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挂断的瞬间,苏明玥窗外那片由无数幸存者心声灌溉而成的“声音树”群落,仿佛接收到一个无声的指令,上百个光点在同一刹那,骤然亮起,光芒穿透深夜的寂静,犹如百口同声的呐喊,无声却震天动地。
光芒映照在她冷静的面庞上,那双总是蕴藏着风暴的眼眸里,此刻却是一片沉静的深海。
她没有移开视线,只是静静地站着,感受着那片光芒带来的共振。
那是积压了太久的痛苦,是无数次在噩梦中惊醒的余悸,也是此刻,终于找到宣泄出口的决心。
桌上的微型终端上,两份情报并列着。
一份是叶小棠用特殊渠道传来的加密文件,标题是刺目的“仅限明玥阅”。
点开,是一张错综复杂的资金流向图,无数条细线从“清源智库”的壳公司出发,如毒蛇般蜿蜒,最终汇入一个标注着“林氏集团早期海外投资”的资金池。
另一份,是林景深发来的,只有一张照片,没有附带任何文字。
照片已经泛黄,童年病房的惨白背景下,瘦小的她躺在病床上,而床边,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人正俯身看着她,男人的脸上带着温和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微笑。
那张脸,赫然是林景深的叔父,林伟东。
过去,这些只是碎片。
是苏明心夜半的惊叫,是自己记忆中模糊的白色天花板,是“LightAnchor”捕捉到的一个个无名者的痛苦尖峰。
而现在,叶小棠的钱,林景深的人,顾承宇正在推动的法案,以及陆子轩在数据世界里截获的贪婪……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被她决定出庭作证的决心,拼成了一张完整的、指向深渊的地图。
地图的终点,就是那个男人,和他背后代表的“清源智库”,以及那只看不见的、试图将人类最私密的记忆与情感货币化的黑手。
“以‘实验幸存者’身份”,这句话的分量,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意味着她将亲手撕开自己和苏明心尘封最深的伤口,将那些本应烂在心底的脓血暴露在世人面前,接受最苛刻的审视、质疑,甚至是侮辱。
但她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冰冷的法律条文,真正沾染上受害者的温度与重量。
与此同时,京城某间高度保密的会议室内,顾承宇刚刚结束了一场与立法委员会几位核心成员的紧急沟通。
他面前的全息投影上,依旧是那张苏明心的“认知波动模型”动态图谱。
鲜红色的创伤反应区,在“声音树”的干预下,逐渐被代表着“逻辑重构”与“情感疏导”的蓝色区域所包裹、中和。
“顾律师,我必须提醒你。”一位头发花白、神情严肃的委员长沉声开口,他的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情感共鸣不能取代法律事实。你所展示的,非常震撼,但它本质上仍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一旦我们承认这种‘主观感受’可以作为核心证据,整个司法体系的基石都会动摇。”
另一位委员附和道:“没错。苏明玥小姐愿意出庭,我们敬佩她的勇气。但她的身份……‘实验幸存者’?这个‘实验’的定义是什么?谁来界定?如果没有确凿的物证,仅凭她的证词和这些脑区活动图,对方的律师团队可以轻易将其定性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引发的虚假记忆’。”
保守派的质疑如潮水般涌来,每一句都精准地打在《心理人权法案》最脆弱的软肋上。
顾承宇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听着。
直到会议室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各位委员,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要不要打开潘多拉的魔盒。而是当魔盒已经被打开,里面的东西已经泄露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时,我们是选择假装看不见,还是选择铸造一把能够将其重新关上的钥匙。”
他抬手,在全息投影上划出另一组数据。
“就在三天前,南美一个国家,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利用‘清源智库’提供的技术雏形,秘密测试‘职场忠诚度评估系统’,试图通过监测员工的潜意识情绪波动,来判断其‘离职风险’与‘潜在背叛行为’。结果,系统被一个我们至今无法追踪来源的‘幽灵’植入了虚假创伤模型,导致83%的员工被误判为‘高风险反社会人格’。这家企业现在正面临着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会诉讼和集体罢工。”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如刀:“这,就是我所说的‘现实’。当技术已经能深入到无意识层面去定义一个人时,法律如果还停留在‘眼见为实’的阶段,那么我们保护的,将不再是公民,而是任人宰割的数据样本。苏明玥的证词,不是为了定一个人的罪,而是为了给千千万万个未来可能被‘定义’的普通人,划下一条司法的底线。”
委员长的手指停止了敲击,他深深地看着顾承宇,眼神复杂。
许久,他才吐出一句:“你需要什么支持?”
