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这一哭,姜志也是心有感触。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己没能耐,不能给媳妇孩子好的生活。作为男人,可能这就是失败。
“他妈,别哭了,现在这不挺好的吗,咱家孩子也出息了。”姜志小声的劝慰道。
陈玲抹了一把眼泪,点点头。她也没想过能有今天。如果没有冯二可能她也过不了这个年。更没有今天风光的回娘家。
姜天赐赶着马拉着爬犁,回头看了看,虽然心思单纯,但是也多少明白点母亲的心思。也开口劝慰道:“妈,咱家日子这不挺好的吗,以后也会更好。以前日子都过去了,得往前看。以后你就等着享福吧!”
陈玲破涕为笑,“嗯呐,妈往前看,看你给我生个大胖孙子。到时候我就天天哄孙子。”
姜天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那玩意谁说的准啊,闺女不也挺好的吗!”
陈玲和姜志他俩相视一笑,闺女也行,有总比没有强。但是要是儿子那不更好吗!
一家人没一会就到了陈玲的父母家。
老两口子家住在村子靠北,在最后一条街。原来的房子留给儿子。这块是后批的地。起了两间土房。
一进院子,就听见屋里说话的声音。看样子,陈玲的大哥二哥也在家呢。
爬犁刚进院子,屋里就出来人了,正是陈玲的大哥。
“诶呀,玲子回来了。快进屋吧,冻着了吧!”
陈玲的大哥今年也快五十了,说实在的,家里过的也不咋好。主要原因就是儿子多!
陈玲大哥叫陈有福,家里五个儿子。四个都成家了,现在就剩一个小儿子没成家,比姜天赐小两岁。
陈玲往屋里走,陈大全帮着姜志和姜天赐往下卸东西。
一进屋,陈玲就看见两个嫂子领着各自的儿媳妇在厨房里忙活着。陈玲热情的打招呼。
对于两个嫂子,陈玲没有任何怨言。爹妈没少贴补她们家。而两个嫂子也没少贴补爹妈。分出来单过,也是老两口子执意而为。跟两个嫂子关系不大。
这时候屋里人也出来了,陈玲的几个侄子侄媳妇都出来迎接。
几个侄子出去帮着卸东西。上边的几个袋子都卸下来,最下边是半拉老母猪。这还是年前给林跃东打野猪的时候姜天赐分的那半拉猪呢。
他家里现在不缺肉,但是这边不行啊,都是种地的。养猪也是为了卖钱,自己家过年都舍不得留。也就是能留点下水,这玩意卖不上价,肉都卖钱了。
一家子看着这半拉猪,都挺高兴的。老两口子能吃多少啊,他们多少能分点。
要说陈玲的父母这老两口子确实值得尊重。今年都七十多岁了。还坚持种地干活。早几年贴补闺女。今年闺女家好过了,经常给老两口子带东西,现在又开始贴补儿子了。
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老了,能吃多点啊,留着给孩子吧。
这样的老人,一辈子辛辛苦苦为了儿女,还不值得尊重吗?
一家子收拾好了东西进了屋。不大的小屋里,二十来口人。看着不仅是热闹都有点挤了。
陈老爷子和老太太坐在炕头,笑呵呵的看着满屋子的孩子们。满是褶子的脸都笑出了花。
姜天赐一家人进了屋,屋里的小辈们就开始打招呼,叫老姑的叫姑父的,也有叫姑爷姑奶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陈玲一挥手,让姜天赐拿来两个二大碗,直接开了两瓶罐头,没开黄桃的,开的是山楂的。
没办法,孩子太多,黄桃不够分孩子再干仗。
陈玲上了炕,坐在了老父母身边。对着两位老人嘘寒问暖。
这时候农村可不像以后,七十多岁的老人可不多。陈老爷子老两口子虽然身体还很硬朗,没病没灾,但是难免有些眼花耳背。所以陈玲得坐到跟前。
就这么拉家常唠了一个多小时,饭菜也好了。
屋里放了两张桌子。男人们炕上用炕桌,女人们带着孩子坐着凳子用地桌。
饭菜倒也丰盛,姜天赐年前的时候送来不少东西。再加上两个儿子也孝顺,老两口子也不缺东西。
就在这个中午饭点的时候,村里别人家也开饭了。饭桌上难免会说一些家长里短。而今天最大的新闻,就是陈玲回家了。
毕竟去年都快要不行的人了,今年不仅病好了,打扮的跟个城里人似的。谁不好奇啊!
