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光,转瞬即逝。
御花园内的清心亭,早已被宫人们布置得焕然一新。
亭子四周挂上了轻薄的纱幔,随风微动,池中的荷花开得正好,风过处,送来阵阵清香。
亭内设了主案,专供林风。
其下,则是几张稍小的案几,为徐首辅等几位白发苍苍的内阁重臣所设。再外围,才是各宫妃嫔的位置。
今日的林风,换下龙袍,穿了一身月白色的常服,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文人的雅致。
他安然坐于主位,目光扫过已经各就各位的女人们,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赵姝颖作为皇后,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持者。
她今日穿了一身端庄的宝蓝色宫装,案上摆着一套官窑烧制的青瓷茶具,一举一动都合乎法度,雍容大气,尽显中宫风范。
她要诠释的“和”,是“中和”,是儒家所推崇的天下秩序与礼法之和。
阿月与阿朵姐妹也各有准备。阿月一身淡紫,准备的是花茶,取“花好月圆”之意,追求的是意境之和。
阿朵则是一身劲装,她大大咧咧地在案上摆了一套粗陶大碗,茶叶是炒得焦香的粗茶,旁边还放了一小罐盐,显然是要复刻军中解渴的喝法,她的“和”,是“将士同心”的和,简单粗暴。
所有人的焦点,都若有若无地飘向两个人。
岛津笃子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她身后立着两扇绘着枯山水的屏风,将她与周围的宫廷奢华隔开了一小片独立的静谧空间。
她穿了一身纯白的和服,未施粉黛,神情专注而肃穆。
她的案上,陈设着一套从东瀛带来的古朴茶器,一只黑色的乐烧茶碗,一把竹制的茶筅,每一个物件都透着一股禅意。
她闭着眼,仿佛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整个人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却又自成一派气场。她要展示的,是东瀛茶道的核心——“和、敬、清、寂”。
而另一边的拓跋格桑,则更是出人意料。
她没有选择任何一种名贵的茶叶,案上只有一个小巧的红泥火炉,炉上温着一壶水。
旁边放着一个银质的奶壶,一小块砖茶,还有一个雕刻着雄鹰图腾的木碗。
她依然穿着一身方便行动的骑射服,只是颜色换成了代表草原的草绿色。
面对众人探究的目光,她神色自若,甚至还对好奇的阿朵眨了眨眼。
徐首辅捋着胡须,低声对旁边的同僚道:“看来今日有好戏看了。
一个是东瀛禅道,一个是草原风情,不知要如何诠释我大夏的‘和’字。”
林风笑而不语,抬手示意:“开始吧。”
赵姝颖率先起身,行云流水般地展示了宫廷茶艺。
从温杯、置茶、冲泡到分茶,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如尺量,典雅优美,无可挑剔。
她泡的是顶级的“雀舌”,茶汤清亮,兰香四溢。
“臣妾以为,‘和’者,序也。”
她将茶奉给林风与诸位大臣。
“君臣有序,内外有别,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方有天下之和。
此茶,味正而香醇,一如我大夏之国风,中正平和,包容万物。”
徐首辅等人点头称赞:“皇后娘娘所言极是,此乃治国之正道。”
林风饮了一口,赞道:“茶好,意更好。姝颖辛苦了。”
接着是阿月,她的花茶清雅别致,重在观赏与意趣,也博得了一番夸赞。
轮到阿朵时,她豪迈地将盐撒入滚烫的茶水,搅和几下。
“陛下,俺觉得‘和’就是不分你我!在边关,将军和士兵都喝这个,喝完了一起上阵杀敌,心里就和了!”