“最高级别的证据保全与证人保护。以及,二审听证会,全程直播。”顾承宇一字一顿。
风暴,即将来临。
而在千里之外的林氏集团顶层办公室,林景深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城市的璀璨灯火。
他的手机屏幕上,是苏明玥宣布将以“实验幸存者”身份出庭作证的新闻快讯。
那张童年病房的照片,是他匿名发出的。
将“记忆修复中心”的图纸泄露到行业论坛,是他精心布下的诱饵。
他赌的就是,叔父林伟东在发现项目可能易手时,会动用最核心的资源去威慑潜在的“敌人”。
而对于林景深这个“内部的怀疑者”,最好的威慑,莫过于揭示他与苏家的“渊源”,警告他不要站错队。
林伟东上钩了。
他发来的照片,既是威胁,也是炫耀。
炫耀他早已将一切掌控在手,包括林景深最在意的苏明玥的过去。
林景深缓缓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他一直以为,家族涉足记忆领域,只是商业上的贪婪。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那不仅仅是贪婪,更是原罪。
他的家族,他的叔父,是这场悲剧的缔造者之一。
他流淌的血液里,都可能带着罪恶的基因。
他没有丝毫犹豫,拨通了助理的电话,声音冷得像冰:“启动‘净化计划’第二阶段。通知所有海外信托基金的管理人,以‘规避地缘政治风险’为由,开始清算所有与‘清源智库’及其关联制药公司有关的资产。另外,把我私人持有的林氏股份,转入一个离岸的非关联账户,受益人……写苏明玥。”
助理在那头倒吸一口凉气,但不敢多问,只答了声“是”。
挂断电话,林景深看着窗外。
他知道,这不是赎罪,因为有些罪,永远无法偿还。
这只是,一个选择。
在家族与正义之间,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同一时间,一间伪装成普通民居的安全屋内,叶小棠看着国际刑警组织反金融犯罪组发来的最新协查进展,眉头紧锁。
七个离岸账户被成功冻结,但其中一个账户的底层数据链,却指向了一个她意想不到的地方——陆子轩曾经供职的顶尖科技公司“穹顶科技”的早期天使投资人名单。
这太巧合了。
陈昭仪的U盘,牵出了“清源智库”和林氏集团。
而这条资金链的源头,又若隐若现地与陆子轩的过去产生了交集。
她立刻联系了陆子轩。
此刻的陆子轩,正享受着他制造的混乱。
南美那家公司的网络安全部门已经焦头烂额,工会的抗议登上了多国新闻头条。
“清源智库”不得不紧急切断了与该公司的技术合作,狼狈地收拾残局。
“穹顶科技?”听到这个名字,陆子轩的表情第一次变得严肃起来。
他飞快地在自己的数据库里进行交叉比对。
几分钟后,一个惊人的事实浮出水面。
“不是巧合。”陆子轩的声音透过加密线路传来,带着一丝凝重,“当年投资‘穹顶’的那笔钱,和林氏集团早期在海外成立的一家生物科技风投基金,在时间、金额和交易路径上,有超过95%的重合度。而那家风投基金的管理人……是林伟东。”
叶小棠瞬间明白了。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林伟东,或者说“清源智库”,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
他们不仅投资了实体生物制药,还投资了最前沿的互联网科技。
他们要的,是打通从现实肉体到虚拟意识的全产业链。
“小棠,”陆子轩忽然说道,“你把那份资金流向的底层代码发给我。我怀疑,他们不仅仅是在洗钱。每一笔资金的流转,可能都附带了加密的指令性数据。他们在用全球金融系统,传递他们的‘密语’。”
夜色越来越深,仿佛要将整个城市吞噬。
苏明玥站在“沉默档案馆”的中央控制台前,周围是环绕着她的“声音树”群落,光芒已经由刚才的激烈转为平稳而坚定的呼吸。
苏明心从里间走出来,默默地为她披上一件外衣。
姐妹俩没有说话,但一个眼神,就足以传递所有支持。
距离二审开庭只剩下最后二十四小时。
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在那间审判庭。
顾承宇会为她铺平法律的道路,林景深会从敌人内部斩断其经济命脉,叶小棠和陆子轩则在看不见的战场上追索罪恶的根源。
而她,苏明玥,是这场战争的终极武器,也是唯一的弹药。
她必须精准地回忆起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感受,每一次挣扎。
她的证词,不能有任何可以被攻击的漏洞。
她深吸一口气,坐了下来,手指悬停在面前的个人档案数据库的登录界面上。
要打赢这场战争,她必须重新回到原点,回到那个最初的战场——她自己的内心。
她输入了最高权限的密码,一个视窗弹了出来,标题是“苏明玥 - 心理健康干预档案 - 密级:最高”。
档案列表从她十岁那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
整整十年的心理诊疗记录,每一次的咨询,每一次的催眠,每一次的情绪崩溃与自我重建,都被忠实地记录在案。
她的目光,落在了那份被标记为“初始评估”的最早的文件上。
那是悲剧发生后,她接受的第一次心理干预。
她知道,打开它,就等于重新经历一次炼狱。
但她也清楚,只有穿过炼狱,才能抵达真相的彼岸。
指尖微颤,却无比坚定地,她按下了那个开启十年记忆的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