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成都城外。吴汉率领五万汉军,刚刚平定了延岑的叛乱。延岑的残余势力被全部剿灭,蜀地彻底归入大汉版图。
“将军,洛阳的圣旨到了!” 一名信使骑着马,拿着圣旨,快步走到吴汉面前。
吴汉接过圣旨,展开一看,眉头顿时皱紧 —— 圣旨上写着古浪战事危急,命他即刻率军支援冯章。
“传我命令!” 吴汉下令,声音威严,“大军休整一日,明日一早,即刻出发,前往古浪!”
“遵令!” 将领们齐声领命。
蜀地到古浪,路途遥远,吴汉不敢有丝毫耽搁。第二天一早,他率领五万大军,骑着马,带着粮草和兵器,朝着古浪方向疾驰。汉军士兵们刚刚平定蜀地,士气正盛,虽然长途跋涉,却依旧精神饱满。
“将军,我们为什么这么急着去古浪?” 一个副将问道,“古浪有冯章将军驻守,应该能守住吧?”
吴汉摇了摇头:“冯将军虽然睿智,但古浪的局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危急。隗纯集结了十万大军,王霸将军战死,来歙太守殉国,汉军损失惨重。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副将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赶紧去督促士兵们加快行军速度。
吴汉的大军走了十天,终于进入了古浪境内。远远地,就看到一支汉军的斥候部队。斥候看到吴汉的大军后,兴奋地冲了过来:“吴将军!您终于来了!冯将军他们在景泰城,被隗纯的大军围困,情况很危急!”
吴汉心中一紧,下令加快行军速度:“全军加速!尽快赶到景泰!”
五万大军像一股黑色的洪流,朝着景泰方向疾驰。沿途的百姓看到汉军大军,纷纷欢呼雀跃 —— 他们早就听说了隗纯的残暴,盼着汉军能早日平定叛乱。
景泰城外,隗纯的大军正在对景泰发起猛攻。城楼上的冯章、铫期等人已经快撑不住了,汉军只剩下三千多兵力,粮草也快用完了。
“将军,敌军又开始进攻了!东门快撑不住了!” 一个士兵大喊。
冯章咬着牙,拿起长刀:“兄弟们,再坚持一会儿!吴汉将军的援军很快就到了!”
可敌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东门的城墙终于被撞车撞塌了一个大口子,匈奴骑兵像潮水般冲了进来。
“杀!” 铫期大喊着,率领士兵们冲过去,堵住缺口。他的长戟上满是鲜血,身上也添了好几道新的伤口,却依旧勇猛无比。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震天动地的马蹄声 —— 是吴汉的大军到了!
“援军!是援军到了!” 汉军士兵们看到远处的汉军旗帜,纷纷欢呼起来。
隗纯回头一看,只见五万汉军大军正朝着这边冲来,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 “吴” 字。他吓得脸色惨白:“不好!是吴汉的大军!快撤!”
隗纯的大军本来就士气低落,看到吴汉的五万大军后,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扔下兵器,四散逃窜。汉军士兵们趁机发起反击,与吴汉的大军一起,追杀敌军。
“冯将军!我来了!” 吴汉骑着马,冲到冯章面前,翻身下马。
冯章看着吴汉,激动得热泪盈眶:“吴将军,你可来了!再晚一步,景泰就守不住了!”
吴汉点了点头,看着眼前的惨状,眼中满是怒火:“隗纯这逆贼,竟敢如此猖獗!我定要将他剿灭!”
铫期、耿弇、景丹也走了过来,与吴汉相见。众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 吴汉的援军到了,古浪的局势终于有了转机。
当天夜里,汉军在景泰城内举行了简单的庆功宴。虽然条件艰苦,只有简单的饭菜和酒水,却依旧掩盖不住士兵们的喜悦。
“现在我们有五万三千兵力,隗纯的大军经过这次溃败,只剩下三万多人,而且士气低落,粮草短缺。” 冯章指着地图说,“我们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歼灭隗纯的大军,平定古浪的叛乱。”
吴汉点了点头:“冯将军说得对。我率领三万大军,从正面追击隗纯;冯将军、铫将军、耿将军、景将军率领两万三千大军,从侧翼包抄,断他们的退路。我们前后夹击,定能将隗纯的大军一网打尽!”
“遵令!” 众将领命。
第二天一早,汉军大军兵分两路,开始追击隗纯的大军。吴汉率领的正面部队一马当先,很快就追上了隗纯的残兵。
“隗纯!你往哪里逃!” 吴汉大喊着,率领大军冲向敌军。隗纯的残兵根本无法抵挡,纷纷投降。
冯章率领的侧翼部队也很快赶到,截断了隗纯的退路。隗纯看着前后夹击的汉军,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只能率领残余的几千人马,朝着古浪以西的金塔方向逃窜。
“追!不能让隗纯跑了!” 吴汉下令,率领大军继续追击。
汉军士兵们士气高涨,一路追击,很快就收复了古浪的大部分地区。吐蕃和蒙古的士兵见隗纯大势已去,纷纷投降汉军。匈奴左贤王也带着残余的匈奴骑兵,逃回了匈奴境内。
古浪的局势,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冯章、吴汉、铫期等人站在古浪的草原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 他们终于为战死的王霸、来歙、黑白等将士们,讨回了公道。