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战中,冯霸先是突袭了敌营,以八百破两万之众,而在其后的追杀中,冯霸本以为是万无一失,信手拈来的事,结果却是直接翻了个大车。
孟方立部将袁奉韬临危而募死士,得兵千余人,返身回击冯霸,一战而破冯霸,打的冯霸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好在观台镇的寨子还没拆,让冯霸可以稍微缓了一口气,但是等收拢败兵后,冯霸差点都哭出来了,一万两千余众,清点过后,兵员不足七千,更重要的编制大乱。
只是冯霸恐惧袁奉韬追杀而来,因此,不待重整编制,径直率败兵踏上回返潞州的道路。
到了现在,冯霸终于想起了夏彦博的四千凤翔军,于是派心腹急请夏彦博为自己断后。
正所谓,前倨后恭,冯霸将这个词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书信中,冯霸十分谦虚的表示,自己与袁贼交战,不意中贼诡计,军溃兵散,希望夏彦博引军断后,护卫后路。
又表示自己当初对夏彦博多有轻慢,如今想起来,甚是悔愧,又言若得脱此厄,他当亲至将军帐下,负荆请罪云云。
等冯霸的求救信送到夏彦博的手中后,他差点都笑出声了,对于冯霸此人,夏彦博已经是十分厌恶了。
有好处的时候就自己上,现在落难了,就把他往上推,不过,夏彦博依然还是决定出兵。
但他出兵不是为了冯霸,而是为了自己,他已经受够了钱粮供给受制于人的情况,现在孟方立新败,冯霸也逃回潞州,那正是自己渔翁得利的好时机。
因此,夏彦博不再隐瞒行踪,挥兵直驱磁州,他要夺磁州为己用。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各怀鬼胎,各有算盘。
………………
而就在昭义镇依然在混战之际,陈从进这边,也出了点小问题。
陈从进在回返幽州的途中,突然收到一份急报,言杨全玫假借出城礼佛之际,逃离了幽州城。
刚收到这份急报的时候,陈从进都惊呆了,在这个世道上,还有谁会像自己这般,对待杨全玫。
包吃包住,有人身自由,房子大,仆人多,伙食好,每月固定发饷银,他想干嘛就干嘛,不想干就是待宅子一年都没人管。这日子难道不好吗?
这么好的日子不珍惜,居然还跑了,更过分的是,这个杨全玫肯定是蓄谋已久,借着礼佛,直接带着家眷一同跑路了。
这叫事,缉事都肯定要负起责任的,而这个杨全玫挑的时机还挺巧的。
趁着刘小乙带着骨干去河东组建缉事都编制时,又在大军即将回返幽州,幽州上下官员都在为迎接陈大帅做准备的时候,跑路了,这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这事,对陈从进而言,麻烦肯定是麻烦,但不是什么大麻烦,义昌镇内,陈从进可是留下了重兵把守。
镇安军张泰,平昌军高文集,两支军队都镇守在义昌境内,而且杨全玫当初被卢彦威赶走时,心腹已经被杀了一批,等陈从进控制义昌后,又清理了一批。
现在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义昌上上下下,除了节度使名头还挂在杨全玫的头上,其他的官员任免,升迁,政令等等,那皆是政出幽州。
陈从进都想不通,杨全玫光杆司令一个,他就算是跑到义昌去,他还能翻天不成。
随后,陈从进一面下令在义昌镇内,以及逐州,瀛州,莫州等地,搜捕杨全玫,同时又命杨建写了封奏书,送到长安去。
奏疏的大致意思是,杨全玫不得军心,不得民心,于是自弃义昌节度使,对于义昌节度使的任命,陈从进从手底下的中选了一圈,决定表奏向元振为义昌节度使。
至于向元振现在还在河东,那当然是遥领了,在陈从进的规划中,节度使这个位置可以继续保留,但是在将来,肯定是只能作为一个荣誉之衔,作为一个地位的象征。
至光启二年,十二月初,等陈从进回返幽州时,杨全玫的消息才出现了,他并没有返回义昌,反而是出现在魏博镇内。
有两批人将这个消息传到陈从进身边,第一个,是缉事都潜伏在魏博镇内的密探汇报的。
另一个,却是魏博节度使乐彦祯派人泄密给陈从进的。
缉事都所探查的密报,只是提及了杨全玫出现在魏州,对于他的目的性,缉事都尚未探明。
到乐彦祯倒是将事情说的很清楚,说杨全玫是南下去投奔朱温的。
当然了,乐彦祯这种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可没这么好心,乐彦祯派人通知陈从进的意思是,朱温这么干,肯定是不怀好意的,所以啊,陈大帅就不能让杨全玫逃到朱温治下。
对此,乐彦祯十分善解人意的替陈从进出了个主意,他虽然不能将杨全玫送还幽州,因为这样会得罪朱温,但是呢,乐彦祯还是有办法出手,替陈从进解决掉这个麻烦。
乐彦祯在信中保证,他只要陈郡王赐钱十万贯,他保证!杨全玫看不见第二天的太阳!
而在信的后面,乐彦祯又解释了为何这次的价格如此昂贵,那是因为,杨全玫毕竟是义昌节度使,莫名其妙死在他的地盘,会对他的名声有所影响。
陈从进收到信时,都气笑了,他娘的,骗了自己一回还不够,还想再骗第二回,不,这次已经是第三次了。
上回是朝廷组建联军的时候,这个乐彦祯表示只要陈从进出钱,他就和幽州军一同对抗朝廷。
但是陈从进拒绝了,因为这个姓乐的,不讲信用,名声那都是声名狼藉了,现在还好意思扯杀杨全玫会对名声有影响。
对陈从进而言,杨全玫跑了就跑了,除了在朝廷的影响不好外,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损害,至于自己在朝廷上的名声,陈从进差不多快破罐破摔了,反正也挽救不回来,爱咋咋滴。
因此,陈从进给乐彦祯的回信很简单,就三个字,“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