本型有一些像,这玩意儿根本就是全新的飞机。
在满油情况下,歼-8FR能够对150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侦察,其机腹的高分辨率大孔径照相机,在2.5万米的高空拍摄,能够看清地面上报纸的头版标题。
这玩意儿的造价为1.2亿东大币,是歼-10d的两倍。
整个空军只有7个歼-8FR中队,分属七大战区,装备数量为42架。
和动辄数百架装备量的其他飞机相比,歼-8FR的装备数量连零头都不算。
西北战区唯一的战术侦察中队就在阿泰空军基地。
从这里起飞,侦察距离能够覆盖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
中亚地区最大的粮食产地在哈萨克斯坦北部的黑土区,那里也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小麦产地。
俄国相当一部分粮食来自哈萨克斯坦北部黑土区。
面包是鬼佬的主食,他们的粮食就是小麦。
所谓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出自于1939年公映的苏联影片,这是一句经典台词。
后来传入东大,延伸出了许多无病呻吟的爱情小说作家常用的那句话——面包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
不难看出,面包就是苏联人的命,小麦就是他们的命。
面包代表着人的基本生理需求。
东大在哈萨克斯坦的情报侦察力量很薄弱,李干等不及人力侦察了,而云图和卫星侦察无法更具体地反映那里的农作物生产情况。
最好最快速的办法就是飞机高空侦察。
孙山看见李干拿出了航图板,拿着铅笔就开始作业,末了,李干从抽屉里拿出白色的劳保手套起身就往外走。
孙山立马一个箭步过去拽住了李干的胳膊,道,“司令员,你是不是又要亲自带队,不行,坚决不行。”
李干神情凝重地说,“暴雪天气起降,我必须要亲自带队。”
“坚决不行。”孙山挡在门口那里。
李干怒了,把孙山扒拉开,“军事归我管,你服从命令!”
谁知,一向唯命是从的孙山,再一次抢在前面挡住了李干,神情坚决地说道,“李干同志!你是司令员!你不能上去!你要上去可以,先把我毙了!”
李干愣住了。
孙山的脾气一向很好,温文儒雅,儒将作风,眼下这个情况,这老小子是动怒了。
二人僵持住了。
张远连忙走过来,说,“阿干,政委说得没错,你是司令员,总是把自己当成普通飞行员怎么行,阿泰空军基地的主心骨是你。”
“二标他们是你亲手带出来的,你是信不过你的教学能力,还是信不过他们的能力。走走走,我们去塔台,你的位置应该在塔台。”
说完,张远就不由分说拽着李干走,然后回头给孙山打了个眼色,孙山连忙跟上,重重松了口气。
他是政委,他的责任之一就是看住李干,不让他总是往前线拱,这是上级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