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扯淡吗?”
“我们要是答应了他们的条件,那不成侵略主义了,和二战协约国有什么区别!”
贺明飞愤怒地说着。
李干缓缓点头,“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吃定我们对日作战需要他们在欧洲方向牵制美军,因此狮子大开口。”
“老毛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出海口,寻找不冻港。当年他们参与苏伊士运河战争,后来发动对阿富汗的侵略,都是这个目的。”
“我从来不会怀疑老毛子的野心,这个民族贪婪成性。他们在东欧陈兵两百多万,不就是等着时机出现,一举南下推平整个欧洲吗?”
顿了顿,李干喝了口茶,拿出一份材料递给贺明飞二人。
贺明飞连忙翻开看,很普通的经济方面的情报,许多都是公开信息。
他不解地看向李干。
陆近山和余则成脑袋凑在一起仔细看着。
末了,余则成缓缓吐出一口气,说,“巴里亚政府的内部改革获得成功了,老毛子找到了回血的办法。”
李干缓缓点头,“是的。”
“巴里亚断臂求生的改革,让这个腐朽的庞大帝国焕发出了生机,他们只需要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不出十年,经济增速会高达6%以上。”
“有了这个底气,老毛子是不会安分的。”
贺明飞明白了,他沉吟说,“那我们就更不能和老毛子合作了。”
李干说,“能谈则谈,谈不拢拉倒。即便没有我们,老毛子也会加强欧洲方面的军事部署,这是他们的宿命。”
“总之一句话,哪怕和老毛子达成理想状态的协议,我们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警惕。”
笑了笑,李干说,“我们还是要做好单挑全世界的准备。”
这本就是东大军队的建设目标。
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东大人早就懂得一个道理——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归根结底要靠自己。
忽然,李干神秘一笑,道,“或许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想办法让美国人知道老毛子的野心……”
陆近山眉头一跳,道,“你是说……”
李干缓缓点头。
接下来几天,李干等人和索布恰克继续进行了几次秘密会谈,结果是摆在那里的,没有签署任何协议。
李干等人回国后不久,欧洲一个小报纸爆出了一条惊天消息——苏联已经和东大达成了协议,东大对日开战之日,就是苏联发起欧洲侵略欧洲大陆之日。
举世哗然。
东大方面立即发布声明,东大不会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关系,将会坚定不移奉行自主国防政策。
莫斯科方面也发布了类似的声明。
尽管如此,美国以及欧洲各国还是被吓了一个半死。
欧洲各国的首脑纷纷前往华盛顿访问,提出几乎一样的要求——加强在欧洲的军事力量,想办法和东大缓和关系。
当前世界格局非常明显,东大倒向哪一边,哪一边就能获得优势,这是西方人的观点。
事实也是如此。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东大不会倒向任何一方,而是会独立自主地做事。
华盛顿的压力非常大。
他们早就意识到了一个情况,没有了远东地区的苏联,其实力不降反升。
他们一直关注着巴里亚政府的内部改革,也看到了苏联经济开始向上发展的趋势。
没有了远东地区的羁绊,苏联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欧洲方面,北约集团压力剧增便成了必然。
美国做出的反应不出所料。
他们立即采取措施缓和了和东大之间的关系,欧洲各国也纷纷往东大跑,在这种情况下,东大和美国以及欧洲之间的经济贸易规模立即猛涨。
最令人诧异的是,东大和日本之间的贸易规模也在迅速攀升,日本的军备扩充计划非但没有影响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反而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各方暗地里斗争不停,生意该做还是做,不但要做,还要往大了做。
这种诡异的场面不符合逻辑,却反映出了国际政治以利益为核心的现实。
索布恰克的办公室里,他和得意门生罗维奇相对而坐。
索布恰克说,“我们和东大的会谈内容,会不会是东大方面泄露出去的?”