同样的话题在赵秀英家也谈了起来。
对于这个未来的相亲对象,赵秀英也是很好奇,支棱个耳朵听着父母讨论。
赵秀英父亲今天没出去,消息也是从过来串门的邻居嘴里听来的。也没想到这陈玲现在这么利索了。原本还想出去打听打听呢。这下子也不用了。
现在不着急了,再看看,毕竟过年回娘家也得待两天,等到时候也能了解的更多。
老两口不着急,赵秀英却是有点着急了,毕竟这是她的终身大事。而且还是这么挑的一个姑娘。
吃完了饭,收拾完了家里的活,赵秀英就出去溜达了。
经过饭桌上父母的谈论,对于姜天赐和陈玲,赵秀英有了点……好奇。
而青年之间的某些东西,都源于好奇。
都是一个屯子住着,赵秀英自然知道陈玲的爹妈住哪。于是赵秀英来到了姜天赐姥爷家……的西院。
这家有个姑娘,跟赵秀英差不多大。俩人也是一起长大的,关系还行,算半儿拉闺蜜。
赵秀英来到这家院子时候特意往隔壁院子里瞅了一眼,没有人,但是屋里声音挺大,看样子应该是还没吃完饭呢。
于是赵秀英进了屋子。找她的发小去了。这过年的时候,农村孩子往一起聚堆也是常有的事。当然,风气没那么开放,男的找男的,女的找女的。
所以赵秀英这也算是正常的串门,不犯毛病。
跟着发小聊了一会天,就听见外边传来了隐约劈木头的声音。
赵秀英心里一动。借口上厕所,出了屋子。
这时候农村厕所一般都在后院,也就是用木头杖子夹出来的。讲究一点的人家上边带个草顶。懒蛋子就是露天。所以叫茅楼。
而一般人家的布局上,去后院的路都在房东。所以赵秀英往后院去,正好能看见隔壁院子。
赵秀英一出屋子,劈木头的声音更清晰了。
头一转,就看见东院里一个大小伙子正在劈木头。
赵秀英看了看,这人不认识,应该就是姜天赐了。
因为姜天赐的两个舅舅包括他们家的孩子,都在村里住,赵秀英都认识。所以她才这么猜测!
而正如她所猜测的,这人正是姜天赐。姜天赐每次来的时候都会帮着老两口干一些力气活。毕竟老两口岁数大了。
尤其是这劈柴的活,老人根本干不了。平时都是儿子孙子给整。在正屋与西仓房之间,靠着杖子边整整齐齐码了半人高的一垛。
倒不是不能整更多,而是怕摞的太高了老人不方便拿,在磕着碰着。所以只要柴火少了,儿子孙子谁有时间就过来给整到半人高。
而姜天赐来的时候就看见旁边还有一堆年前截好了却没劈的木头。
吃完了饭也没啥事,他也不太爱说话,屋里人多孩子也多。他就想着出来把木头劈了,给老两口子干点活。
赵秀英假装不在意的往后院走,眼角余光却紧紧盯着姜天赐。
姜天赐身为一个猎人,听见有人走路的响动,本能的抬头看了一眼。
见是一个年龄相仿的姑娘。赶紧低下了头,接着劈木头。
赵秀英也就是这个时候看见了姜天赐长啥样。
浓眉大眼的,长得确实挺周正。就是有点黑。身体看着也挺壮实的。
看完赵秀英就去了厕所。等回来以后放慢脚步,准备再看看。
就这么来到姜天赐不远的地方,停住了脚步,看着劈木头的姜天赐。准备看一眼就走。
姜天赐早就听见脚步声了。估计应该是刚才去后院那个姑娘。
没准备抬头,接着劈木头。
要说姜天赐劈木头确实有两下子。身大力不亏。再加上杨树木头干的好。几乎就是一劈两半。看着还挺流畅的。
都说认真的男人最帅吗。再加上赵秀英本来就对姜天赐有点好奇,就站在这看了一会。
姜天赐听见脚步声停了,感觉有点不自在。但是还是没抬头。接着劈木头。
又劈了两个木头。姜天赐有点忍不了了。
毕竟他本来就话少脸小,这么被人盯着看,感觉挺难受的。此时的脸都已经红了。
于是姜天赐直起腰,看向隔壁院里的姑娘。
抬起头看着同样看着自己的姑娘,姜天赐本能的来了一句!
“你瞅啥?!”
赵秀英本来就性子泼辣,而且这还是在她们屯子,你一个外来的敢这么说话?!她能惯着你吗!
当即双手一叉腰,眼睛一瞪!
“瞅你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