她这番粗豪的言论引得众人一阵失笑,连林风都忍俊不禁。
虽然茶味实在不敢恭维,但这份赤诚之心,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终于,轮到了岛津笃子。
她缓缓睁开眼,整个人的气质瞬间一变。
她没有说话,只是用一套繁复而精准的动作,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点茶、击拂、调膏……她的动作一丝不苟,神情庄重,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浓郁的茶香与一种莫名的肃穆感。
当她将那一碗泛着翠绿色泡沫的茶汤,用一种极其恭敬的姿态,双手捧到林风面前时,所有人都被她那份专注和虔诚所感染。
“陛下,”
她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东瀛之‘和’,源自大夏,却也走了自己的路。
我们相信,人与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皆可‘一期一会’。
珍惜每一次相遇,将心神沉浸于当下,便是‘和’。
此茶味苦,而后回甘,一如人生。
笃子不敢妄言天下,只愿以此心,求得与陛下的片刻心神之和。”
这番话说得极为谦卑,却又直指本心。
她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将“和”落到了极度个人化的体验上。
徐首辅等人面面相觑,这个东瀛女子,不简单。
林风看着碗中细腻的泡沫,又看了看她,没有立即评价,只是道:“有心了。”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拓跋格桑身上。
只见她不慌不忙地将那块砖茶敲碎,放入壶中熬煮,待茶汤变得红浓,她提起银壶,将温热的牛乳以一种奇特的手法,高高拉起,冲入茶汤之中。
茶与奶在木碗中瞬间交融,卷起一圈圈漂亮的漩涡,一股浓郁的奶香混合着茶香,飘散开来。
她没有像岛津笃子那般繁复的礼仪,动作间带着一种草原儿女特有的洒脱与豪放。
“我生于草原,不懂中原精深的茶道,也不会东瀛那般枯寂的禅理。”
拓跋格桑端起木碗,走到场中,目光扫过赵姝颖,又落在岛津笃子身上,最后定格在林风脸上。
“在我看来,‘和’,不是谁去迁就谁,也不是谁去模仿谁。‘和’,是融合。”
她举起木碗,朗声道:“这碗中,有南方汉地的茶,也有北方草原的奶。
茶性苦涩,奶性醇厚。它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就像我们一样。”
她的声音清越有力,震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陛下是天,我们便是这天地间的万物。
皇后姐姐是国色牡丹,雍容华贵,定鼎中原。
和妃妹妹是东瀛樱花,清寂幽雅,别具一格。
阿月阿朵是山间百合,天真烂漫。
而我,是草原上的格桑花,耐得住风霜。”
“牡丹无需变成樱花,樱花也不必羡慕格桑花。
真正的‘和’,是让牡丹开得更盛,樱花开得更艳,格桑花也能在这御花园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当茶与奶相遇,便不再是单纯的茶或奶,而是这碗醇香温厚的奶茶。当不同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将各自的优点融合在一起时,便能生出远胜于过去的力量。”
她走到林风面前,单膝跪下,将木碗高高举起。
“陛下,这便是我心中之‘和’。
以草原之醇,敬献我的大汗。愿我大夏,如这碗奶茶,融南汇北,合四海为一家,成就不世之霸业!”
话音落下,满场寂静。
连徐首辅这样见惯了大场面的老臣,都忍不住动容,眼中精光闪烁。
好一个拓跋格桑!
她这哪里是在斗茶,分明是在发表一篇策论!
她不仅巧妙地化解了自己不懂茶道的窘境,更是将主题升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她肯定了所有人的价值,又将所有人的价值,都统一到了辅佐君王、成就霸业这个最终目标上。
这格局,这胸襟,这口才,哪里像个初入宫闱的妃子,分明是一位指点江山的君主!
林风心中激荡,他看着单膝跪在自己面前的女人,她眼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那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自信与智慧。
他接过那碗奶茶,一饮而尽。温热的液体滑入喉中,暖意瞬间遍布全身。
“好!说得好!”林风猛地站起身,大笑起来,“茶有道,人亦有道!今日斗茶,没有胜负!”
他环视众人,朗声道:“皇后之茶,是‘礼’,为国之基石;和妃之茶,是‘技’,为交流之桥梁;桑妃之茶,是‘道’,为帝国之未来!”
“朕决定!”
林风的声音掷地有声。
“御茶房,由皇后与桑妃共同掌管。
皇后主其内,定规矩,掌库藏;桑妃主其外,品新茶,纳四方。
另,即刻成立‘贡茶司’,由和妃主理,负责评定天下贡茶品级,并探索海外奇茶,为我大夏开辟新的财源!”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皇帝这番安排,简直是神来之笔!他没有让任何一方独大,而是让最强的两个人——赵姝颖和拓跋格桑,形成了合作互补的关系。
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既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又形成了微妙的制衡。
而给岛津笃子的‘贡茶司’,更是点睛之笔。
这等于给了她一个正式的,可以与外界,甚至与她的母国联系的官方身份和渠道。他不是在防备她,而是在正大光明地使用她!
一场风雅的斗茶会,最终演变成了一次后宫权力格局的重新划分。
没有输家,每个人都得到了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位置。
林风用一杯茶,不仅安抚了后宫,更是在为他未来的大战略,布下了几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岛津笃子深深地俯下身子,额头贴着冰凉的地面。这一刻,她对眼前这个男人的敬畏,达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