罗维奇点头说,“肯定是,这是毋庸置疑的。”
索布恰克不觉得意外,换成是他,他也会这么做。
罗维奇说,“老师,东大对日作战时,我们不应该在欧洲动手,而是应该抓住时机收回远东地区。”
“理由呢?”索布恰克皱眉问。
关于往东还是往西,莫斯科内部是有争论的,当前的主流看法是向西发展。
罗维奇直白地说,“我们很难战胜有美国支持的欧洲,相比之下,东大是更好的对手。”
“再者,远东地区是更好的出海方向。”
“最后,远东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那是国家长久发展的宝库。”
显然,罗维奇的目光是非常毒辣的。
有统计表明,别的不说,光是远东地区的森林资源,放开了卖一百年也卖不完。
安德洛夫早就被人挖出来挫骨扬灰了,因为远东地区是在他的任内被割让给东大的。
没错,老毛子将失去远东地区视为割让。
罗维奇是民族主义者,尽管年轻,但他的野心已经暴露出来了。
索布恰克沉声说,“东大这个对手并不比美国弱,此前东大和美日联军的大规模空战你也仔细研究了,战损比惊人。那么强大的美国空军,在东大空军手下损失惨重。”
“美国人不但赔偿了东大的损失,还从嘉手纳空军基地撤走了大部分战机,只保留了一个中队。”
“这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很清楚。”
美国人不是傻子,相反,当前的美国无论是科技人才还是政治方面的人才,都处于巅峰状态。
他们怎么会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呢?
答案很简单——打不过。
罗维奇沉默了。
能打不能打,靠嘴说是没用的,拿事实说话。
从反击战开始,几年之内连续几场局部战争,一些战争,东大没有直接参与,只是提供了武器装备,便左右了胜负。
最让罗维奇无法说服自己的一点是,东大军队在远东战争中体现出来的强悍作战能力。
远东叛军拥兵几十万,那么庞大的一支军队,在东大军队面前,就像是待切的西瓜一般脆弱。
几年过去了,东大的隐身战斗机已经服役,然而苏联自己的呢,三代机苏-27的完全体还没有搞出来。
差距太大了。
忽然,罗维奇低声道,“那就扶持日本。”
闻言,索布恰克浑身震了震,陷入了沉思。
如果日本有美苏两国的扶持,他们的军备会发展成什么样,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日本不缺人,他们缺资源,缺一个彻底放开手脚的机会。
如果苏联和美国达成默契,结果……不敢想象。
索布恰克沉声道,“日本是一条疯狗,这么做,会让它彻底疯狂起来。”
罗维奇道,“用疯狗去对付雄狮,疯狗一定会死,但雄狮也会因此付出巨大代价。如此,我们收回远东地区的时机就出现了。”
“甚至,我们还有机会获得占领日本一定范围领土的机会。”
这不就是二战的翻版吗!
当年要不是美国人疯狂地卖小日本资源,他们早就力竭了。甚至当年的苏联,一直和日本保持着贸易关系。
这种情况直到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后才发生改变。
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理解,当年东大的抗战,是在和世界上几个强国打,而不仅仅是小日本。
罗维奇想让苏联当渔翁,可惜,他的这些伎俩都是东大人玩剩下的。
索布恰克沉声说,“你写一份报告,随后我们去见总统。不,现在就去,你先向总统口头汇报。”
“是,老师。”
师徒二人去了比利亚的办公室,在里面谈了一个多小时,这在总统接见里是非常罕见的。
可以肯定的是,巴里亚动心了。
巴里亚是个狠人。
不管是国家还是人,敢于自己切自己的肉的人都是狠人。
为了推行他的经济改革政策,在过去三年间,巴里亚下令逮捕了超过十万人,清理了一大批政府内部的腐败分子,全部流放去西伯利亚挖矿。
正是巴里亚这种刮骨疗伤的狠劲,苏联国内的经济才止住了下跌的趋势,转而慢慢向上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让这个自我封闭多年的帝国焕发出了生机。
巴里亚做这一切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东山再起。
远东地区三个州是在他上台后,签署协议归还给东大的,签字代表就是索布恰克。
老毛子难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显然不是,贪婪的本性是不改的,他们暂时的退让,是为了积蓄力量重新夺回来,甚至抢夺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巴里亚任命罗维奇为他的办公室副主任,随即,罗维奇主持开展了一项秘密计划——斯拉夫复仇。
历史的车轮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始往未知的方向滚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