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骤起:冯章北上挽狂澜
三个月的时间,在紧张的屯田、操练和戒备中飞速流逝。
汉军控制区内的田野已然披上一层喜人的绿装,夏粮丰收在望,军心稍定。
与部分邻近小邦的关系,也因汉军持久的驻扎和屯田所显示的决心,以及暗中不断的交涉威慑,而略有缓和,至少表面上不再那么咄咄逼人。
然而,北方的威胁从未真正消失。
斥候如同走马灯般往返,带回的消息越来越令人不安。
那支庞大的域外异族军团,并没有如最初预想的那样直接扑向汉军在车师、伊吾的正面防线,而是像一股狡猾的冰流,主要沿着天山以北的草原地带快速推进。
他们似乎对西域北道(天山北路)更感兴趣,一路裹挟收服了那里的游牧部落,兵力甚至有增无减。
这一日,盛夏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一股令人心悸的躁动却在空气中传播。
一匹快马,浑身浴血,驮着一个几乎脱力的斥候,疯了一般冲入大营,直抵中军帐前。骑士滚鞍落马,用尽最后力气嘶喊出声:
“急报!异族……异族主力已越过阿勒泰山!其前锋精锐,不下万人,直逼天山隘口!乌孙……乌孙部落恐已倒戈,为其引路!”
帐内,正与铫期商议秋收后进一步向西蚕食策略的冯章,猛地站起身,地图被他衣袖带起的风刮得哗啦作响。
“天山隘口!”
铫期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他们想占据天山北路,控扼咽喉,然后可南下夹击我车师、焉耆,亦可西向控制龟兹、疏勒,将西域北道彻底收入囊中!届时,我军将被彻底锁死在东部一隅!”
战略态势瞬间明朗。
异族避实就虚,选择了更能发挥其骑兵优势、且更能有效切断汉军与西域各国联系的北路。
一旦让其得逞,汉军不仅西进无望,现有的据点也会变成孤岛,陷入重重包围。
“不能再等了!”
冯章断然下令,“全军紧急动员!留下必要守备和护田兵力,其余所有能动之兵,即刻集结,挥师北上!务必抢在敌人完全控制天山通道之前,抢占有利地形,将其阻于天山之北!”
沉重的牛角号声和急促的战鼓声瞬间响彻大营和平整的田野。
刚刚还在田埂间休憩、在树荫下操练的士兵们,条件反射般地跳起,以最快的速度冲向营房,披甲、执刃、集结。屯田的农具被迅速收起,换上了寒光闪闪的兵器。
片刻之前还充满生活气息的营地,转眼间就被凛冽的杀气所笼罩。
队伍在高速集结,尘土飞扬。冯章和铫期顶盔贯甲,翻身上马。
“铫兄,此地交给你,统筹留守及后续粮草调度。”冯章对铫期道,语气急促而决绝,“我亲率前军先行,务必挡住敌军先锋!”
铫期重重点头:“大帅放心北上,后方有我!只是……敌军势大,恐非硬拼可敌。”
冯章目光投向遥远南方那云雾缭绕的连绵雪山,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知。故此,需行险招。吴汉将军!”
一旁早已准备停当的吴汉应声出列:“末将在!”
“给你一队最快的马,最精锐的卫士,立刻出发,前往昆仑山!”
冯章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去寻找传说中的昆仑墟,拜谒昆仑老祖!
陈述中原危难,异族肆虐,苍生倒悬之苦!恳请老祖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遣派仙援,助我华夏,挽此狂澜!”
帐中诸将闻言,皆是一震。
昆仑老祖,昆仑天兵……那几乎是神话传说中的存在。
军中宿将大多只以为是缥缈的传说,从未想过真要去求援。但此刻,面对绝对劣势和无尽的未知,这似乎成了黑暗中唯一一丝可能的光亮。
吴汉没有丝毫犹豫,他深知此行事关重大,甚至可能关乎国运。
他抱拳厉声道:“末将遵命!纵使昆仑万里,刀山火海,亦必寻得仙缘,求得援兵!若不得,愿葬身雪域,不复回还!”
说罢,转身大步出帐,点齐十数名心腹死士,跨上快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大营,向南疾驰而去,很快消失在茫茫戈壁尽头。
与此同时,冯章的大纛也已竖起。他拔出佩剑,指向北方天山的方向,声如雷霆:“三军听令!北伐阻敌,卫我疆土,就在今日!出发!”
钢铁洪流开始涌动,带着决死的意志和一丝对渺茫仙援的期盼,迎着北方隐约传来的战鼓与狼嚎声,义无反顾地开赴那片即将被血与火染红的天山山脉。
战争的阴云,彻底笼罩了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